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水平跃上新台阶,投资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取得新突破,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基础更加扎实。面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广西将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要求,努力搭建政策沟通交流大平台,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大通道枢纽、大经贸发展新格局、大金融发展新格局和人文大交流新格局,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贡献广西智慧。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东盟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落户泰国以来,迄今中国已经在东盟建立了30所孔子学院。热络的中国-东盟关系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东盟孔子学院整体运作情况良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孔子学院。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施,东盟各国自然成了一带一路规划的首站支点国家,这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持续发展与创新东盟的孔子学院,如何使孔子学院在汉语教育上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如何使孔子学院成为一带一路在东盟顺利开展的重要助力和推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10年来东盟孔子学院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归纳,概括了东盟孔子学院发展的整体特点,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为发展东盟孔子学院所带来的新机遇,最后提出了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与创新东盟孔子学院的建议与对策,旨在推进孔子学院在东盟的可持续发展与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4.
缅甸凭借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支点"性的关键地位。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新政府上台后,对中缅经贸合作及"一带一路"倡议也展现出积极的欢迎姿态。当前,中缅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加快,潜力巨大,但仍面临很多困难,如缅甸国内转型前景不明朗、经济基础薄弱、外来竞争加剧和民众对华认知负面等。未来,中国应总结对缅甸外交工作中的得失,完善对缅投资方式,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以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东盟已于2015年底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区内资本、货物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包括成员国间的发展不平衡,对欧美出口市场过度依赖,以及东盟内部凝聚力和区域合作中心地位面临挑战等问题。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怎样,一带一路应怎样与东盟经济共同体愿景对接,能否给东盟经济共同体未来发展带来活力和新的推动力,会给未来中国-东盟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区域,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一带一路息息相关。中国与东盟应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斯里兰卡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上的重要支点国家,吸引大量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投资斯里兰卡能源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国和斯里兰卡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前景看好。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对斯里兰卡的投资和经贸合作尽管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存在投资项目和投资主体单一等制约因素。本文建议中国和斯里兰卡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加强双边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深化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投资主体和领域多元化,以最终建立中国和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区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中国和斯里兰卡关系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来了积极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朝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当前,推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直接投资规模有待扩大、直接投资国别有待平衡、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有待优化,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可以从积极完善和利用经贸合作平台,加强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合作规则与政策的宣传,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境外金融服务,加大对老挝、柬埔寨、文莱等东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力度,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出去”,以及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着手推进,不断提升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国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重心,也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热点地区,铁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是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较为集中的领域,钢铁、水泥、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合作逐步深入,跨境电商与信息技术有望成为合作的新行业,产业园区则成为投资新高地。中国与东盟进行产能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与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投资须注意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自身优势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客观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当前广东的地缘经济优势构成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基点,并以此定位广东的三大战略指向。在目标的牵引下,构筑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地缘坐标体系,将其横向主线及纵向主线的全面整合作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切入点,以海陆联动、生态平衡两大纵深为战略突破口,解析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经贸越南语课程是一门将语言知识与经贸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内容决定了不能再沿用传统模式,而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知识技能+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经贸越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模式,其核心任务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经贸知识和技能。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构建知识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和合作,认为伴随着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可逐步实现相互对接,并将取得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也是对中国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本文基于投资者的视角,利用PEST分析框架对东盟经贸市场进行较为详尽的探讨后发现:东盟政治总体保持稳定但政府效率差强人意有待提高;虽有优惠性的与贸易投资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但有些国家存在严格管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消费者偏好、宗族与族群、科技水平的多样性特征明显;对外贸易稳中有升;人口素质逐渐提高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企业普遍关注的"一带一路"视域下东盟的投资热点行业,如农业、基础设施、采矿、旅游业等进行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从中印双边关系来看,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压力,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压力要远远小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目前中印教育交流合作中还存在着两国之间学生流动不平衡、教育合作层次单一、教育交流领域不广、教育交流程度不深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的教育交流合作,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中国—东盟智库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基本思路是:中国—东盟智库必须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特征,理解东盟各国的不同诉求,帮助东盟各国政府和民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消除疑虑,主动参与;帮助中国政府和企业了解东盟国家的国情,推介"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总结经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柬埔寨与中国在商贸和文化上的关系历史悠久。自从1958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关系日趋密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柬中两国发展政治外交关系和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本文回顾柬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一带一路"为柬埔寨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从能源来源、战略通道、合作机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布局,有效避免了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推进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区域与跨区域能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丰富、资源国出口多元化和消费国进口多元化需求契合、炼油化工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较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合作机遇。但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因素的干扰、非传统安全威胁、合作国的能源政策因素等方面也存在挑战。论文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外交是一种古老的外交形式,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外交提供了新契机——为加快中国农业的国际化经营及农业外交注入了内动力,沿线国家对于发展对外农业合作的强烈需求为中国的农业外交提供了外推力,中国与沿线各国资源的契合为中国推进农业外交搭建了牢固的桥梁。当然,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展农业外交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包括对象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中国与对象国之间在农业合作中的技术层面问题、自然灾害与动植物疫情风险以及国内部门利益竞争等。要搞好农业外交,中国需要做好农业外交的顶层设计,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双边及多边农业合作机制,扩大与涉农国际组织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