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深远,有些甚至会影响其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让孩子在大学阶段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早期家庭教育就要特别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坚持与孩子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保持良性的互动沟通。教育者还要在早期家教中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营造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形成顺应环境的性格特征与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2.
良好习惯是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失误,不仅影响着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对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行等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应该在言行上做好表率,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并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倍加关爱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意识,心理常有孤独感和寂寞感。传统家庭教育又存在着过度重视知识教育、缺少规划和指导等问题。新型的家庭教育应尊重孩子人格的发展,在价值取向上从知识型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使家庭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曾说:“生命的质量需要阅读来锻造”,可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阅读具有很大影响。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例,简要分析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阅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健康情商的培养,家庭教育下的成长背景与大学生活环境发生冲突,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适应环境能力差、自我为中心、团队精神缺乏等问题,甚至产生如沉迷网络、学业亮红灯、偷盗、自杀等严重后果。具有上述问题的学生,高校学生工作者一般称其为"弱势群体"。笔者通过分析容易导致"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家庭成长背景和大学生活环境,并结合作者工作经验提出对此社会问题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常州监狱女犯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女犯的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特征与全国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显示出高精神质、高内外倾、高神经质、低掩饰性的特征,同时,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亲密度、组织性、控制性等因素对其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监狱在对女犯的管理中要结合她们的人格特征来进行心理矫治,同时要充分考虑家庭环境特征对其的影响,以柔性和组织性结合的管理模式,为女犯人格的健康改造和成长塑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是儿童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于儿童而言,家庭对其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对“善恩园”的孩子家庭教育调查为基础,试图阐述家庭缺失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社会的合力作用,使缺陷家庭的孩子得到完整的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是儿童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于儿童而言,家庭对其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对“善恩园”的孩子家庭教育调查为基础,试图阐述家庭缺失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社会的合力作用,使缺陷家庭的孩子得到完整的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家庭、社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大主要领域,学界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此背景下,家庭教育必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探究家庭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氛围,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家庭教育轻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主体能力不足、高校和家庭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针对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应当提升家庭成员及学生自身的素质、构建大学生家庭与高校有效合作机制、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相关,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阶段关注不同的心理成长内容,帮助孩子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为孩子创造很好的身心健康的环境使其发展为心理健康的、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