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完整、规范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对贸易便利化的衡量细化到二级指标,首次系统地测算了拉美主要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并对欧盟和拉关两个不同的国家集团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分别检验了贸易便利化的各项一级指标对中国出口拉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有极大的促进效应,经济越发达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越高,中国对拉美的出口较大地受制于贸易的不便利,而且对不同贸易便利化指标的敏感程度不同。中国应在提升自身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与拉美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对东盟10国贸易和投资差异的现实和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有无国别差异。通过分析,中国对东盟10国的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过程中,直接投资存量水平、出口规模变动、出口结构变动、直接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都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BRCA和IRCA二维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竞争力模式和水平的分布和变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不利于中国对东盟的双边贸易竞争力,但显著提升了东盟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CAFTA增加了中国和东盟部分初级产品行业的互补性,但增加了更多制造品行业的竞争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产业分工合作重点是BRCA低于1但IRCA高于1的第Ⅲ类行业。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02—2021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呈逐年增长态势,双边贸易产业互补性大于产业竞争性。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规模、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中国贸易出口额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较大,双边贸易存在广泛的合作领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双方应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高质量地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同时,中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大量降低和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拉动了各国间相互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但"贸易非效率"阻碍国际贸易的问题日益突出。贸易便利化作为扩大相互贸易规模的新动力,成为各国际组织及国家热议的话题。未来的国际贸易改革将朝着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的方向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如期建成,且建成后双方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未来想要再通过降低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区内的相互贸易规模的空间已经不大。为促进自由贸易区内相互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贸易便利化改革是必经之路。本文拟通过对影响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进出口额、进出口增长速度及进出口额占各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几个方面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性.文章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一年多时间来取得的成绩,包括推动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加深区域融合,促进中国省市对东盟市场的了解等;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双方对CAFTA的“热情”不平衡,贸易不平衡,一些东盟国家对中国仍有担忧,中国企业对CAFTA仍缺乏了解等.文章认为,CAFTA的建成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但双方应加强互信合作,以达到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贸易便利化行动成本效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制度愈加开放,区内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关税减让成果斐然,但也导致调整余地越来越小。云南省与东盟各国在双边经贸合作中,手续和程序复杂、标准各异、管理纷繁等问题阻碍了合作的深入。贸易的非效率使人们更加关注便利化的推行。贸易便利化能提供协调、透明、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本文以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为例,对贸易便利化行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贸易协定对出口二元扩张的不同作用机理,并以2001~2006年中国对20个主要出口对象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对我国整体出口以及对两种类型的出口扩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双边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作为发展中国家间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影响着东亚以及全球经济格局,产业内贸易发展必将带动双边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及贸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以垂直异质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发展迅速,与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呈现"剪刀差"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盟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都把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力要素。文章采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从多个视角对中日机电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规模、贸易结构及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发现中日两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层次较低,但整体而言又各具特色,具有差别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基于国别贸易数据,采集和整理了东盟10国以及东盟外8国的年度对中国贸易数据,利用改进的倍差法模型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标志性事件对东盟与中国贸易规模影响的净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政治与经济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有极其显著的正的影响效应,而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领土、政治纠纷和国际灾害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国际性经济危机对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并依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有关发展中国—东盟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序言 2002年,东盟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跨越性的一步为巩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后,东盟与中国签署了涵盖多领域的经济协议,包括货物、服务、投资贸易等.此外,几个涵盖知识产权、标准和达成一致性的谅解备忘录业已完成. 所有这些经济举措,为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助推作用凸显.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AFTA),为扩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一个高效而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越南的FDI及新加坡对中国的FDI促进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中国对文莱、柬埔寨、菲律宾的FDI及文莱对中国的FDI促进出口贸易;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促进进出口总贸易;泰国对中国的FDI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具有极强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东盟对华投资现状,并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东盟对华投资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东盟对华出口的增加都有助于东盟对华投资,地理距离并未阻碍东盟对华投资,CAFTA的建立并不影响东盟对华投资.东盟对华投资迅速增加,东盟对华投资效应非常明显.中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发挥东盟对华投资的效应,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双边贸易的发展,合理引导东盟对华投资的投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是否为我国对东盟的投资产生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这一问题。研究表明,CAFTA的建立为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实证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效应。此外,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对东盟投资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服务业的发展和与东盟贸易的快速发展不利于投资效应的发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推进国内的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乌克兰危机升级、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深化贸易合作的重要一环,也可为中国继续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在中东欧地区的发展助力添彩。本文利用GTAP模型,运用动态递归法将GTAP10.0数据库中的数据外推到2021年,对2014~2021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进行模拟,并预测其对双方国家宏观经济、双边贸易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在开发双边贸易潜力、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明显超过关税壁垒的改善,这种促进作用是双向的、互益的;同时,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负面影响相对来说并不显著。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削减贸易壁垒,改善进出口贸易运输流通环境,保证物流畅通;简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加强能源供给的多元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强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业链合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东盟各国加强了对贸易便利化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研究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及各成员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采取的措施。研究表明,近年来东盟通过各国的共同协作和针对本国现状各自采取相关的措施促进了东盟整体和各国贸易便利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中国发展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以及实施货物进出口零关税等关税优惠措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在推行关税优惠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CAFTA背景下,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一的泰国之间开展国际贸易以及实施零关税等关税优惠措施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提出发展中国与泰国之间贸易,实施关税优惠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文章对CMS模型进口需求结构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及两者细分效应的算法进行了调整,并运用改进的CMS模型对中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为了研究各影响因素在重要时期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文章将研究周期设定为2008—2022年,包括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研究发现:(1)中国对东盟商品出口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进口需求规模扩大、出口整体竞争力提升,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整体交互效应。在结构上表现为进口需求结构效应显著促进出口,出口结构效应抑制出口的特征。(2)出口结构效应抑制出口主要是因为我国出口集中在出口效应较低的国家和商品上。(3)在东盟面临危机时,需求驱动的增长模式和本来就抑制出口的出口结构,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因此,为了促进中国对东盟出口平稳增长,需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提高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充分利用好RCEP减税和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挖掘商机;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制度型开放水平,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