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企合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陈至发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市场主体的必要前提。但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是否适合于我国目前的村级经济组织?我国村级经济组织发展村级经济是否一定要实行党政分...  相似文献   

2.
“我们保荐的一家要登陆纽交所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路演(证券发行推广方式)时,投资人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财务报表是否可靠?上市后是否会有业务剥离计划?”摩根士丹利香港公司一投行人士近日说。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转机建制,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广大职工的思想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主流与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总趋势是否相适应?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其它管理工作与这种变化是否相适应?针对职工的心态变化,应当采取何种对策来改进和加强我们的工作?保证和保进企业改革、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7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们采取分层次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发出1000份,收回888份)的方法,先后在炼钢厂、选矿厂、运输部、耐材公司、三公司、燃气厂、电讯局、稀土院、综合企业集团和教育处等24…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当有怎样的发展观?戚方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这是否无疑问的。但是,我们指的发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发展?是一种向什么方向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观是不是、应不应该有本质的不同?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5.
高管薪酬管理向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企业高管的薪酬支付水平存在严重的无序化和非合理性。那么,高管薪酬的设定到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是否存在一个可供所有企业参考的标准公式呢?  相似文献   

6.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四)明晰国有资产产权是否意味着分割所有权?是不是要改变国有制经济的性质?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时,有人提出,不改变国有制本身,产权就不可能明晰,所以企业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制性质。这种看法对不对呢?如果分...  相似文献   

7.
伴随劳动法规的逐步完善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深入,大力控制人工成本成为很多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于是,旨在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e—HR软件再次成为企业热议的对象。那么,这些年来,e-HR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影响e-HR发展进程的内外部因素有哪些?成功B9e-HR项目应达成怎样的目标?中小企业是否正面临着实施e—HR的大好时机呢?  相似文献   

8.
无论决策大小必须详细分析和深入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决策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一目标真的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吗?服务于这一目标达成的现有资源状况如何?这种资源约束是否还有突破途径?有多少条途径可以达成这一目标?每一条途径所需资源和条件限制又各有什么不同?企业现有的资源能支持哪几条途径?哪条途径对资源限制最小?哪条途径所需要的资源投入最少?还有没有更有效的途径可供选择?如果这个决策交由我负责贯彻实施,我会选择哪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踏进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时候,你也许已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下一个10年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样?但你是否思考过——拿什么来支撑这个战略?战略的实现最终归功于管理的成功。下一个10年,或者更远,管理是否会发生变化呢?想一想,人的思想与要求还和以前一样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一个既虚又实的概念。当我们的员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时,能让客户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内在的文化功力。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文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到今天.我们要提出重塑企业文化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企业的基业常青,它的核心的基础是所谓文化建设?为什么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管理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要回答这些问题,要从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仔细去探究和挖掘,发现它的背后都会隐含着文化的问题,都会有来自文化本身的内在驱动。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十个问题都跟企业的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一直是各级党政部门、银行与企业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议论较多的焦点。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与解决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呢?笔者结合自身金融工作实践,谈一点肤浅认识,旨在求得社会共识,使我省企业在资金紧张方面尽快走出困境。就理论与实践情况分析,形成企业资金已张的关@无外乎有二:一是资金投入是否充足,是否满足了正常的合理资金需要;二是企业资金循环是否顺任,是否实现资金有效配置。就我省而言,引起企业资金紧张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首先,从资金投人情况分析。近几年,仅我省信贷投入增长幅度就高…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这可以看作是对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认识的深化。要想使这种精神落实到企业经济转型中,将管理方法建立在劳动者具有可资开发的智力资源这一点上是必要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要不要确立相应的人性假设?在企业当前的经济转型中,是否需要进行人性假设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环境出问题.究竟谁之过? 直接产生污染源的企业当然有错,对企业行为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是否也应该担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一战线》2013,(10):73-73
港澳同胞在大陆投资办企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是不是可以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一样,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答案是否定的。从统一战线角度讲,对港澳同胞的政治要求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爱国主义;港澳同胞来大陆投资办企业,虽然有很大的爱国成分,  相似文献   

15.
每逢岁末年初,各种各样的慈善榜层出不穷,许多过去一年在慈善工作方面表现抢眼的企业都榜上有名。但与此同时,围绕这些企业慈善活动的争论至今仍旧不绝于耳:企业的慈善事业是否仅仅是社会责任?企业家慈善事业的核心伦理是什么?企业是否可以运作“慈善营销”?媒体应如何报道企业捐款……实际上,这一系列争论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如何认识商业性慈善?换而言之,企业及其企业家慈善行为是否可以功利化、商业化?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12,(11):7-7
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现在想请问您几个问题:1.个体工商户及员工如何缴纳养老保险?2.退休享受的待遇是否与企业单位的一样.领取的工资是否低于他们?3.国家是否有补贴?4.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与国有企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5.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缴费该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17.
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领导的潜质.只不过有的人潜质小一些,有的人潜质要大一些。 领导力深藏于每个人内心.所以它可能还没有被意识到或是还没有发挥效用。如果这是真的话。你要如何重新看待身边的同仁?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显露过领导的潜质?如果没有显露出来的话,是什么原因?那在他们被招录之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18.
举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非公有制企业怎么做?笔者认为,要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使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延安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苏兆勤,薛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许多新问题、新观念在各执一端的悖论中尚未及时形成共识:讲经济规律是否还讲精神文明?讲价值规律是否还讲社会人生价值?讲致富是否还讲奉献?等等。面对诸多困惑,人们呼唤具有鲜明的...  相似文献   

20.
从我推动实习生计划的第天起,就有很多人在质疑我们这样做是否值得?甚至说,公司不也经常猎取别人培养的人才么?每当这时,我总是对他们解释说:企业自己培养的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与企业一起经历风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