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说起肖汝亭是见仁见智,有人说他是作家、是诗人;有人说他是书法家、是画家,有人说他是摄影师、是收藏家,有人说他是艺术家、是策划大师,也有人说他是社会活动家、是大能人……我一直称他为“雅玩大家”。他却幽默地称自己是一个杂家,肖汝亭是名副其实的大家、杂家,而且极具影响  相似文献   

2.
怀念丁关根     
盛天启 《小康》2012,(8):38-39
1992年他出任中宣部部长以来,思想宣传领域明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自那时起,思想宣传领域的许多思路是他出的,制度是他订的,规矩是他立的,干部是他用的,人才是他发现的关根同志是我党思想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1992年他出任中宣部部长以来,思想宣传领域明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自那时起,思想宣传领域的许多思路是他出的,制度是他订的,规矩是他立的,干部是他用的,人才是他发现的。可以说,他的这些贡献绵延至今,影响至今,惠泽至今。现在他走了,八十三岁也算是高寿了,但我多么希望他再健康地多活几年。我深信,思想宣传系统的很多同志都深深地怀念他,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对我而言,我们还有一点点私谊,我们都酷爱桥牌,多次在牌桌上交流。因此,我体会怀念  相似文献   

3.
<正>他交的朋友大多是农民,或是和农业有关联的人,他与人谈论的话题,三句不离农业。农业人是他的身份,也是他的追求。是的,他与农业打交道已经17年了。17年来,他走过的农田有成百上千亩,他摸过的瓜果蔬菜是成千上万。他,就是盐城市政协委员、东台市瑞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鹏。结缘农业他满怀热情别看许鹏现在谈起种苗优  相似文献   

4.
张爱萍,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战将。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党内最高层是了解他、器重他、信任他的,但未必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5.
志远 《传承》2009,(1):22-23
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将十几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他是国内外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之父"。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他已经忘了,只知道每天活在她的微笑里,那才是他想要的幸福。他们的认识,是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早上。他问路,她热情地带他去,后来他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她便成了他的妻。那时他事业刚刚起步,她的家人都反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好不容易,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  相似文献   

7.
站在面前的他平平淡淡:看上去四十出头,憨厚、干练、平实。可是,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数以百计的专家中,他的门诊量是最多的,他的号也是最难挂的之一。他是名医,但在社区、在普通市民家中、在各类科普课堂上却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就是以中药  相似文献   

8.
"他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我们的‘泥腿子'师傅","他是咱老百姓的好官,是我们真正的贴心人","他是我们的乡亲,我们要聘他为‘荣誉村民',永远留住他"……在文成县,老百姓掂量出了一个个心中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9.
李兴志:乱石滩上夺高产有人说他是愚公,有人说他是英雄。他说他既不是愚公,也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幸福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他的希望在乱石荒滩上……  相似文献   

10.
百年高罗佩     
他是荷兰的外交官,也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他热爱中国的琴棋书画,"神探狄仁杰"在他笔下生花。他在重庆恋爱、结婚、生子,娶的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他的传奇与重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那天,孙子拿着他的老师布置的一道作文题来问我,题目是《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他:“我告诉你,有一个叫林清玄的作家,他觉得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汽水给他喝到能够打嗝。而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刘若望是来自黄土高原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史、他的个性特征、他的艺术梦想都成就着他的艺术特质:古朴深遂的历史厚重感、大气磅礴的黄土高原风格、喜欢方阵的英雄主义情怀,……。他用雕塑追求着、表达着他的梦想。刘若望不是哲学家,但他的作品却有艺术家的哲学沉思,刘若望不是思想家,但他的作品却刻画着一种精神。他是刻画精神的雕塑家,他在建构自己追求的艺术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而他只能躺在床上实现他的创业梦,因为病痛让他成了一块“平躺的木板”。“中国寻人中心网”是他的事业,“张大勇寻人热线”是他生命韵律中跳动的音符;设立寻人银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寻人信息收集机制,最终建立寻人数据库——是他目前最大的梦想。让我们祝福他——好人,好梦。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8日,被刑拘一周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肖传国向警方承认,是自己雇人袭击方舟子。人们终于等到了他的"阡悔实录"。这份实录的重点有二:一是他承认是他干的——"你就打他个鼻青脸肿都可以,然后我会在网上说,这就是我干的,我派人去揍的他";二是承认出手重了——"打他的目的本来是想打他一顿,第一个人可能打得稍微狠了一点,这也超出了我的预计"。且不用深究其"忏悔"的真诚度,只需将上述两个"重点"稍加分析,就会得出清晰结论。首先,他会主动承认是他干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0)
正玖爷是一个家风很好的人,我没见过梅兰芳,我从玖爷身上真是见到了梅家的家风。无论开大会小会,他几乎每次都会说起父亲是怎么教导他的,待人接物谦和大度,品行温文儒雅。葆玖老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笑眯眯的。他说他父亲从没跟人大声说过话,红过脸,而他一直是把他父亲当作艺术和人生的双重榜样,像他父亲那样去对待人、对待艺术。前年他80岁的时候,我们本来准备给他做一些庆祝活动,他坚决不肯,因为也是他父亲诞辰120周年,他觉得不能干扰了他父亲的光环。他在50岁以后越来越意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6.
禅眼看幼子     
他是那样柔软,与作父亲的我,截然不同。成年人心硬,骨头也跟着硬。他不,他柔软,怀抱处身襁褓的、柔软的他时,我的脑海里,不停回放老子的一句话:能婴儿乎?心地柔软的人,是无所挂碍的,是幸福的。给他换尿不湿时,他的双腿朝虚空里蹬踩着,如果我伸手托住  相似文献   

17.
沉睡的光明     
巾城 《人民公安》2011,(4):60-60
曾不止一次和各种人讨论海子,他的诗,以及他的自杀。他们往往说海子的自杀是他自己选择的,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结局。海子的死事实上是他给自己的一种解脱,说得玄一点,是他给自己钦定的通向天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如果心理不够健康,那么便常常会歪曲地理解别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例如别人赞扬他。他会怀疑是在挖苦、讥讽他:别人批评他,他又会怀疑是攻击他:别人不理他。他又怀疑别人是孤立他。狭窄的心胸使他无法容纳别人对他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9.
林承铎的内地求学之路   林承铎还是一位中学生的时候,听说过隔壁的王先生一家回内地探亲的事。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位不爱说话却相当和蔼的老人,常常坐在庭院的摇椅上拿着几张泛黄的老相片,抽香烟看远方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有时候还可以看见他眼角泛着泪光。日子久了,也熟了,慢慢地敢问他一些问题了。他是东北人,1949年随军来到了台湾,那些老照片是他对家乡的唯一纪念品,离开家乡的那年他才18岁,照片中的他相当高大英俊,跟眼前的他相去甚远。后来开放探亲了,林承铎见他忙里忙外的准备许多事情,证件、衣物、联系老战友,好几年没见他这么精…  相似文献   

20.
江琴  马建荣 《政协天地》2012,(Z1):62-64
"他才42岁,不应该离我们而去,唯一的原由是,他太累了,需要休息",这是福建省建阳市的百姓说的。市委书记说:"如果我们不安排那么多工作给他做,他就不会……"市长说:"如果那天我不通知他参加下午项目签约,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