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生产、销售假药罪看似降低了入罪门槛,实际上适应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因而,并不存在单纯降低入罪门槛的问题。以刑法的公平性为视角对该罪修改后入罪、量刑等问题进行探讨,刑法作为最为严厉的行为规范手段应当保持必要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3.
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立法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应予完善。在罪名方面,将罪名确定为“生产、销售一般伪劣商品罪”;在犯罪对象方面,将“建筑工程”纳入其中;在金额方面,使用经营金额代替销售金额,使得追究生产伪劣产品的刑事责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本。但是,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毒奶粉、毒馒头、毒豆芽、苏丹红、皮革奶、瘦肉精等等,无不令人谈食色变。因此,如何规制食品安全,净化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环境,将是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为切入点,探讨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法规制和司法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5.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你局关于调整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同意调整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一)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召集人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担任,副召集人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  相似文献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所有批准上市的药品实行编码管理。据说,有了药品编码这个“身份证”,假药从此无立足之地。但结果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威胁到公共安全。在现行立法体系中,将该罪置于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章中稍显不合理。若将该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一章的体系之中,从危害公共安全的角度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行为,将会更切实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药品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对维护群众生命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制药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生产、销售假药类犯罪案件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扰乱药品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本文结合当前查处预防新冠肺炎疫苗假药及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近年来侦办的123起假药案件,重点研究其中涉案金额高、数量大、人数多、地域广和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09,(8):5-5
据人民网福州7月9日报道,由中国法官协会、福建省法官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海峡两岸法学交流协会(台湾)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研讨会”,7月9日至10日福州举行。研讨会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百名知名法学家、司法实务界人士就共同惩治犯罪及司法互助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的主题为“两岸共同惩治犯罪及经贸往来之司法保障”,下设子议题为“惩治两岸互涉犯罪之问题与对策”、“两岸司法协助机制之构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伪劣产品在我国泛滥,妨害正常的市场秩序,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损害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为此,我国加大了打击制售伪劣产品犯罪行为的力度,在全国多次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斗争。文章介绍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及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假币犯罪案件的特点与侦查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我国假币犯罪活动日渐增多、形势严峻。深入研究假币犯罪的特点、规律以及犯罪原因.是成功遏制假币犯罪的关键。假币犯罪活动,不仅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些群众因误收假币而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对银行产生不信任感。由此也引发了不安定的因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和治安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假币犯罪是国际公认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一种犯罪。假币犯罪只是司法实践中的一种习惯称谓,其概念并非法律明确加以规定的,而是学理上的一种概括。假币犯罪具有集团化、专业化,流动性强,犯罪地域广,手段多样以及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打击力度的增加、群众防范意识的增强,假币犯罪在我国主要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威及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成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必须同时具备四大要件:一、犯罪客体是公民个人信息的隐秘权;二、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三、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四、主观方面是故意的,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还应严格把握罪与非罪以及与他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学术造假的博弈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造假行为的蔓延,损害了学术的纯洁性和原创性,阻碍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进程,危害了社会和他人,有必要加以治理。文章从治理学术造假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经济博弈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学术造假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愈演渝烈,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而且这种犯罪严重影响我国市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正常秩序。本文紧密结合公安实践,归纳了近年来这种案件的突出特点,并提出了若干具体可行的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洗钱行为使大量的黑色收入流入正常的社会资本金融市场,不仅破坏了我国的金融法制体系,而且直接危害了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发展,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导致社会动荡。近几年来随着洗钱犯罪分子广泛利用现代新型金融工具,拉拢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遏制和严惩洗钱犯罪活动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  相似文献   

17.
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认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依据刑法及相关的司法、立法解释,指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基本特征,即组织的严密性、非法经济的目的性、犯罪手段的暴力性和严重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8.
追求司法公正是在应然层面上法律所永恒追求的价值,而维护司法权威则是在实然上树立司法独立形象的必然。实际上.树立司法权威也是为司法正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却貌似水火不容,冲突极大。一些当事人、大众传媒往往为了实现个案正义,不惜以冲击、诋毁司法机关为代价,致使一些司法机关名声恶播.甚至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因此.如何协调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在渎职犯罪案件的查办过程中,经常面临犯罪主体身份的确认问题。本文不期待从纷繁复杂的法学理论上进行探讨、论证和演绎,只期望能以现行刑法、司法解释、批复、答复出发,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提出如何遵照立法精神运用司法解释来对此问题予以处理,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对渎职犯罪法律主体认定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故意伤害与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的区分,根据现有理论,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本文通过分析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认定的困境主要在于司法解释对该种类型寻衅滋事罪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模糊,从而保护的法益、客观行为和主要要素三个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困境的路径,即跳出过分强调二者区别的思维定式。以二者所保护的法益为指导,运用想象竞合犯的理论进行执法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