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旨在探讨减刑、假释制度在未成年人犯刑罚执行领域的建立和完善。作者认为减刑、假释作为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改造成果、减少重新犯罪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比较了一些典型国家的减刑、假释制度,提出了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减刑、假释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和执法上的困惑,并对减刑、假释制度应有的原则和程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宁 《法制博览》2013,(5):108-109
减刑、假释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立法对减刑假释实体方面规定较为细致,但是在程序方面却有较大缺失。文章从减刑假释程序的性质归属、程序诉讼化的意义,以及程序诉讼化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论证,提出减刑假释的提请、裁定程序应朝着诉讼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构想,以期为构建科学的减刑假释程序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振友 《法制博览》2021,(6):150-151
近年来,检察机关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从而达到息诉罢访目的的报道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对于检察机关主持调解的合法性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也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拟在司法实务界的角度,结合法学基本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检察机关主持调解民事检察监督案件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调解的原则和适用条件,以期推动民事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5.
减刑、假释是对罪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刑事奖励政策,是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具体应用,这项政策对于充分调动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促进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向法治化社会迈进,有利于维护人们自身的权益。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刑事申诉案件的办理越来越复杂,目前的刑事申诉案件的办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完善,文中对检察法律监督为中心,讨论刑事申诉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错案,提高办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诉讼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院较少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所以有些案件当事人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非诚信的诉讼行为,骗取法院作出对其有利的裁判文书,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进一步强化检察院对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检察以及监督力度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如何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更好的综合运用检察监督方式,解决非诚信诉讼行为成为了本文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曲斌 《法制博览》2013,(10):135+129
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作为检察机关最接近民生、民情的部门之一,在本质上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我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侧重于对民事和行政判决、裁定及执行情况的法律监督,笔者认为对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监督领域亦应当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9.
由于法律关于刑法变更执行监督规定过于原则,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侧重时候监督而忽略的事前监督。本文通过某县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将民事执行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但由于没有办理执行监督案件的专门程序和相关规范性文件,实践中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案件多是比照抗诉案件办理。由于执行监督案件自身的特点,很多时候这种监督方式无法满足办案和监督的需要。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