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雏鸡白痢,在我地区发病较为严重,自1989年以来,曾用多种药物防治,其有效率均在50%左右,土霉素效果最好,但防治效率也只有82.14%。1991年10月,我们读了《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9期全炳昭、刘继承等同志所写《蜂胶酊治疗鸡白痢的试验》一文后(以下简称全文),深受启发,全文称“用20%蜂胶酊,剂量为每只每次1.5ml,每天1次,连用2天。共治疗鸡白痢自然发病病例19300只,其中痊愈17100只,治愈率为88.6%,”因此,作了用20%蜂胶酊防治雏鸡白痢的试验,以期推广雏鸡白痢的有效药物,但结果令人失望,现提出与全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2.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感染,在雏鸡常为急性全身性败血症过程,造成死亡多限于2~4周龄。在成年鸡通常呈现局部的或慢性的过程。本文对北京郊区某鸡场于1985年4月份在7周龄雏鸡中爆发白痢病造成大量死亡的情况和其病理形态学特点报告于后: (一)临床简况 该场有产蛋鸡7500只,健康状况和产蛋率良好。1985年2月份外购种蛋9018枚,其中有B6-1(荷兰Hisex黄鸡,父系)、B6-2(〔加〕556芦花鸡,母系)和B4-2(〔加〕星杂444白来航,母系)等三个品种。2月3日入孵,12日检出未受精卵2788枚,实孵受精卵6230枚,24~26日共孵出雏鸡5750只,孵化率占受精卵的92.3%。  相似文献   

3.
(一)情况调查 在养鸡生产中,曾多次遇到仔鸡发生肌胃溃疡病。1985~1986年两年的时间就有15个专业户鸡场发生本病,如某鸡场养鸡320只,20日龄发病,10天死亡62只,占19%。另一个鸡场养鸡831只,41日龄时鸡发生死亡,因没有明确诊断,17天中死亡167只,占20%。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发病品种为星布罗、AA、罗曼肉用商品仔鸡,以20~63日龄多发,20日龄以下63日龄以上鸡尚未见发病。病程3~12天,随着日龄增大,症状表现轻微或不显症状,死亡率相应也低。  相似文献   

4.
1986年4~9月份,在武威地区的某鸡场,15~120日龄鸡只接连发病和死亡,曾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发病率达80%以上,致死率为87.6%。9月份该鸡场将5只病鸡送检我中心实验室,均分离出绿脓杆菌,其中1只还分离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并经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传染病教研组复检,予以确认。 (一)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闭眼缩颈呈蹲状,肉髯鲜红,两翅下垂,稍有食欲。随着病程进展,体温升高1~2℃,舌面及腭裂两侧出现小米粒大小淡黄色化脓病灶,微凸于舌面,病鸡食欲废绝,羽毛蓬乱,失去光泽。后期鸡体极度消瘦,多皮屑、脱毛,髯发紫,排灰白色稀粪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是鸡常见的一种霉菌性疾病,发病率、致死率比较高,在生产中主要危害雏鸡,中鸡很少发生。1992年7月下旬太原某鸡场90日龄中鸡爆发曲霉菌病,2536只中鸡死亡350只,死亡率达13.8%。 (一)发病情况 该场1992年4月23日与5月1日分别自孵2批罗曼商品代鸡,共3200只,合在一舍饲养。育雏阶段及中鸡阶段因鸡白痢病、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死亡664只,7月15日发现鸡群日死亡数增加,用呼拉杀星治疗3天无效,来我课题组要求为其诊断。 (二)症状及病变 大多数病状不明显,仅表现精神抑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拉稀便。个别鸡喘气,发病后1~2天死亡。先后剖  相似文献   

6.
1985年兰州地区从国外引进的一批丹麦乳牛中,发生皮肤真菌病流行(见《中国兽医科技》1986年第5期64页),并很快将此病传染于当地黑白花乳牛,对乳牛的生产和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作者曾试用多种药物治疗,不理想,后改用新星癣特灵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一)发病情况 据对兰州某奶牛场的调查,1985年9月,引进3岁丹麦乳牛18头,于10月份发现个别牛只患皮肤病,数月后有12头染病,约占丹麦牛的67%。1985年12月~1986  相似文献   

7.
鸡的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对各种品系的鸡均有易感性,但对2~4月龄的火鸡易感性最强。本文报道了一起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酒泉地区农科所1986年5月13日白兰州黄河养殖场购进1月龄美国尼古拉火鸡70只,在运输途中发病死亡5只,至6月21日共死亡49只,死亡率为70%,病鸡均表现食欲不振,喜睡怕冷,羽毛松乱无光,双翅下垂,头上皮肤暗兰紫色,拉黄白色水样粪便。病初体温41.5℃左右,中后期则下降到39.5℃~38℃,体温在39.5℃以下的多数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某县种鸡场连续发生鸡白痢情况进行了报道,以期引起广大养鸡工作者的重视, (一)发病情况 某县一较大的种鸡场,1985年6月从外地引进星杂579种蛋白行孵化,连续3批雏鸡发生白痢病。3批入孵蛋数分别为5580、3040、2520枚,其受精率很低依次为45.4%、57.6%,54.9%,各批受精蛋的孵化率依次为50.6%、73.5%、82.6%,3批出雏数分别为1466、1319、1133只。3批孵出的雏鸡在一个月内死亡数分别为912只(死亡率为62.2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情况 1986年6月某自然保护区的1只病危大熊猫送到成都动物园抢救,主要症状是拉血,治疗无效死亡。自此以后,每年春末夏初和初秋都流行拉血病,每批发病率占全园大熊猫总头数的30%~90%,至1986年5月已发病29头次,死亡8头。症状轻的一般能治愈,拉血严重的治愈率很低,幼龄熊猫死亡率100%。整个病程为3~4天至1周多不等。春季发过病的熊猫,秋季仍可发病。  相似文献   

10.
1986年2月,兰州市某养鸡场雏鸡群发生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并引起大量死亡,损失严重。其症状和雏鸡白痢相似,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由溶血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情况 该场有雏鸡2200只,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雏鸡,1~3日龄的部分雏鸡呈“软雏”状,且逐日死亡上升。3日龄时死亡521只,第7日龄时死亡数总计达1152只,死亡率为52.9%,成年鸡未见死亡。该鸡场的育维舍卫生较差,通风不良,垫草未能及时勤换,室内温度偏低,促进了该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昆明、曲靖等10个鸡场送检的150份病料中的60例分离到弯杆菌,分离率为40%。本文报道了鸡场鸡群感染弯杆菌的诊断经过。 (一)发病情况 1986年5月以来,曲靖某鸡场在即将进入产蛋高峰期的4000余只母鸡中,每天死亡8~30只,先后死亡10000余只。在宜良、富民、开远、师宗、晋宁、楚雄、澂江等地鸡场也陆续出现程度不同地发病死亡,并从未发病鸡38例中有4例分离到弯杆菌,占10.5%。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某鸡场,于1989年6月5日引进父母代AA肉鸡4792只,置一隔离场饲养。解除隔离后分4群平养,即A群1400只,B群1475只,C群900只,D群880只,以木屑为垫料。7月11日(38日龄)时于A、B两群发现病鸡,另两群也相继发病,之后病情加重,死亡增多,高峰期每天达70~80只。发病后经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至8月13日止,本批雏鸡共死亡577只,死亡率为12.4%,其中A、B两群发病较严重,死亡数分别为250只和255只,占死亡总数的87.52%,死亡率分别为17.86%和17.29%。  相似文献   

13.
1992年7月,黑龙江省某肉禽公司饲养的AA雏鸡86000只,发育迟 缓,陆续发生死亡。经调查,育雏期鸡盲肠肝炎的发病率14.3%(隔离数)、发病致死率79.2%(剖检数)。育成期鸡盲肠肝炎的发病率17.5%(隔离数),发病致死率47.9%(剖检数)。自然耐过的病鸡发育极为缓慢,形似“僵鸡”,占9.6%(屠宰数)。  相似文献   

14.
脑炎型雏鸡白痢的诊疗邢台柏乡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600只海兰褐蛋用雏鸡,于1996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6~15日龄)发病,死亡43只,发病鸡群中有3%左右的鸡出现神经症状,经5~7d治疗痊愈。通过症状、病理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脑炎型鸡白痢。...  相似文献   

15.
1985年5~6月,某县一些鸡场以及专业户的雏鸡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腹泻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鸡曲霉菌病。(一)发病情况 据92个发病鸡群的调查,发病最小的为5日龄,发病最多的是7~21日龄,21日龄以上的鸡则很少发病和死亡。病死率1%~66%,其中8~14日龄的病死率最高,15~21日龄的病死率次之,7日龄以下和42日龄以上的病死率最小。检查中发现,部分病死鸡还并发鸡白痢、球虫病和盲肠肝炎。  相似文献   

16.
杀痢宝对鸡白痢病的疗效1993年3月,我镇养鸡场的郑州红蛋鸡在27周龄高产期间死亡突然增加。笔者确诊为鸡白痢病。药口来源杀痢宝系沈阳市光华兽药厂第五制药厂兽药分厂生产,每小包5g,主要成分为甲哌利福霉素。鸡用剂量每只每R25~50mg,每日1次,连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部分鸡场,尤其是某些养鸡专业户的母鸡群中发生脂肪肝综合症(FLHS),发病鸡群产蛋率下降,有的鸡群较为严重:1981年咸阳某农户养鸡场,发生此病,死亡率高达37.8%;1983年夏季,宝鸡某鸡场自8月12日开始,420只产蛋母鸡,每天死亡4~6只,最多的1天(8月18日)死亡14只,至8月22日共死亡132只,死亡率高达31.4%。解剖病死鸡中发现多数鸡肝出血,部分鸡伴随发生,尿酸盐沉着及卵黄性腹膜炎等;1984年2月至6月,泾阳某农户养鸡场发生同样疾病2400只产蛋鸡陆续死亡116只(死亡率4.8%),同时,发生脱肛44只,死亡23只,其他疾病未见发生。本病多发生于1~1.5岁的产蛋母鸡,体况肥胖,或多发生于刚刚更换某种饲料配方的鸡群或禽舍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及鸡群密度过大,但公鸡和幼雏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Asper-gllus flavus)属于真菌的一种,它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危害畜禽,造成大批死亡。 昆明市羊先坡种鸡场由于使用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自1977年夏季开始,小鸡与中鸡(2~4月龄)时断时续地发生本病,1978年5~6月份,发病达到高峰,至10月份为止,共计死亡2346只,其中2~4月龄小鸡1270只,4~8月龄中鸡449只,8月龄以上大鸡627只。  相似文献   

19.
兔瘟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1984年国内发生的一种新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兔患病后,以呼吸系统和实质器官的郁血、充血、出血和肿大为特征。1985年至1986年春,我省也发生一种兔的传染病,症状同兔瘟相似。为查清病原,我们在排除细菌和寄生虫的基础上,进行了病毒的分离、电镜观察、兔瘟荧光抗体检查、兔瘟灭能苗保护试验,确诊为兔瘟病。 (一)流行情况调查 1985年元月,我省贵阳市郊的兔群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迅速蔓延到贵阳市区,形成爆发性流行。1986年春,除贵阳市的兔群继续发病外,思南、普定等县也有本病发生,死亡兔6000多只。堡子两个自然村饲养西德长毛兔530只,发病死亡441只,死亡率为83%。人工接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鸡、鸭、猪等动物均不发病。 兔自然感染发病,潜伏期2~3天;人工感染一般在38~72小时,病兔体温升高0.8℃~  相似文献   

20.
诊断方法和材料 以鸡白痢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白痢病,鸡枝原体病(CRD)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枝原体病。每只受检鸡同时做这两种病的血清学检查。鸡白痢抗原及阴、阳性血清,鸡枝原体抗原及阴、阳性血清均来自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