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终。”70年过去了,“长征”已成为后代敬仰的精神符号,长征精神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现实进行思考。经过北京市律师协会的挑选,12名北京律师作为“法律宣传公益小分队”的成员,在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上,沿途播撒法律的种子,宣传法律的精神,在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长征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在红一方面军出征的瑞金城向北京1.2万名律师发出倡议:以“长征精神”作为律师精神和律师文化的原动力,在全行业开展“体验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的活动,逐步树立和健全律师行业的律师精神和律师文化,以使我们这一行业持久健康的发展,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振兴赋予律师行业的社会使命。12名北京律师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以思想札记和日记摘抄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本刊将分两期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讲起长征,我们这些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老同志,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20年前,我同程子华、郭述申、韩先楚、刘震、陈先锐曾联名撰写了《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一文,如今,他们都相继作古。悠悠岁月逝去,长征精神永存。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将联名文章略作修改发表,以此文纪念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怀念我的老领导、老战友。中共鄂豫皖省委果断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在极其艰难困…  相似文献   

3.
长征歌谣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无论何年何月,无论何时何地,一想起红军长征,就让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长征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一曲英雄主义的凯歌。最近,在贵州重走了一段长征路之后,我才发现,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不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歌谣。长征途中,红军走一路,讲一路,写一路,所以便有大量的长征歌谣,留在了沿途老百姓家的门板上。在遵义红军长征纪念陈列馆里,至今,仍保存着贵州省仁怀市长干山区,一位大王寨农民王泽光家的几块堂屋板壁,上面写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  相似文献   

4.
长征中女红军人数不多,却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她们却在长征中和长征刚结束时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如忽视、歧视、性骚扰、政治婚姻等,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2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  相似文献   

6.
弘扬长征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的集中体现,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本文是运用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来阐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进行求实的人生观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监察》约我写一写我所经历的长征往事。长征中,我担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师政治委员。作为一名长征老战士,一名红军政治工作干部,回首长征岁月,我深深地感到:红军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依靠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决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还离不开严格的纪律。我就讲几个红军长征严格遵守纪律的小故事。取出青稞麦,就要给乡亲们留下足够的银元1936年4月26日,红二、六军团从丽江的石鼓、巨甸渡过金沙江,进入人称“香格里拉”的雪山藏区。5月上旬,红二、六军…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70年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没有磨损长征精神的光彩,相反更凸现出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价值。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和中国革命的危难关头,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战胜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开创了党和中国革…  相似文献   

9.
因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6年被长征精神照亮。2006年10月16日至12月10日,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全景再现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型主题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作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历时56天的展览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揭示了穿越时空、震古烁今的长征精神。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群众,包括一些外国人,共计201万人次走进了长征展厅这座神圣的殿堂,创造了军博展览史上前所未有的“红色轰动”。  相似文献   

10.
曹参  刘炳华 《检察风云》2006,(22):60-61
上海与长征特别有情有缘:在普陀区,不仅有“金沙江”,“大渡河”命名的路,还有以“长征”命名的乡镇和中学。10月20日,曾参加过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仍健在并居住在上海的33位老红军代表欢聚长征中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军功勋章金灿灿,老红军是  相似文献   

11.
长征是雪山、草地、激流、峡谷、羊肠道……连缀的征,长征是枪林弹雨密布,上有飞机轰炸、理有堵截的战线。这条征途和战线长达二万五千里。是近30万将干用生命、鲜血和着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的意志谱写的不朽篇章!在长征结束60年后的今天,我们选择了一位普通的红军女战士为典型进行报道,因为,长征对女性而言更残酷、更艰难。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战士的奉献和牺牲为我们换来一个全新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两年,纵横10多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实现了从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胜利走完了长征路。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这几个方面军的长征,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沿途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反动派的图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竖起的一座代代传颂的无畏丰碑。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长征的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从书本上了解长征!长征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激发我对神奇的向往。后来我从电影《万水千山》中了解长征,那至死不渝的信念,那筚路蓝缕的征程,那在硝烟中飘扬的旗帜,那玩敌于股掌的韬略,使我青春的热血沸腾。再后来,我参军到了部队,接触了许多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对长征有了更深切的体会,长征成为了一种可触摸的精神存在。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夜难明,风雨如磐。漫漫长途,胜败难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十几万红军将士,迈开双脚,跨越雄关险隘,滔滔江河,皑皑…  相似文献   

15.
一次。越南领导人长征来访。周恩来总理陪长征吃工作餐。女服务员端来擦手毛巾,周恩来使眼色叫她先给长征同志。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周总理就多次给负责接待工作的同志讲,服务应该“先宾后主。先女后男”。前一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保持发扬;后一句是现代文明,是对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的实际批判。要切实做到。总理是亲自并且是专门,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7,(1):F0003-F0003
吴起县是长征精神的发祥地。近年来,吴起县文化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事业局的具体安排部署下,积极弘扬长征精神,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目标,以争创最佳文化馆为动力,狠抓理论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7.
周旭 《中国监察》2014,(3):39-39
正改革的攻坚阶段实际上就是一个克服强大阻力、增强改革力量、加大改革力度的过程。如今的中国面临诸多问题,光说不做,拖拖拉拉,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处在改革的重大关头,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回顾党的历史,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党员干部必须学习长征精神,把理想与现实、梦想与奋斗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长征精神,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勤奋工作、廉洁奉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临的是波涛汹涌的江河,巍然耸立的雪山,茫茫无际的草地;前有荷枪实弹的堵军,后有铺天盖地的追兵,上有狂轰滥炸的飞机……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中国工农红军战胜了酷暑严寒、干渴饥饿,爬雪山,过草地,涉沼泽,眠雪野,食草根,艰难跋涉二万五千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长征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气吞山河,一往无前。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红军表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奋斗精神一不怕…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月,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的难忘时刻。回望70年前这场气吞山河、壮丽史诗般的长征,她不仅令人敬仰,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长征,创造了人类军事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有着无数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浸染出的壮美。抚今追昔,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红军英烈,深深怀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每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有人要问,红军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靠的是什么?很重要的一条靠的是,红军将士心中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因为…  相似文献   

20.
长征途中,张震同志曾一度伤得很重。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张震老将军总是感慨万千地说:没有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照顾,我是不可能走完长征的。1935年2月19日,红军二渡赤水回到黔北。红三军团四师十团从二郎滩渡过赤水河来到了习水县。渡过河的部队官兵显得很疲劳。走在队列里刚满20岁、时任团作战参谋的张震更是虚弱异常。因为长征前,他右眼角的枪伤感染后刚愈不久,接着右臂中弹后感染化脓,加之又发疟疾,他是拖着病体走上长征路的。一路浴血苦战,这需要何等顽强的毅力呀!部队刚驻扎下来,张震就与大家一起忙着打土豪、开盐仓。团政治处主任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