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启动实施以来,云南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云南省丽江市着力转变城镇建设用地方式,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山地城镇,打造了山地城镇建设的“丽江模式”。笔者认为,云南省山地城镇建设处在摸着石头过河初期,一些配套政策尚未建立健全,更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学习交流、开拓思维。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楚雄彝族自治州同全省一样,面临着相同的困难和矛盾,因此,实施“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重大战略,对于加快推进楚雄州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楚雄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城镇上山”的发展理念。就是将山地作为接纳云南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拓展空间,引导城镇、产业建设用地上山,开发荒山、荒坡和丘陵。城镇上山、建设山地城镇是云南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保护坝区优质耕地的重大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突破传统城镇发展模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21日,云南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推进会在丽江市召开,与会代表分别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丽江火车客运站片区、玉龙县一中、丽江翔鹭旅游开发项目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为什么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推进会的现场考察点在玉龙县设有三个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5.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秦光荣亲自部署、亲自推动,2011年9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大理召开了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国土资源部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将云南确定为首批全国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徐绍史部长等部领导亲赴云南给予帮助指导。各州市和国土、发改、住建、林业、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今天,省委、省政府在大理召开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这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和开发管理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认真研究谋划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一次动员会;是坚持从云南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部署会。  相似文献   

7.
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条新路。在推进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民情民意,打牢就地城镇化推进基础;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就地城镇化平台;培育扶持产业,增强就地城镇化发展动力;推进优质资源下延,提升就地城镇化品质;注重生态环保,提高就地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大农民培训,激发就地城镇化活力。  相似文献   

8.
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是推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谋划和系统推进幸福大理建设,是中共大理州委、州政府继加快海东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旅游产业发展之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这对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9.
吴莹 《社会主义论坛》2010,(12):16-16,15
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中央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也是云南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建设桥头堡,对于加快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意义十分重大。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桥头堡建设内容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优美小镇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载体。不同类型的优美小镇建设在农民就地城镇化、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西咸新区优美小镇建设情况,分析建设中存在问题,期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推进就地城镇化成为济南市重要选择。当前,济南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心城带状发展矛盾日益凸显,行政区划存在很大弊端,县域经济薄弱和小城镇落后成为最大短板.南部山区脆弱资源保护尚未破题,城乡国土治理和环境面貌严重影响省会形象。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克服带状发展弊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补齐县域经济短板;统筹南部山区发展,强化南部山区生态保护;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空问景观系统,改变城乡环境面貌;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圈一带”建设是山东省提出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整体提升的重大战略。德州市把自身发展纳入全省统一战略,结合实际推进“一圈一带”建设。德州市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圈一带”战略的实施给德州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德州市推进“一圈一带”建设应当在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产业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释放改革红利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党建课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行动指南。始终自觉坚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地税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准确理解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4.
建设滇中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国家桥头堡建设、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二五”规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计划以及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都得到体现。加快推进滇中经济区建设不仅对深入推进桥头堡建设十分重要,而且对云南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融合。当前,各地城镇化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在转型过程中,生态城镇建设也面临着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等多重压力和挑战。如果推进方法失当,生态城镇建设就有可能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把握生态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借鉴国内外生态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云南省云县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应当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认清发展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客观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着眼于时代要求,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立足现实,审视发展,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解决抓科学发展、促和谐发展、谋跨越发展的思路不宽、视野不开、办法不多等现实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山”建设中的世界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利用是个大课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影响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因素很多."中国第一山"的建设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如何以"中国第一山"建设来推动乐山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