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死刑适用中,对于何谓"罪行极其严重"、"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难以给出一个明确、具体的标准,需要刑事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国家的死刑政策,准确把握刑法关于死刑适用的标准,尽量参照死刑案件的先例判决,在综合全案情节尤其是考虑从轻情节在整个案件情节中的地位、人民群众的反响强烈程度、民愤的大小、社会治安状况的基础上,做出是否适用死刑、是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还是适用死刑缓期执行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死刑制度违背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国际社会许多国家已经废除死刑,我国虽现阶段还没有废除死刑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民人权意识的增强,对死刑适用的限制甚至废除将会实现。特此提出一些限制内容如下:改变死刑观念;在实体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健全死刑核准程序、执行死刑的方式;死缓制度对死刑制度的限制;刑事政策对死刑适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张正雯 《学理论》2012,(15):81-82
通过李昌奎案一审、二审以及再审风波引出我国的死刑适用问题的现状,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之间的界限模糊。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提出合理界定二者之间的界限。通过比较分析借鉴国外的废除的情况,提出废除死刑的条件。最后得出我国由于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所以我国现阶段不能够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死刑存废一直是理论与社会两个界面争议的焦点问题。对此,通过存废两观的理论辨析,再由我国职务犯罪死缓实践的考证,才可理性地得出一个符合当前职务犯罪刑罚设置的结论,即仍应当保留死刑。而对于职务犯罪死刑存在的失范问题,应当确立一定的运作标范,以供实务部门之对照践行。  相似文献   

5.
李洪杰  张晓光 《学理论》2011,(20):69-70
新中国成立后,对贪污罪一直延续着死刑政策,将其法定最高刑设置为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经济类型犯罪的死刑,这是刑法实施32年来首次废除死刑罪名,但是,呼声最高的贪污罪却没有废除死刑适用。死刑对于贪污罪个别预防是不必要之刑,也不具有特别的一般预防功能,在未来的刑事法律体系中,应当分阶段、逐步地废除贪污犯罪的死刑适用。  相似文献   

6.
马党库 《理论导刊》2013,(1):111-114
民意对死刑适用的影响的本质是制定法与习惯法之间的张力,是制定法体现的理想性与习惯法体现的保守性之间的冲突。民意对个案死刑适用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能促使法律合理协调理想性与现实性,使法律达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从而促使法律的完善。要慎重对待"民愤"对个案死刑适用的不当影响以及防止将被害方的意见误认为是民意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7.
赵伟 《学理论》2014,(4):126-128
《刑法修正案(八)》在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次修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规定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将不会再判处死刑,我国死刑罪名将由68个减至55个,我们国家虽然仍然具有死刑制度,但是却在废除死刑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然死刑的设置以及废除,是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关系等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当前人权发展,以及现代文明的发展,死刑本质上不道德、残忍以及对预防犯罪作用不大的一面逐渐被人们意识到,死刑并不可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死刑的废除是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在我们国家已经逐步展开。力求从经济犯罪的死刑废除的理论争议、适用状况,以及死刑废除原因、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剖析当前为什么应当废除死刑,特别是对经济类犯罪的死刑废除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贾莉蔷 《学理论》2012,(20):107-108
死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刑罚,也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最严厉的刑罚。当今世界有些国家废除了死刑,有些国家仍保留着死刑。我国从目前的政治、经济实际出发,保留死刑,坚决贯彻少杀慎杀的政策,因此,认真研究死刑的法律适用,是我国当前极为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2)
死缓两年执行期满,若无故意犯罪,即改为无期徒刑。这本是给死缓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事实上从历史发展角度、刑法角度、人道主义关怀角度来看,死缓执行期满不应变更执行,仍应处决。而死缓的价值是从死刑的立法、禁止将死缓作为保留性条款、规范立功的标准体现出来的。只有对死缓期满变更执行的否定,才能体现出法制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唐贵平 《学理论》2009,(8):74-75
死刑是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现象。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历史上都有相同或不同的死刑执行方式。但总的说来,世界各国的死刑执行的方式从残忍、血腥逐步迈向文明、人性化。本文通过对死刑执行方式进行回顾,从法哲学和伦理思想角度对其存在进行阐述,并对死刑执行方式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
郑新 《学理论》2015,(5):85-86,92
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视角,对死缓制度的特征以及死缓适用的条件做详细分析,得出死缓制度具有"双特征"的结论。基于"双特征"的特点,死缓实质条件的细化可分成体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考量因素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含经济性犯罪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设置,引起了社会对于经济犯罪死刑存废问题的广泛热议。这是我国刑法颁布以来首次对死刑进行削减。经济犯罪的死刑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为严厉打击经济犯罪而设,然而,从死刑本身的不足点,死刑惩治经济犯罪所付出的代价、作用以及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等方面来看,死刑并不是惩治经济犯罪最合适的处罚方式。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废除经济犯罪中的死刑设置,完善经济犯罪的刑事处罚方式。  相似文献   

13.
徐丹 《学理论》2013,(20):129-130
死刑改革问题在近年来的国际环境影响下日益升温。加快推进我国死刑制度改革既是国际形势的需求,也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人权事业进步和刑事法治完善等重大问题。在新时期下的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死刑制度的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综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和相关的国际背景来衡量,我国在死刑制度改革领域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对象范围;逐步减少非暴力死刑罪名的数量;健全与发挥死缓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死刑不引渡原则"是引渡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其原因在于,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更有利于将潜逃在外的犯罪嫌疑人与死刑犯引渡回国,以此来惩罚犯罪,更重要的原因是彰显国家主权。但是,对于如此重要的原则,我国却迟迟未给予明确的承认,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也对死刑不引渡原则做了回避,这不利于我国与他国进行国际刑事司法犯罪,同时也不利于惩罚犯罪,在经济犯罪领域尤为明显。笔者认为,我国不能一味回避此问题,应当明确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以此打击犯罪,彰显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5.
刑法学是我国重要的法学学科,它以我国现行刑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刑法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选择其中几个问题加以探讨。一、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罪刑法定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基本要求是:(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典在死刑制度上较过去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是重刑化倾向明显,与现代刑法的发展趋势不协调,二是在死刑配置上还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没能在立法上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文还从几个方面对我国刑法中死刑过多的主要原因和危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王帅  陈雅君 《学理论》2010,(29):153-154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对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一草案中涉及到了死刑适用年龄上限这一问题。死刑适用年龄上限是指适用死刑的刑事责任年龄的最高限,即超过了一定年龄的老年人就应当被排除出死刑适用之主体。从中国法律史的角度入手,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情况,对增设死刑适用年龄上限之必要性进行分析,以照顾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权益,同时使死刑适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李小鲁  赵恒军  杨露 《学理论》2009,(10):91-92
贯彻“严格控制死刑、减少死刑适用”的刑事政策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死刑适用标准。以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导致的故意杀人为例,通过建立死刑模型和宣告刑模型,探讨故意杀人死刑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刑诉法的修改完善了死刑案件的程序保障机制。刑事法官只有深刻理解刑诉法修改精神,合理运用审判权,把新刑诉法中的程序保障机制充分贯彻到死刑案件审判过程中,才能保证死刑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出现瑕疵,提高死刑审判的程序公正性,确保死刑案件质量。  相似文献   

20.
犯罪人格之于刑事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动态、整体犯罪人观的形成,有针对性地进行犯罪预防;定性分析犯罪人格,合理划定犯罪圈;定量分析犯罪人格,用以评估人身危险性;促进刑法的公正和刑事政策的合理化。结合犯罪人格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对犯罪人格的生成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犯罪预防,可以更好地促使刑法预防犯罪目的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