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发展的重大手笔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慈溪市域北部。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已开发建  相似文献   

2.
陈子卫 《政策瞭望》2004,(12):39-41
慈溪作为环杭州湾地区接轨上海的“桥头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综合实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灵活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工建设,为我们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承接上海辐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慈溪的发展将由此掀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9,(12):I0002-I0003
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慈溪市域北部。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35平方公里,集聚制造业企业200余家,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杭州湾新区是宁波北接上海的门户和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发展大桥经济的核心板块。  相似文献   

4.
<正>甬政办发[2014]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2月11日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甬党[2009)18号)和市政府《宁波杭州湾新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187号)决定,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保留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浙江慈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牌子。宁波杭州湾新区管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缩短了宁波与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陆上距离,改善了宁波的区位条件,形成海陆交通枢纽地位,促进了与上海  相似文献   

6.
高庆丰 《今日浙江》2008,(10):47-47
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使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吸纳集聚各类优质要素的区位环境和招商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宁波联结上海的北部门户,作为宁波发展大桥经济的重要板块,无论是把握大桥机遇,在打造“大桥经济圈”中发挥更大作用,还是全面创新开发模式,提升开发开放水平,都需要慈溪切实加大招大选优引强力度,以优质大项目引进建设,进一步支撑开发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全线贯通,慈溪将真正迈人以开放性、竞争性、联动性为主要特征的大桥经济时代.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说:"大桥经济不仅是交通现象、经济现象,更是人文和信息现象信息,我们全面创新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民本发展的新路子,真正把大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转化为现实优势,全面提升大桥经济发展层次."  相似文献   

8.
洪嘉祥 《今日浙江》2003,(13):29-3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慈溪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来看,随着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工建设,慈溪将迎来  相似文献   

9.
杭州湾跨海大桥为慈溪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更加宽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何谋求机遇的最大效应,争取发展的最大可能?  相似文献   

10.
慈溪     
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慈溪市位于浙东沿海、杭州湾南岸,东南距宁波栎社机场和北仑港分别为60公里和70公里,西距杭州145公里,北与上海隔海相望,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00.8万。2008年,总投资160多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慈溪至上海的距离只有148公里,使慈溪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慈溪经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0,(15):I0001-I0001
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海盐经济开发区的新兴产业园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堍,紧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港,东接平湖,南濒杭州湾,总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其中港区9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正>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宁波市域北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区域规划陆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是宁波市和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性大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增长极。其发展定位是: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按照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标准,宁波杭州湾新区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进行高起点规划和设计,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智慧新城、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3.
海盐县领导的名片背面,是海盐区位图:浅蓝色的杭州湾喇叭口,建设中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36公里的桥身如长虹卧波,把北岸的海盐郑家埭和南岸的慈溪水路湾连接起来。大桥建成后,宁波至上海的陆间距离将缩短120多公里。再定睛一看,海盐正好位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这4个城市的中心。海盐几乎成了这4个城市的近郊,因为到2008年跨海大桥通车,从海盐到这4个城市都不会超过1小时。海盐正在迅速成为沪杭甬经济“金三角”中的“黄金眼”,落寞千年的53.5公里的海岸线,今天也显得富有激情,为海盐的滨海开发提供了无限的遐想和…  相似文献   

14.
陈子卫 《今日浙江》2002,(16):15-17
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改革开放以来,慈溪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  相似文献   

15.
慈溪市地处东海之滨,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三,是全省首个财政超百亿县市,并已跨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十强、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行列。未来五年,慈溪市将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的目标,强化"幸福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联动、生态优先、文化支撑"五大策略,努力建设实力慈溪、魅力慈溪、和谐慈溪、人文慈溪、绿色慈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16.
慈溪     
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慈溪市位于浙东沿海、杭州湾南岸,东南距宁波栎社机场和北仑港分别为60公里和70公里西距杭州145公里,北与上海隔海相望。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00.8万。总投资160多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在2008年建成后,慈溪至上海的距离只有148公里,使慈溪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慈溪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居第16位,在福布斯公布的全国最具潜力“小城市之星”中,慈溪名列第4位。  相似文献   

17.
<正>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6月26日实现全线贯通。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飞架南北,使得天堑变通途的世纪梦想即将变为现实。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和自行管理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横跨整个杭州湾,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该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  相似文献   

18.
浙江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位于杭州湾“金南翼”的中心,上虞市东北部围垦滩涂,是浙江省“十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沿海三大省级化工园区之一,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杭甬高速、上三高速、杭甬铁路、杭甬运河、104国道、329国道纵横贯通,规划中的5000吨级上虞新港是杭州湾南岸唯一一座出海码头,园区到萧山国际机场和宁波北仑港只需45分钟的车程,距建设中的慈溪杭州湾跨海大桥仅25公里,绍兴杭州湾跨江大桥仅5公里,具有实施大规模工业开发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园区自1998年创办以来,规划的一期、二期开发面积21平方公里已实现水、电、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九通一平”。目前,共引进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地区和国内的投资项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事》2007,(7):26-26
吕忠达。196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自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进入实质性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和施工建设阶段来,他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桥建设全局,勇于创新、勇于拼搏,为大桥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相似文献   

20.
秀洲新区地处上海经济核心区、杭州湾经济圈、苏南经济图辐射范围的交织部分,总规划面积达46.8平方公里,与长三角经济圈的各个城市紧密相连,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地均不超过100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竣工后,距宁波120公里,随着交通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它将成为未来整十长三角经济的枢纽地区。自1998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秀洲新区围绕建设“秀洲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嘉兴市城市副中心和现代化花园式城市园区”的总体目标,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滚动开发,自求平衡”的开发建设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