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华 《党建文汇》2011,(7):38-38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局部抗战从东北地区开始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局部抗战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的。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抗战的指导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这条抗战路线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形成,并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都是有意义的。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地制定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抗日与统一和安内攘外──与贺新城商榷刘庭华,岳思平《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了贺新城同志的《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一问题》一文,文章提出"统一"是抗日的前提的观点,不顾"攘外必先安内"的特定含义,认为"国民党蒋介石将安内(统一)视为攘外(抗...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5,(11)
从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到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再到2015年7月7日习近平参观《伟大胜利历史贡献》抗战主题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本文分别从"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功勋与伟大贡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蓉 《世纪桥》2011,(18):4-10
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桥抗战,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勇敢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意志和决心;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使其初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立场和顽强意志;鼓舞和激发了全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从1931年“…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了“八年抗战”.但随着抗战研究的深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把十四年的抗战作为一个整体.国内较早的有代表性的抗战史著作,如军事科学院编的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国防大学何理教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王秀鑫和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等,都是以14年抗战作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8.
简论抗日战争的局部抗战阶段邓一民本文仅就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六年局部抗战的成因、抗日的主体及向全面抗战的转变等问题谈些粗浅意见。一、抗日战争局部抗战阶段的成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共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指中共从中日两国实际状况出发,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和实践了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一、中共形成了统一、系统的持久抗战思想认识,从而揭示并掌握了取得抗战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曰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相似文献   

11.
许国荣 《党史博采》2008,(12):11-12
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岳思平 《党的文献》2005,2(6):45-48
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第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经历时间的认识不尽统一.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说法:一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即中国"十四年抗战"说;二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即中国"八年抗战"说.显然,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何年算起;二是中国抗战共进行了多少年.  相似文献   

1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百集《星火燎原》系列连环画首批图书,为全军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党和军队的光荣历史又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这套中国最大规模的党史军史系列连环画,以《星火燎原全集》为基础,以党史军史为遵循,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巍巍太行,莽莽吕梁,矗立着山西抗战历史伟业的丰碑。一、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构想,把山西摆到关系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大会或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抗日战争的阐述为抗日战争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研究习近平抗战爆发原因重要论述,对于深化抗日战争研究,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进一步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上海市中共党史和近现代史学工作者及有关方面同志齐集一堂,以“抗日战争与上海”为主题开展学术讨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谨向这次讨论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上海在抗日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的一二八抗战、八一三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感召下,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特别是文化救亡运动影响遍及全国。我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和沪郊农村的斗争,积极配合、支援了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抗战。…  相似文献   

17.
1、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的复兴2、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意义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4、抗日战争与毛泽东思想5、新四军与抗日战争6、中共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当代的军事价值7、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8、上海与抗日战争9、日本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回顾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对于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令波 《世纪桥》2009,(20):33-36
1931年11月的江桥抗战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为中国抗日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生了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大规模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两次淞沪抗战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占怎样的地位?对中国抗战以至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什么样的作用?史学界已有不少论述,本文再提一些粗浅意见、一二八松沪抗战揭开了中国二十世纪大规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由于这次抗战的结局是既不能够打胜地没有打败,不胜不败,基本恢复战前原状,因此,这次湘沪之战的战略地位被看轻了.对日本发动侵沪战争,或认为是服务并服从于东北事变,是侵略东北的策略手段,一个插曲;或认为是日海军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