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士琴,满族人,1914年4月18日生于吉林。据王士琴生前对笔者讲述,她的祖父是俄罗斯与中国交界处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个什么族她已记不清了(后据其女回忆应为赫哲族)。后来因为生活所迫祖父流落到黑龙江省,和当地一个满族姑娘结了婚。当时,中国是在满清政府统治之下,因此,王士琴的父亲便随母加入了满族。6岁左右时,王士琴随父亲迁居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  相似文献   

2.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第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最后展出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坐着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景岐、周恩来和赵栋;后排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的现在尚未搞清。这张照片拍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而且周恩来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已回国投身滚滚的大革命洪流,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珍贵照片的持有者王景岐早在拍这张照片一年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张照片能得以流传到今天就更为不易了。 还是从照片上的主要角色说起。 王景岐(又名玉晓,亦作京岐)是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被孙中山委为中国国民党旅欧驻法总支部执行部长。国共合作后,同时旅欧的周恩来是这个支部的宣传部长。1924年,经周恩来的入(共产)党介绍人张申府向孙中山推荐,周恩来奉调回国,临行前,与旅欧驻法国民党支部成员拍下这张合影。周恩来回国后,王景岐因积极组织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魅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去年岁末,因去北京征集文物有机会再次接触周恩来的侄儿、原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去年岁未,因去北京征集文物有机会再次接触周恩来的侄儿、原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周尔钧将军,周恩来侄媳、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邓在军女士,同时就此照片的拍摄情况采访了她们夫妇。周将军和邓导在拍摄…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去年岁末,我因去北京征集文物有机会再次接触周恩来的侄儿、原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周尔钧将军,周恩来侄媳、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邓在军女士,同时就此照片的拍摄情况采访了他们夫妇。周将军和邓…  相似文献   

6.
生活上的“小气”和“斤斤计较” 周恩来生前的厨师安振党说:周总理的日常生活非常俭朴,而且律己甚严。总理厨房里的碗筷杯盘都是从他的工资里开销。为了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总理主动承担了他的一些亲属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等人的抚养费,所以他平常的工资根本不够开支,经常“挪用”邓大姐的工资以应急需。 周恩来的嫡亲弟媳王士琴老太太说:兄长身为一国总理,却从不乱花一分钱,哪怕是他自己的钱,因为他认为那都是人民的血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周恩来一生功勋卓著,誉满全球,同时却又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群众爱戴。近日周恩来的一幅照片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这是一幅摄于1963年接见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照片,照片中那些身穿土布衣、头罩白毛巾、面庞黢黑的劳动者们站在突出位置,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却站在旁边。画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的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内,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落坐者,从左到右依次为王景歧、周恩来和赵栋;后排站立者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不详。这张照片摄于法国巴黎,周恩来在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启程回国,投身于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照片的持有者王景歧,却不幸在拍摄此照的第二年去世了。那么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怎样保存流传下来的,至今鲜为人知。王景歧(又名王晓,…  相似文献   

10.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5,(2):8-10,16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由中共东北军党史组编著的《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其中有一张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颇为罕见,其说明是"肤施(延安)会谈中周恩来与张学良一起进餐"(图1)。但经考证,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照片认定是张冠李戴之所以认定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主要理由有四:首先,时机不对。当年的肤施会谈不论对周恩来还是张学良,都是最高机  相似文献   

11.
在主编《抗日时期北泉慈幼院通讯》时,收集到一张抗日初期,周恩来等14人在重庆沙坪坝的合影照片。照片线索是由一已逝合影者的女儿王赫,告诉上海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作曲者之一阿克俭提供的。原注是:“抗日时期周恩来、邓颖超和天津朋友们合影于重庆”。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杨世元研究员亦告:该照片收入《南方局党史资料·群众工作》一书时,注记:“1939年1月周恩来到重庆沙坪坝南开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1973年1月6日,洛迪先生作为意大利《时代》周刊的记者,随同意大利外长朱塞佩·梅迪奇访华。9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及随行记者,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  相似文献   

13.
正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喜欢摄影,但是在革命斗争艰苦的岁月,他们没有条件随意展示摄影艺术和才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因操劳国事、十分忙碌,他们也没时间去拍摄那些值得留念的瞬间。因此,喜欢照相的这对夫妻留下的几张双人合影照片背后都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广州结婚照:最革命的一张照片周恩来邓颖超两人第一张双人合影是1925年8月,那是他俩结婚后拍的。因此被现在的周恩来研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视察筹建中的中同革命历史博物馆,当他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时,十分焦急地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王尔琢是何许人也?竟然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5.
张忠江 《世纪桥》2003,(6):26-28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子昂在重庆作市参议会议长,也是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由于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他只能秘密接触共产党人。其中,胡子昂最早接触到的、受其影响最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周恩来,胡子昂把周恩来视为良师、挚友。他家客厅正中墙壁上,一直端挂着周恩来的照片。周恩来是我国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良师、知己和最真诚热情的伟大朋友。 1938年春在武汉胡子昂第一次见到并结识了周恩来。那时,胡子昂在重庆经营工矿事业,因为向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16.
“我那时还是个年青娃娃”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参观,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延安。当天上午,他不顾旅途疲劳,就陪同外宾一道来到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这是一排三孔窑洞,窑洞外面的大牌上挂着一张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回延安后和毛泽东合影的照片。外宾指着照片问:“‘这张照片是在这里拍的吗?”一位同志回答:“就是在这个地方拍的。”周恩来当即谦逊地说:“我那时还是个年青娃娃!”’西安事变,矛盾错综复杂,各方剑拔管张。周恩来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不顾个人安危,周旋于张学良、杨虎城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第一代人民领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四巨人"在飞机前合影的那幅照片,人们都会有很深的印象.这幅照片曾在包括挂历在内的许多场合下使用,而且流传很广.照片上的毛泽东十指交叉,自然拢于胸前.刘少奇紧贴毛泽东一侧,笑容满面地看着周恩来.周恿来手捧以马蹄莲为主的一束鲜花.朱德身穿呢子大衣,垂手站在周恩来侧后.他们相对而立,脸上充满灿烂的笑容.照片背景上的那架飞机,就是空军专机师的伊尔-18飞机.就在这幅照片的后面,有着一次不同寻常的专机飞行.  相似文献   

18.
一幅珍贵的照片,讲述着周恩来的故事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确定新四军战略方针,促进全民抗战工作,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派,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出发,辗转来到安徽歙县岩寺--原新四军军部.周恩来在岩寺活动一天后,由新四军军长叶挺陪同,来到黄山.在黄山期间,周恩来看望了在疗养所养伤的新四军战士.当他途经小补桥时,叶挺军长为周恩来摄下了一幅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与王尔琢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筹建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时,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便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现在我们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看到的那张照片,就是在周总理关怀下找到的。王尔琢祖籍湖南石门,黄埔一期学生。正是在军...  相似文献   

20.
荐书     
正《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这是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的一部回忆录。作者从亲历者的视角,以细腻翔实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中南海西花厅与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一起生活的难忘岁月,记述了周恩来、邓颖超对自己的成长、工作和婚姻的关心教育指导,从侧面反映了周恩来、邓颖超的精神风范。书中还披露了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内容,例如邓颖超、周同宇的口述回忆文章等,并配有数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部分是首次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