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洛-庞蒂典型地体现了现代生存哲学对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告别了形而上学。梅洛-庞蒂正走在通向结构主义的途中,但他从未真正地远离现象学。这是一种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含混地位的哲学,它在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深刻批判中依然守护着某些传统信念。  相似文献   

2.
先验主观形而上学是康德三大批判哲学的理论基础,试图从先验主观视角对康德的形而上学进行梳理。从四个根本性问题推导出人的先天认识能力,在审美领域同样遵循先天的合目的性。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经验性的概念,而是先天直观纯粹形式的表象。在形而上学建筑术之下,科学的建构是人类理性的产物,人是理性的立法者,只有在先天形而上学和自然形而上之间严格划界才能为真正形而上学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德里达主要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文本的传统意义以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等级概念,德里达实际上为我们解构了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倡导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解构,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传统哲学的反抗与批判,在现代哲学当中,海德格尔无疑是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传统哲学的变革不是枝节性的,而是一次总体性的进攻,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否定。本文试图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及“生存”概念出发,阐释其是如何批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建立其以人的生存为根基的“存在论”思维的。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在创立其辩证法哲学体系时,对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及形式逻辑进行了批判。他武断地认为形式逻辑的方法就是根源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思想方法,进而对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发难。将其批得一无是处。实际上,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批判是有失公允和不正确的,究其原因,是由于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功能和方法存在误解和偏见,把形式逻辑对思维过程的规范理解成对具体的经验对象本身的认识,以致把对思维过程和形式的要求和对具体经验对象的考察混为一谈,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逻辑实证主义一向以“反形而上学”为己任,明确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拒斥,极大地改变了哲学的思辨形象。然而,由于理论内部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其基本信条遭到了后来一些流派的质疑和批判。逻辑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奎因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基本信条的同时,提出了“本体论承诺”的重要论题。奎因的“本体论承诺”学说不是要恢复思辨形而上学的合法性,而毋宁说是对它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哲学观是理解和判断一种哲学思想本质的重要依据。马克思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新唯物主义”哲学观,从而开辟了哲学通向现实生活的新世界观。我们应当充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用现代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掌握其哲学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消灭哲学”在本质上体现为两个递升的逻辑:首先将传统的形而上学置于社会生活过程的基础上,从而瓦解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自足性的幻相;第二步是深刻批判现存的社会生活本身,这是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途径。而“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彻底颠覆形而上学的哲学。在传统哲学终结的地方,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真正开始。在这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三重变革:(1)从哲学的功能和表现形式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完成了哲学功能的转换,实现从传统理性万能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的转变;(2)从思维方式来看,马克思哲学打破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性思维模式”,把自己哲学的立足点放到了“关系性的模式上来”;(3)在历史观上,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从“平面的现成性历史观”到“历史发生学意义上”的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别具一格的一篇小说。其主题思想是通过主人公柳毅的经历与遭遇,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生活理想,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闪耀着人格美与生活美的理想光辉。这种主题认识突破了传统的批判包办婚姻,肯定自由爱情的观点,是一种新视角下的阐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黑格尔为主要完成者的近代法哲学本质上是法的形而上学。马克思的法哲学本质上是法哲学批判或法的形而上学批判。以“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存在论,为马克思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提供了根据,并由此划清了与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在社会存在论基础上,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把传统哲学的消解为现实的归属,从而合乎其然地引出实践本体的预设。预设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后,不仅从现实层面取得了突破口,同时,也为理论逻辑批判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走向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本体的设定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进而为马克思哲学在当代哲学潮流中打开一条生存论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多维的视角与问题域,其中,批判理论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构成马克思思想的灵魂,呈现出马克思辩证法的革命性。因此,关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既是研究其思想整体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入理解辩证法的重要突破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同样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二者处于统一关系中,二者的统一在文本里出现了三次,这三次统一极为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逻辑,以及二者统一的基础。通过对这三次统一的论述,本文尝试探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思想的整体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而上学思想受到了批判,唯物辩证法得到了大发展。但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仍然不时地表现出来。 一、形而上学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及危害 1.左右摇摆,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的理论基础;形而上学的主观性、片面性则是产生错误路线的思想根源。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后来又出现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前者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后者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工作受到极大的损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出现了与民主革命时期类似的现象。由于我们党对马列主义的某些理论教条式的理解,错误地估计了我国的政治斗争形势,因而长期犯“左”的错误。如反“右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工会论坛》2011,17(1):150-152
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作为一种追求终极真理的超验的哲学,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但是,对形而上学的怀疑与批判的历史同样悠久。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形而上学的发展。形而上学也反作用于科学。人们面对着精神的失落,面对着生活的最终意义的丢失,现代人更渴望着形而上学的启迪与慰藉。必须结合时代理论的重大课题,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必须结合社会人文因素,是重构形而上学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哲学主题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 ,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东西方哲学语境的不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特点是拒斥近代哲学形而上学 ,关注现实生活世界 ,展现为政治批判、文化批判和道德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有巨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过度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这就涂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意蕴。事实上,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实现了信息化。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认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做了初步探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这是信息化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这是认识信息化的最主要表现;认识主体的高智能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认识客体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客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原则在给现代社会带来"普照的光"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病症。于是,资本批判就成为现代性批判的焦点。在众多的批判理论中,主要有形而上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路向。海德格尔从技术的本质入手,剖析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探究解决危机的路径,其观点不乏深刻之处,但最终没有超出理性思辨的形而上学窠臼。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一方面明确认定资本原则才是时代病症的根源所在,而解决危机的途径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指出,基于生产关系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才是批判现代性的科学方法,而不是抽象理性。正是在这两方面,体现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的“哲学无用论”以及对侦查学研究目的的误读使侦查哲学研究付之阙如。侦查哲学的出现因应了哲学研究的当代转向;侦查哲学的整体性具有克服侦查科学的形而上学性的功能;侦查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侦查哲学对侦查科学的反思与批判;侦查哲学丰富了侦查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哲学观从拟科学到拟价值嬗变的观察,马克思、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颠覆的双重理论视域及二者关系体现为:海德格尔分析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又营建了有限性的形而上学,而马克思在对传统形而上学颠覆的同时,也消除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有关本体论思想价值取向的巨大反差,在于生存论方法性旨趣与形而上学性的本质主义的基础存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