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襟南自1949年9月跟随方方在赣州见到叶剑英之后到1950年9月离开广州上京到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工作止,整整一年在叶剑英身边工作。除上述处理陈光事件外,杜襟南日记中还多处写到叶剑英。也许是历史的巧合,赣州会议与全国政协会议同一天开幕。1949年9月21日,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华南分局和二野四  相似文献   

2.
有史学者说,读传记不如读年谱,读年谱不如读日记。有文学者说,读美文似看情书,读日记如探密境。《人间世——陈嘉(杜襟南)日记初叶》(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2000年11月编印,准印证号:(99)穗印准字0349号,印数400册)收录了革命前辈、老文化人杜襟南1933年至1950年的日记(其中一段时间的日记因战争年代丢失——编者注)。珍稀的杜老日记  相似文献   

3.
我的好老师杜心源张永清今年12月18日,是杜心源同志辞世九周年纪念日.我作为聆听过他的谆谆教导,并在他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学生,无时不怀念着他。我第一次见到杜心源同志是在1933年下学期。他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到成成中学任图文教师和教务主任。当时,...  相似文献   

4.
自小至今喜欢听老人讲故事,尤其是比我年长四五十岁的老人讲故事,我往往听得津津有味。在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间,因工作的需要,我有机会听了近百位中共历史老人回忆各自的峥嵘岁月,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几位堪称革命家兼文化人如任泊生(1909-1990)、杨康华(1915-1991)、袁溥之(1904-1994)、谭天度(1893-1999)、欧阳山(1908-2000)、杜襟南(1916-2012)等人讲的故事。当然,这个时候听革命老人讲革命故事,与童年听奶奶讲童话故事的情境是不一样的了,不仅会追问故事的结局,而且会对故事提出疑问、乃至整理和重构。杜襟南老人讲故事与其他老同志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讲故事的过程中,时不时拿出一张小纸片或一个小本子,把口述故事和文字史料互相印证和对照。  相似文献   

5.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载王曼同志所写文章《在抢救文化人战斗中的王作尧》(简称王文)后,一些读者先后来电话或来信,对其中若干史实提出质疑。 经查,这期第36页右栏倒第6行,“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冯文彬”应是中共南方工委副书记张文彬;第 37页右栏倒第 6行“省市委领导同志乔冠华”,乔冠华未曾任省市委领导职务;第37页左栏25行“林平又风尘仆仆前往惠阳内地布置从宝安到惠州一段路线的接待和护送工作。”据林平自己回忆,他是1942年5月初,与张文彬、邹韬奋等4人到惠阳去。林平是张文彬要他到惠阳治病的。而这一段路线的接待和护送工作是廖承志、连贯在是年春节前到达惠州布置的(见卢伟如回忆)。为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杜襟南同志也核实了有关问题并写信给本刊编辑部刘子健,现予刊载,并加上题目,供读者明鉴。尤需指出,杜老文末所写实事求是的一段文字,是何等重要,何等中肯!此外,本编辑部工作疏忽,没有把好史实关,也是重要原因。今后,当切记教训,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1949年夏, 曾彦修(原在中央 宣传部工作)在北 平奉命南下到中 共中央华南分局 工作。时叶剑英 同志已离京,曾 彦修是到当时尚 留京的华南分局 第二书记张云逸 同志处报到的。 由张老安排曾彦 修同张云天同志 结伴南下(张云天 同志在赣南虔南 县翻车牺牲了)到 赣州。至1953年 冬,曾彦修被调 回北京止,在广 州工作共4年略 多,工作岗位是 华南分局宣传部 副部长,并兼任 了《南方日报》 社长约二年半(其 他还挂名过一些 职务,但未干过 事)。王匡先后担 任新华社华南总社社长和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因此也看到和听…  相似文献   

7.
《求是》2003,(8)
北京3月30日电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的通知》。全文如下:关于开展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副省级城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军委总政治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组(党委):郑培民同志生前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02年3月11日,他在参加十六大“两委”人选考察工作中,因心脏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郑培民同志原籍河北省武安市…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载王曼同志所写文章《在抢救文化人战斗中的王作尧》(简称王文)后,一些读者先后来电话或来信,对其中若干史实提出质疑。经查,这期第36页右栏倒第6行,“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冯文彬”应是中共南方工委副书记张文彬;第37页右栏倒第6行“省市委领导同志乔冠华”,乔冠华未曾任省市委领导职务;第37页左栏25行“林平又风尘仆仆前往惠阳内地布置从宝安到惠州一段路线的接待和护送工作。”据林平自己回忆,他是1942年5月初,与张文彬、邹韬奋等4人到惠阳去。林平是张文彬要他到惠阳治病的。而这一段路线的接待和护送工作是廖承志、连贯在是年春节前到达惠州布置的(见卢伟如回忆)。为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杜襟南同志也核实了有关问题并写信给本刊编辑部刘子健,现予刊载,并加上题目,供读者明鉴。尤需指出,杜老文末所写实事求是的一段文字,是何等重要,何等中肯!此外,本编辑部工作疏忽,没有把好史实关,也是重要原因。今后,当切记教训,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9.
回忆陈野苹同志在泸州邱逸生陈野苹与作者合影野苹同志生于四川省冕宁县,1933年入党后,长期在四川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先后在冕宁、华阳、庆符、江北、泸县(今泸州)、广安等地担任特支书记、县委书记、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书记。1943年7月去延安,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35):49-49
缪正元(1910-1997),贵州毕节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在上海转接组织关系参加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与林青等同志组织“朝阳音乐社”在上海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1933年出狱后与林青回到毕节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简称“草原社”),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宣传进步思想,并按时转为共产党员,并于1934年参与建立贵州地下党毕节党支部。  相似文献   

11.
黄义 《广东党史》2000,(2):27-28
1935年春 夏间,广东龙川 县上坪鸳鸯坑 土纸厂。 黎明枪声 划破深邃幽谷 上空。正在开 会的20多名中 共党团骨干分 子,聚精会神 地聆听一位上 级领导人传达 “遵义会议” 精神,并研究 与部署在五 (华)兴(宁)龙 (川)苏区恢复 与开展游击斗 争。突然事变 使他们来不及 掩避,遂匆忙 应战。为掩护 其他同志安全 撤退,那位领 导人最后倒在 血泊中……。 他就是曾任中 共江西寻乌县 委书记兼寻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的古柏。 1933年9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施行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  相似文献   

12.
监察官的风采同仁中国银行兰州市分行监察室主任盛天宏同志,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了3个年头,在短短的3年里,他先后参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7起,追回案款200多万元,为市分行纪检监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盛天宏同志敢于向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在查处案件中有一股不畏...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关于解散“左朕”的决策过程余信红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社联、剧联等左翼文化团体是中共领导下的文化组织,曾经为无产阶级文化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6年2月以后,左联等文化团体陆续解散了,这是中共顺...  相似文献   

14.
彭伊娜是彭湃烈士(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的孙女,广东省政协委员。上大学之前,她曾做过车工、图书管理员。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她于1979年考进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南方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1988年至2000年,在新华社澳门分社工作,担任过新闻处、文化处处长,参与组建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以及澳门回归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15.
1948年4月,上海国民党当局的特务秘密逮捕了上海电力公司职工王孝和、吴国桢、张世宝等同志,一手策划制造了“王孝和事件”。在这一事件发生后,是谁组织、参与了营救工作,并支持王孝和等同志对国民党特务作坚决的斗争?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上海市委工人运动委员会(简称工委)全力组织营救工作(见《上海工运史料》1988年第4期)。第二种据是王孝和一案中吴国极的辩护律师程孟明说,因特刑庭审判中不让律师出庭,他从上海到南京找到最高检察长杨兆龙.在杨兆龙的指点下,程孟明在小报上开展“新闻攻势”,由于杨…  相似文献   

16.
1929年12月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但它是遵照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紧密结合两年多红四军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朱德、陈毅等人的支持和参与下完成的。古田会议结束后,由于周恩来同志的大力支持,红四军领导层思想的高度一致,才使得决议得到贯彻执行,使红四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毛泽东初步形成党和…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乡在黄河岸边的兰考县。家乡的历史与现实,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人民的命运与黄河的安危福祸相连,更与新中国的成立息息相关。黄河岸边长大的我,小时候常听那首家乡广为流传的民谣:“六月二十一,打开南北堤,先淹考城县,后淹小宋集。”这首民谣诉说的是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1933年农历六月二十一,黄河在兰考县东坝头西的南北堤决口,咆哮的黄河水先吞没了河口下的考城县(今兰考县固阳镇),后荡平了临近的小宋集(今兰考县小宋乡)。从兰考凶猛而过的这场大洪水,使豫、鲁、皖3省20多个县顿成泽国。无数个村庄“房屋…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的榜样──回忆杜心源同志陈文书1979年11月8日,杜心源同志70寿辰留影1995年12月18日,杜心源同志去世10周年。我曾建议组织一点活动,发表一些文章纪念。这个建议得到厂省人大主任杨析综同志的支持,并要孟俊俊同志向省委报告。谢世杰同志得...  相似文献   

19.
贺金钟同志所著《一个组织部长的日记》,1998年3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23万余字,时间跨度为8年,从1982年8月9日记起,截止到1989年8月7日。这段时间,从政治背景说,正是改革大潮从共和国热土上风起云涌的时候,由于各方面利益的调整,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而旧的问题和矛盾并未彻底解决。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长期担任组织部长的贺金钟同志自然要接受考验与洗礼。那么,他又是怎样在这种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对待世界和自己的呢?一、公道正派。谁都知道,组织部长是管官的“官”,自然处在权力中…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山西省朔州市对全市县(区)、乡(镇)两级干部实行了“民情日记”工作制度,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体落实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增加收入上,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有力地推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用群众的话说,这叫“百姓出题目,干部做答案”。实践表明,建立“民情日记”制度,不仅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而且是新形势下模范实践“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