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志远 《前沿》2009,(10):103-105
随着全球化的深层次推进必然给草原文化带来冲击,如何在 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保持平衡,是摆在蒙古族高等教育面前的严峻的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具有增强蒙古族的凝聚力、提高蒙古族民族精神、培育蒙古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强化蒙古族的民族认同意识等育人价值。因此,蒙古族高等教育要传承草原文化,具体体现在目的、功能和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前沿》1995,(2)
我国蒙古民族历史上两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杰出的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人民都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安图便是蒙古族的杰出代表。明安图,字静庵,蒙古族正白旗人,生活在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是十八世纪伟大的科...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李文慧 《前沿》2014,(21):197-199
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态度及使用行为,反映着蒙古族大学生网络社区的融入程度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接受程度。笔者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蒙古族大学生视野并得到他们的广泛认知;大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能够接受并能或多或少加以运用。笔者认为,蒙古族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不是客人,他们对网络社区采取了积极接纳和主动融入的态度,对民族文化之外的网络文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清朝开始,蒙古族就被喇嘛教紧紧地束缚起来,生产力逐年下降,文化医疗教育落后异常,人口生育迅速递减,民族灾难内外重重,长时期难以自拔。近300年间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纷纷要求禁绝喇嘛教,却难以从内部动摇。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真心帮助蒙古民族,只有乌兰夫才是蒙古民族中最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二者的结合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顽症,使蒙古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笔者基于对蒙古族生活文化的了解而撰写的有关“布鲁”文化初步探析的一篇文章.在笔者看来“布鲁”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蒙古民族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作为现实生活器具的“布鲁”还是体育活动项且的“布鲁”都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生活特色和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布鲁”的类别、制作技艺、功能、体育竞技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王晓卉 《前沿》2013,(7):157-159
民族服饰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民族形象的标志,凸显民族化和个性化特征。蒙古族服饰作为民族服饰之一,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新的面貌。了解蒙古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状况,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口头文化。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相似文献   

10.
郝文秀 《思想工作》2005,(12):26-27
参观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蒙古族民俗文物陈列室,就如同走进了长长的历史时空隧道。300多件精美的蒙古族民俗文物,构成了一个英雄民族历史的长廊,映印着一位草原赤子对蒙古族文化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11.
吴苏荣贵 《前沿》2012,(15):156-158
藏传佛教传人蒙古主要是在13世纪忽必烈汗时代和16世纪阿拉坦汗时代两次较大的历史性接触交流中被蒙古族广泛接受的.本文试以历史为背景,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蒙古民族接受藏传佛教的重要过程,旨在重新诠释蒙藏宗教关系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礼仪音乐是对蒙古族民俗礼仪音乐、乡俗礼仪音乐、宗俗礼仪音乐的整体性称谓,礼仪与音乐的结合研究旨在基于音乐表现与现实生活的高度吻合性,提取由社交、节庆、宗教等社会活态性文化自然催生的音乐样本,观览少数民族礼仪结构之中的音声景观。对此,本文通过探讨蒙古族礼仪音乐的民族经验杂糅、文化迁移职能以及人神同构隐喻,揭示蒙古族礼仪音乐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互涉内蕴。  相似文献   

13.
张卉 《前沿》2008,(12):91-94
喇嘛教从十三世纪开始接触蒙古族上层阶级,到十六世纪阿拉坦汗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且无处不入地渗透到蒙古族精神文化的各个角落,喇嘛教的思想也统治了蒙古族的精神世界。虽然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民起了麻醉作用,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蒙古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列宁曾指出:“所有的民族压迫都会引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因而形成被压迫民族武装起义的趋势”。①在近代蒙古社会面临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国家和民族频于灭亡的危机关头,蒙古族广大人民群众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奋起反抗外国殖民侵略者,表现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祝灭意班师还”的忧国忧民心愿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各阶层积极捐献战马、银两、财物等军需物品,支援沿海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以此表达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爱国之心。与此同时,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僧格林沁等统领蒙古骑兵在镇海…  相似文献   

15.
赵一东 《前沿》2011,(20):154-156
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各自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16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引入,对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影响。蒙古族木质家具上彩绘纹样的多样性反映出多民族、跨地域、多种宗教信仰、多元文化之间的兼收并蓄。藏传佛教的崇拜者认为:宗教艺术造像体现他们的修习功德,具体到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上,表现宗教题材的比例很大。宗教文化曾经的辉煌和深入人心,从蒙古族家具彩绘纹样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多而分布广。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特别在抵御外来侵略和反抗国内阶级统治的斗争中,结成了生死与共,血肉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各民族交错聚居和广泛杂居的局面,一个民族完全居住在一个地方的很少。我旗(四子王旗)就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回、满、藏等十一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蒙古族、藏族绝大部分聚居在杜尔伯特草原上,以畜牧业为主;汉、回、满、部分蒙古族杂居在农区,以农为主。各民族虽有地域划分,但基本杂居在一起,牧区有汉族放牧,…  相似文献   

17.
包扬 《前沿》2011,(9):157-161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生活现象的影片。从审美学角度分析,在形式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广泛运用大远景、远景等景别,并大量运用叙述性蒙太奇、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色调冷暖对比明显;在形象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可汗形象、英雄形象、马的形象;在意蕴层上,蒙古族游牧文化,饮食文化,"马"文化,敖包文化渗透在影片中。另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找寻理想家园、尊崇生老病死和关注环境问题等方面凸显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美的共性,才能找出其价值认同点的所在,才能使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汗权文化时期哲学思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革 《前沿》2008,(8):80-83
汗权文化时期是蒙古文化的成熟与繁荣时期,也是民族思维方式个性化突出时期,深入研究这个时期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于认识民族自身,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促进蒙古民族的兴盛与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吸收科尔沁地区其他部落与民族文化而发展形成的蒙古族区域性文化。通辽市是科尔沁文化的腹地,其城市综合实力和知名度的提升与科尔沁文化息息相关。近年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科尔沁文化方面做了相关探索,提出了相关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一)裕固族源自古代北方回鹘的一支,与古代蒙古族的一部分相互融合而成,现聚居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乡一带,与藏、汉、蒙古等民族长期和睦相处。裕固族有着草原马背民族特有的与生俱来的文化气息,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服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