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弱势群体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本文拟从政府社会保障层面,经济层面,社会政策层面,NPO、NGO层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弱势群体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本文拟从政府社会保障层面,经济层面,社会政策层面,NPO、NGO层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下社会,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衡量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网络信息安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屏障,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维护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技术保障;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有助于提升舆论引导力和政府公信力;从个体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个人网络信息权利的基本前提,所以,应该从立法、制度、技术、伦理等多角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屏障,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维护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技术保障;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有助于提升舆论引导力和政府公信力;从个体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个人网络信息权利的基本前提,应该从立法、制度、技术、伦理等多角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我国网络政治生态治理在政府、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政府层面,主要表现为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不足、网络环境的监测机制不健全、网络事件的回应机制不畅通等;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守门人"角色缺失缺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网络社会的价值评价标准混乱、网络信任愈加脆弱等;在个人层面,主要表现为从单向信息获取到双向信息互动的迷茫、网络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盲思、网民政治参与的盲从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时代政府"管理"角色转换不到位、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和网民知识素养的欠缺。破解这些网络政治生态治理中的问题,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众擎易举。在政府层面,要实现从"管控"向"管理"的转变;在社会层面,要做到自我规制与社会教化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在个人层面,要克服"乌合之众"心理,做理性守法的网络公民。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网络文化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网络文化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贵峰 《世纪桥》2013,(12):76-77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们享用到了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负面问题。对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从技术、法律、道德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地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9.
网络不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类生活中难以缺少的工具。当代大学生网络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强迫信息收集、网络成瘾、网络游戏沉迷等六个方面。文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诸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问题产生的根源,指出大学生网络问题的解决,就在于我们要进一步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加强高校引导、健全网络法治和规范网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成为支撑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正常运转的基石,各国将信息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这个大背景下,网络和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我们在感受信息网络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平等相处等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它给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大局带来的种种隐患,这必须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网络安全问题范围扩大化。在传统工业化时代,网络安全也许只是少数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军事机构等特殊部门的问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和物质、能源三者成为了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