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世良 《学理论》2012,(16):245-249
高校原理课实践教学目前已得到广泛开展,但实际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如何事半功倍,使原理课实践教学收到实效呢?关键是: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建立科学的评估激励机制是实践教学的不竭动力;坚持正确的实践教学原则,为实践教学把好方向;创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成功的前提;特别是实践教学应当精心准备,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同时,还要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水平上升到理论层面。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实践教学一定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熊琴 《学理论》2012,(1):148-14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要上好这门学理性极强的课程,关键是提升其教学实效性。转变教学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素质,增强理论说服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改革考评方式,强化育人功能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之理论基石,意义非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而要提高教学实效,其主要对策就是:教师要变传授式教学为应用式教学,学生要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要善于抓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由平铺直叙式教学为专题解剖式教学;要变单一式课堂教学为多元式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要变全校一刀切式教学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教学;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家独唱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学说对比式的合唱教学;要改单一考试形式为多元检验效果形式。  相似文献   

4.
陈雪英 《学理论》2009,(12):186-187
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进行拓展和深化,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价值判断能力,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慕课"中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两个方面探讨,以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但要使这种作用真正得以发挥,必须实现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大众化"。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原理课"大众化"的前提,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开展教学是实现原理课"大众化"的基础,采取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是原理课"大众化"的关键,提高教师的应对能力是原理概论课"大众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二是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反思者转变;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外引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塑研究型教学模式;四是改革考核形式,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广博性、综合性和抽象性,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实践表明,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白艳艳 《学理论》2010,(19):222-223
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二是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反思者转变;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外引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塑研究型教学模式;四是改革考核形式,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宏程 《学理论》2012,(35):280-281
教学理念的形成,基于对理念一词的正确把握。理念不是抽象的概念,在内涵规定、形成途径以及价值参与方面,理念与概念具有本质区别;理念是规律、价值、约束条件三者综合集成的结构化思维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说明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的设计及建构过程,教学理念只有充分体现理念的内涵规定以及三维结构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6)
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原理为切入点,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着力推动中国梦教育的"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使他们自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学理论》2012,(12):215-216
高职院校《概论》课是高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是培养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辩证的思维方式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当前社会对于物质追求过度,加上高职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学生对该课程普遍不太感兴趣,致使少数高职《概论》课教学陷入低产出的怪圈。认为提高高职《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以伟人的个人品质作为教学依托,采用史论今结合的授课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9)
对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医学院校的"原理"课教学必须适应医学教育目标发展的要求。在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增强"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文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理性、思辨性最强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其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使得同学们学习起来有畏惧心理,因此,"原理"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做到: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实现由理论化向生活化转变、由理性化向日常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涵盖的理论和原理十分丰富,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生动、直观的现实场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分析和研讨案例的过程中自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选择和设计上要遵循"学生导向、时代导向、教学导向"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1)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大班教学和大学生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问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运用想要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和深度性;问题教学要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将案例导入作为问题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方法对干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现有实践教学方法,看到成绩也分析不足,以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实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1)
思政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落实思政课的实效性对国家和学生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衡量思政课实效性的依据。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不足、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素质等因素影响思政课实效性。为此,应创设各种活动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征服学生;用师生间的和谐情感打动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服务于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9.
宋绪富 《学理论》2012,(10):226-2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性、严肃性决定了保证和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与严肃性。由于种种原因,马工程实施几年来在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必须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方法的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7)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动设计者,"问课"教学是教师不断地从时代变化中调整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使教育成为一个教育资源共享的时代,信息的方便、快捷获取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重视个人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课"教学实施的建议如下: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式;转变考核观念,促进教学发展;潜心研究教学,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