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6,(44)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又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了正式对话进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2003年,双方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  相似文献   

2.
王文 《瞭望》2002,(45)
朱镕基总理11月1日至4日出席了在金边召开的东盟有关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了正式访问。期间朱总理代表中国提出了27项不同类型的建议和设想,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协议。此行的成果之一是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推进到了全面发展新阶段:一是以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二是以发表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为契机,启动了中国与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全面合作;三是以发表《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为契机,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6,(44)
10月30日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纪念峰会,是我国今年三大多边外交活动之一,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将同期举行。中国领导人和东盟10国首脑齐聚南宁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而南宁也因此成为我国一次接待国家领导人人数最多的三大城市之一。中国与东盟为什么会选择在南宁举办这一必将载入史册的历史性盛会?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4)
东盟共同体建设2003年后驶入快车道,如今东盟经济共同体初现雏形,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也在抓紧建设。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关系既有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这些方面的消极影响。中国可采取对策,削弱乃至消除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佳锚 《学理论》2015,(4):104-105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对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进展及其经济效应,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袁元 《瞭望》2006,(44)
目前的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这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自贸区的进程。2004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李耀华  安钧洳 《学理论》2012,(24):13-14
自2009年"无暇号"事件以来",南海问题"一度升温。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国家均是东盟成员国,争端势必会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产生影响。同时美、日、印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也会对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产生间接影响。但我们应看到中国与东盟这些年形成的良好合作局面,以及东盟自身的一些因素对"南海争端"给双方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总体来看",南海争端"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与东盟继续合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这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一次飞跃,也是东亚经济整合的重要举措,而其发展状况令人关注.中国与东盟贸易扩大是来源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还是来源于产业内贸易,值得我们研究.引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细致地分析,并通过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原理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9.
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出席 “东盟和中、日、韩”(“10+ 3”)政府首脑会议时,提出要研究中国与东盟发展自由贸易的可行性问题,与会各方极为重视,东盟也给予积极响应。会后,中国和东盟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和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之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东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联合研究。现在,专家组已经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对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10.
析印度"东进"东盟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者对印度"东进"东盟对中国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负面影响方面.诚然,印度东进东盟、与东盟发展战略关系意欲"联合抑中"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中国对东盟与印度的成功外交,互信的加深,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并未降低、外交空间并未缩小、安全威胁并未增大.因此,客观地评估印度东进东盟带来的影响才能对理解中、印、东盟三方关系的互动与发展趋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意识形态在东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美誉度与话语权,同时也面临挑战。对此,要完整准确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中的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深入分析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东盟影响力面临挑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实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下提升中国对东盟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提升与东盟的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主攻方向之一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15年,也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15年。从开始正式接触、对话,到近几年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逐步扩大,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建立起了稳定的友好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力 《瞭望》2001,(45)
11月4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领导人会议和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是新世纪初东亚领导人的一次重要聚会,对推进地区经济合作和中国与东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建设的重点区域就包括东盟地区,这将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水平,中国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中也会更积极的展现自身的角色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在与东盟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论述中国在东盟区域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广西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经验新经验一:中央战略地方化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贸、外交、文化等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和重要平台,形成了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南宁渠道",积极服务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把中央的  相似文献   

16.
杜新  李嘉 《瞭望》2003,(48)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今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由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的。这对于广西南宁来说,是巨大的契机。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  相似文献   

17.
崔秋灏 《理论导刊》2008,(4):120-122
中国需要东盟,东盟也需要中国.中国与东盟各自非常重视发展相互间的友好关系,这既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区安全使然,也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在.只有不断加强了解和沟通,发展友好合作,求同存异,减少麻烦,才能构建新型睦邻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目前签订的最大的自贸区,也是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东盟日益稳定的经贸关系,也为广东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9.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蕴涵着政治、经济、文化多重深意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展现和反映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在经历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辉煌时刻之后,虽然政界、商界和承办方广西对即将于今年10月19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拥有不同的期待,却折射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对于推动亚洲经贸合作和地区共同发展相同的愿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东亚、亚洲乃至世界合作的重要组成,它与其他地区合作并行不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将有助于中国和东盟排除来自外部的干扰,迎来双方关系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