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这里有“能源”今年三月十四日,沈阳市团委举办了一个独特的大会——以中小企业张榜招贤、大专学生揭榜排难为内容的“沈阳市大学生科技文化服务大会”。二百多个企事业单位派了代表赶到会场,挂出了一百五十二张要求协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求贤榜”。一张张榜前,围着三五成群的大学生,面对着这些“考卷”在思索着正确的答案。“有人揭榜啦!”同学们在专业教师的支持下,结合所学专业,开始踊跃揭榜。这一天,各院校同学共揭榜一百五十张,分别承担了为一百多个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翻译外文资料、设计商标、培训青工及义务讲学等近三百个项目。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一百。九项基本完成。机电学院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虚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虚拟社会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分析了虚拟社会实践的生成依据,提出应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视野把握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探讨了虚拟社会实践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指出这种虚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模拟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能力、演练成长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学习性、成长性实践和社会化实践,对于大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大舞台。在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的、整体的和开放的综合教育平台上,大学生可以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展个性,提升全面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5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理论创新是邓小平理论。普通哲学工作者对作为学术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贡献。哲学在头 30年过多作为意识形态起作用。恢复其批判功能是后 2 0年取得理论成就的根本原因。其转变的关键在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5.
家庭文化背景对大中专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大中专学生人际关系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文化背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最近,我们采取不重复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内17所大中专院校的3372名在校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7)
品格培养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拓宽品格培养渠道,以苏州农职院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为例,探讨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基于品格培养社会实践开展的途径及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李源潮同志指出,舟曲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在推动灾后重建中创先进、争优秀。面对异常艰巨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舟曲县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的综合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6月上旬,共青团中央召开全国学校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几年来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并决定今年暑期以贫困落后的大别山区、沂蒙山区、吕梁山区、秦巴山区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百县扶贫”活动。这将为社会实践活动更广泛深入地展开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闫海强 《学理论》2011,(10):342-343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大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引导,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工作转向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关注社会的重要步骤。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通过在基层的生活达到受教育、长才干目的,同时能够在感性上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所需、农村所需,激发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能力,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塑造和完善自己,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性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高教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正日益显示出其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个性完善等方面的综合效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三种社会职能的实现。本文仅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职能的一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粗浅论述。 (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确立所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识国情、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和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称。它兴超于  相似文献   

11.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贤如 《学理论》2012,(31):228-230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而当今实践基地的建设面临规模小、建设落后、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实践基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试图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介绍几种改进措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周文彰教授是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他创立了自成体系的“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和经济特区理论,曾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多次获得省优秀科研成果奖、省部级“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近日,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社会管理教研协作会议在深圳行政学院召开,作为会议的协办单位,本刊记者就深化基层社会管理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与会的周文彰教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理念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现并提高每位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内外的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新局面中,要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满足职工多样性的需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这既是对以往各级工会开展"职工之家"活动的充分肯定,又为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赵炜 《理论导刊》2000,(5):46-47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这一问题在我国现存社会中的突现,人的素质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人的素质是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往往赋于人的素质以不同的涵义。正是由于这种涵义上的差异,使人们对人的素质的认识产生了思想上的迷惑。因而使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似乎成为教育界单独的任务。基于以上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素质的基本观点,在对人的素质有一个全面、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各界》2008,(10)
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赵思 《学理论》2014,(11):265-266
校本教研于农村地区学校而言是一种进行教师职后教育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然而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校本教研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水平较低、收效甚微及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性较差等方面的困境。如何提升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当前要缓解实施困境的首要问题。对策是:加强专业人员引领;注重多重合作互助;建设科学校本课程;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88,(2)
1988年是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的第一年,是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将迈出怎样的步伐呢?这是全国人民关心,举世瞩目的。本刊在去年最后一期和今年第一期发表了赵紫阳、李鹏、李铁映等同志谈198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和总体设想的报道,这一期国务院八个部委的负责人给我们的读者写来了新年献词,谈的是这些部门、行业的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工作部署。从这里,可以听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奋勇前进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从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的观念,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发展、深化的过程,大致为四个阶段。一、1979年至1984年;确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路,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央最高决策层开始深入探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取向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助基础上,当时形成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过去中国和苏联实行的经济体制,主要缺点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人类社会也显示了“恶”的一面。如果把科学技术与社会需要和价值观念联系起来,可以得出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的结论。由此,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来防止科学技术出现“恶”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