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25 蒋介石设鸿门宴毛泽东冒险赴渝抗日战争胜利后 ,蒋介石为篡夺抗战的胜利果实 ,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下 ,一面加紧从海、陆、空运送军队到内战前线去 ,一面玩弄和平阴谋。1945年8月14日 ,20日 ,23日 ,蒋介石接连打了三个电报 ,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与此同时 ,斯大林也两次致电中共中央 ,希望和平解决国共争端 ,避免内战。中国共产党对此作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和分析。为了揭露美蒋反动派的阴谋 ,争取教育中间势力 ,中共中央于8月25日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并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  相似文献   

4.
刘涵之 《新湘评论》2007,(10):60-60
有时候.一个时代远去了,但我们仍然会被那个时代特有的思想所打动。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改变了国内形势。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广大人民坚定地反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也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当时还顾忌世界舆论一致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和独裁政策,蒋介石在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经过长达8年浴血抗战的中国民众强烈渴望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一心想打内战的蒋介石于8月14日至23日不足10天的时间里,向延安连发三封电报,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6.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积极准备内战,妄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但在全国人民面前又不得不表示出愿同共产党和谈的姿态。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自赴渝,最终达成双十协定。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蒋介石虽然打内战的决心已定,但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特别是他的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8.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面对这种形势.中共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规定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关头伟人重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抉择。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了争取中国走向光明前途,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派代表赴重庆谈判。28日下午,毛泽东和周恩  相似文献   

10.
<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谋求和平、停止军事冲突,在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之后,酝酿成立了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停止冲突与恢复交通三人军事小组及其领导下的调解处理上述具体事务的军事调处执行部。毛泽东果敢赴陪都重庆,促和平谋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和民主,医治战争创伤。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共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努力,终于促成《双十协定》的签订。尽管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最终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而被彻底击碎,但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却使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的建国思想如随风飘撒的春种,落地生根,征服了人心。无疑,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仁大义之举——重庆谈判,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记者所采访的王文彬老人,至今回忆起重庆谈判期间的所闻所见,仍然激动不已。王文彬算得上一位世纪老人了。他1907年出生于陕西蒲城,193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1,(7):21-21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力图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蒋介石集团在美国当局支持下,妄想通过内战,消灭共产党,继续维持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为了和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3.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2,(17):18-23
重庆谈判刚刚结束不久,蒋介石便仗着拥有数倍于我党武装力量的所谓美式装备的国军,向我党发起挑战,内战已是迫在眉睫。毛泽东本着和平民主团结的民族大义,尊重美国其间所作的斡旋与调停,力求和平解决国共之间的争端。面对蒋介石的步步紧逼,毛泽东针锋相对,有效地将反击蒋介石"围剿""清剿"的自卫战争,导向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真诚地谋求国内和平,不遗余力地争取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发展道路,以早日实现《双十协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就开始商议酝酿如果建立联合政府,蒋介石回到国都南京,中共中央将考虑南迁,以利共商国是。 早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之前的1945年8月26日,在中  相似文献   

15.
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时候,由于美国和蒋介石玩起了“和平”的花招,因此,斯大林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和平的策略来揭穿“和平”的阴谋。从已披露的有关史料来看,斯大林的和平策略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首先,在南京政府提出“和平”建议后,如果斯大林仍然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那么,美国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就会把战争的责任推到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身上,他们就会打着“和平”之旗进行欺骗人民,以达到实施其阴谋的目的。为了把“球”踢过去,共产党就应该策略地对待它。同时,如果斯大林直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解放战争,美国就有…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获得最后胜利。蒋介石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一面加紧抢夺胜利果实,准备全面内战,一面玩弄和谈阴谋,连续三次发电报邀请毛主席赴重庆“商谈国家大计”。为了揭穿蒋介石假谈判、真内战的阴谋,尽早实现国内和平,8月28日,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  相似文献   

17.
廿五、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与团结,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但是,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企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阴谋消灭  相似文献   

18.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和平与内战的选择。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玩起了“真内战假和谈”的把戏,接受了吴鼎昌“假戏真做”的主意,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共定大计”,美军司令魏得迈也于23日向毛泽东发了去重庆谈判的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9.
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代表赴重庆谈判 1940年底至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阴谋策划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国共两党关系陷入低谷。国共关系不和,对抗战极为不利,也使蒋介石的形象、声誉受到损害。为了改变不利局面,1942年7月21日,蒋介石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应蒋介石电邀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双十协定"。图为毛泽东等离开延安时的合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