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技术贸易,一般是指国际技术转让而言,也就是居住于或者住所在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将其所有或持有的生产、经营技术及其相关权利转移或者传授给他国需求者的行为。国际技术转让可分为无偿技术转让和有偿技术转让两种。无偿技术转让体现在各国之间无偿的技术援助、学术交流以及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交换;有偿技术转让体现在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把技术作为商品,按照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的技术转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国际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2.
<正> 在现代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虽然传统的国际货物买卖有增无减,但随着技术这一生产要素的经济效果日益显著,国际技术转让交易便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技术转让交易是以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为依据的。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是一国的技术转让人同他国的技术受让人所达成的、约定由技术转让人将一定的技术转让给受让人,并由受让人为此向转让人支付一定价金的协议。  相似文献   

3.
肖夏 《时代法学》2011,9(1):65-72
环保专利共享计划是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私人公司的角度出发为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视角,利用环保技术的特性建立起私人自愿捐赠机制,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实现有效的技术转让。国际环境条约为环保专利共享计划提供了法律依据,环保技术与软件的相似性为环保专利共享计划提供了可行性基础,专利和契约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为环保专利共享计划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技术转让的战略意义国际技术转让包括从国外引进技术和向国外输出技术两个方面。国际技术转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商业性的技术援助,另一种是商业性的技术贸易。本文指的是后一种技术转让。  相似文献   

5.
国家间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让在近二三十年时间里迅猛发展,使得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成为各国政府所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始作俑着-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该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保障和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让的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特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继任者之一欧洲联盟的科学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更是一枝独秀,确有研究和借鉴之必要。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均存在差异,所以,各国政府对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让的态度也迥然不同,政策措…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国际法上的技术规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当前保护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中最重要的文件。虽然它在缔约方获取基因资源、技术转让以及互利互惠的分配等方面创设了新的规则 ,但这些规则可以说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斗争、妥协的产物。该公约的签署 ,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环境资源保护协作制度。这一制度 ,改变了过去在环境资源保护的合作领域的单向义务性观念 ,要求双方都有所给予和索取 ,都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义务。但这样一种新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尚需国际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支持。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制度导致了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法律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正> 一技术转让,如同合资经营、合作生产、补偿贸易、国际租赁一样,都是国际投资的重要形式。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日益发展,上述投资形式在国际投资领域中发挥着  相似文献   

8.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曾是《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最有争议的内容之一,至今在国际层面尚未达成统一约定。由于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复杂性,可将其法律适用分为私法和公法两个层面:前者采取“有限意思自治”为主、“最密切联系”为补充的原则,而且法律选择不得违反受方国的法律法规;後者对涉及公共秩序、国家主权或强行法规定的事项,必须适用当事方国家的法律。中国在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时,也应采取类似原则;封必须适用中国法律的合同,其有关技术转让的法律适用也应遵守中国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沈雅茜 《法制与社会》2012,(15):284-285
由于国际技术转让不仅涉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各国出于政治、军事目的,为了保持本国在该领域的先进地位,都严格控制尖端技术,军事技术以及可用于军事上的先进技术的输出,对输出的技术项目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目的,严格限制对一些所谓敌对国家技术的输出.此外,在国际技术转让中,技术供方为了垄断技术和市场,以获取最大利益,往往在技术转让合同中增加一些限制性商业务款,这样做不利于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分析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规则及管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若干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与知识产权 国际技术转让的标的是技术,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标的是知识产权,若对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应首先清楚地了解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一)技术的范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技术”所下的定义是:技术是提供一种服务,生产一种工艺,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这个定义已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对于知识产权的定义,则多数是从界定知识产权的范围来明确的。“迄今为止,多数国家的法理专著、法律乃至国际条约,均是从划分范围出发,来明确知识产权这个概念,或给知识产权下定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中美技术转让法律争端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投资条约范畴中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问题。美国投资条约确立了相对完备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规则。因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和投资关系紧密,故WTO框架下的TRIPs对其进行了明文规定,TRIMs也以隐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关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标准。在国际社会尚未达成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技术转让规则之前,中国应当在投资条约和实践中坚持引入TRIMs标准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禁止标准。基于技术转让在国际投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中国应当改变技术发展的思路,转换知识产权的立法重点和追责模式,促进国内技术转让立法的完善,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展开新一轮的技术转让规则谈判、达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技术转让规则,扭转因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不明确而产生的困局。  相似文献   

12.
国际技术转让问题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紧密结合的,我国应当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环境,为技术引进和输出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介绍了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一般现状认识,主要探讨了国际技术转让中运用有关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并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相应的此方面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国际技术投资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试就国际技术投资的法律特点及其评定“技术价金”的法律依据,作初步探讨。一、国际技术投资的含义和法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技术秘密”这一术语来自英文的“Know—How”一词.它在技术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技术转让和国内的技术合同中可以单独作为合同的标的,也可以与专利许可相结合.据统计,目前国际上的技术转让,附有技术秘密的专利许可协议占60%,单纯的技术秘密转让占30%.我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6,(1)
技术的商品化和技术市场的开拓,促进了技术在不同地区、部门和经济形式之间的转让。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其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技术转让的含义及其范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内容是要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一九八五年一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第一次用法的形式肯定了技术商品化,实行有偿转让和  相似文献   

16.
一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个以技术为商品的社会主义技术市场正在形成。通过知识形态的设术商品的转让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竞争和技术进步。技术转让合同制度的确立,使进行技术交易各方的权益得到确认和保护。但从当前技术转让市场的实践情况看,不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时,一般都只注意和关心眼前的法律事实和技术权益,忽视将来可能出现的法律事实和可能取得的技术权益,在技术转让合同条款中往往不涉及后续改进问题,因而事后可能引发纠纷,或者使本来可以取得的技术权益丧失。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在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即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一国当事人按照商业条件,将自己拥有的技术,如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序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的知识,跨越国境转让给另一国当事人。国际技术贸易包括多种技术转让方式,除双方缔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二三月间,中美两国经济法律界的专家们,先后在上海、天津和北京举行了三次大型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专题讨论会。这是中美经济法律界交往史上一次盛大的会议,对于增进中美双方对两国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对技术合作领域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发掘双方在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的巨  相似文献   

19.
在具体讨论技术引进中的保证责任问题之前,先对作为引进对象的技术作一简单界定。根据国际技术转让惯例及我国近年的实践,技术引进中所涉及的技术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获得工业产权的技术,即专利技术,其内容与范围见载于专利说明书,任何人通过专利文献检索都可以查到,因而是公开的,但在专利期限内受法律保护。第二类是  相似文献   

20.
为遏制我国进一步发展,美国和欧盟相继在WTO起诉我国存在“强制技术转让”。在澄清国内法律与WTO规则相符性的同时,我国已意识到完善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的内生需要与此次美欧起诉具有相关性:我国并未出台专门的技术转让法,有关措施散见于诸多法律条文而妨碍了制度的整体效用。此外,我国未全面利用WTO例外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致使本国劣势企业负担过高义务。为创设公平的技术转让法治环境并避免发达国家滥用技术保护,我国需整合有关法律规范,修正过时规定,依据技术转让所涉的贸易和投资不同属性区别立法,并积极通过国际规则寻求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