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柏立席 《江淮法治》2012,(24):42-43
近年来,农村中的“打工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在“后方”守家的“留守妇”.往往耐不住“牛郎织女”般的寂寞生活,她们因感情走私而导致的社会不和谐音符时常发生。本文中的“留守妇”所引发的惨剧就是典型一例。这种现象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许征 《中国公证》2007,(10):29-3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改造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价值年年攀升。在代理农村妇女因离异或丧偶引起的财产分割或财产继承纠纷案件中,笔者发现由于农村城市化改造政策和现行的房屋土地法律法规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尚有不足.造成相关案件的审理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盲区,使农村离异或丧偶妇女的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卢英菊 《特区法坛》2007,(6):35-35,34
近二年,琼中法院受理涉及农村、农场土地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的特点是:当事人矛盾尖锐易引发暴力事件的发生、难调解、上诉率高、上访多,难执行,案件审理结果难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统一,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发生。分析该类案件的产生根源、及共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妥善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所有夫妻在喜结连理时都希望能够幸福相伴,白头到老,正如古人所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一些夫妻之间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最终各奔东西。而离异时,又往往因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共同债务等问题发生争执,引来无限烦恼,由此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夫妻双方在感情触礁后,了解自身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并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干部经济违法违纪案件呈居高不下的态势。1995年某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农村干部违法违纪经济案件23件,占案件总数的54.7%;1996年直查29件,占69%;1997年直查32件,占68%。其案件类型主要有:贪污受贿、挪用侵占、挥霍浪费、违反财经纪律等。农村干部经济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并引发了大量的集体上访,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延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农村干部经济违法违纪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村干部政治素质降低,这是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婚姻、家庭意识也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倒退还是进步,姑且不论,但由此引起婚姻的解体和重新组合率,较前大有上升的趋势。在婚姻问题上,请求律师帮助的当事人日渐增多。律师在代理这些离婚案件时,应当怎样进行工作,现谈谈浅见。一、宜简不宜繁离婚案件,毕竟不同于其他民事案件,简言之,它只是解决男女双方的离异与合好的矛盾。《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  相似文献   

7.
如实 《科技与法律》2007,(5):113-115
从2007年7月13日开始,各大网站都转载了一篇标题颇为“吸引眼球”的新闻:“全国首例网店偷税案宣判、淘宝网店主获刑”。说它“吸引眼球”,几个关键词十分抢眼:“网店”、“偷税”、“获刑”。这是一起“网络店铺的偷税案”,在案件中,网店的店主被处以刑罚。这必然引起各界的关注,并且引发了一连串的讨论。其中当然首先是法律层面的问题,还有许多是社会舆论、社会意识的问题。网上商店店主因偷税获刑,是否意味着对网店监管的加强?  相似文献   

8.
我国婚姻法把夫妻间感情是否破裂和有无和好可能作为决定其婚姻是否离异的标准。认真研究婚姻感情及其有关的问题,是法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司法部门在处理离婚案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婚姻感情问题上的研究还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蓟县检察院共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诉案件128件,其中涉及土地承包纠纷的申诉就有21件,占总数的16.4%,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1月至7月,已受理此类申诉案件8件。由于土地承包纠纷的内容涉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基层农村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的主要类型有:  相似文献   

10.
我在太和县法院工作多年,最近认真分析了农村乡镇的50例离婚案件。结果表明,打工妹“休夫”现象日趋严重。在这50例中,女性为原告的有36人;因打工引发家庭矛盾,而使打工妹“休夫”的有30人。这说明,打工妹“休夫”已成为农村离婚案中的主类,其和好率极低。打工妹“休夫”日趋严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某省报纸报道:该省已有90%的农村出嫁女维权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决。但此报道一出,却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因为据笔者了解:时至今日,该省各地农村仍有许多出嫁女的维权案件无法得到完满的解决,主要原因在于个别地区的法院不受理出嫁女维权案件,要求出嫁女只能循行政方式解决。而个别行政机关又不作为,从而导致个别地区的出嫁女维权案件始终得不到完满的解决,她们的合法权益被故意侵害而得不到法律的帮助。笔者结合2008年7月至今所代理的69名农村出嫁女群体案件所经历的第一审、第二审、申请再审等三个法院诉讼过程,对如何解决农村出嫁女维权案件作出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六合彩”犯罪现状“六合彩”犯罪的基本情况 “六合彩”源于香港博彩,1999年非法流入内地南方省份,2002年传人沈阳市形成民间“私彩”,2004年在农村地区开始蔓延。之后,由“六合彩”引发的犯罪逐渐显现。2004年至2008年4月,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8次打击“六合彩”犯罪专项行动,共查处“六合彩”赌博案件1144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075人,收缴非法资金436.6万元,分别占全部查处治安案件、处理违法犯罪人员、收缴赌资的0.8%、4.9%、55.1%。  相似文献   

13.
现行《婚姻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可见,我国是把“感情确已破裂”作为诉讼程序中准予离婚的法定标准的。然而,在审判实践中,审判人员对大量的属于感情并未破裂但又无法共同生活的离婚案件,常常感到难以操作、无从下手,以致于因不能及时解决离婚问题而给当事人延长和增加了婚姻痛苦,甚至引发恶性案件、影响社会稳定。这从客观上就决定了我国法定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定离婚条件的思考王丽萍我国婚姻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这就是说,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是以夫妻感情确己破裂作为离婚条件的。但从审判实践来看,这一规定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感...  相似文献   

15.
王君凤 《法庭内外》2013,(12):13-15
2013年9月,新闻媒体陆续报道了北京大兴“摔婴案”、山西临汾“挖眼案”等极端恶性伤害案件。前述案件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不仅给社会公众敲响了社会道德底线的警钟,更让公众将关注视角集中于此类案件的发生原因。据媒体报道称,上述案件均是因为简单的口角纠纷或家庭赡养纠纷等民事纠纷而引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乡、镇、村征收农民税费工作逐渐规范化和法制化,一些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村提留和乡统筹行政追缴决定的非诉行政案件(以下简称“两费”案件)逐年增加。笔者对福建省南平市10个基层法院执行“两费”案件情况进行调查,1999年立案执行134件,2000年立案执行216件,2001年立案执行380件,逐年大幅增加,而且随中央在安徽省进行农村费改税试点后此项工作的逐步推开,乡、镇、村加大了税费征收力度,今后申请法院执行“两费”案件将明显增多。由于这类案件的特殊性,笔者对此类案件的特点及…  相似文献   

17.
最近,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10年,杭州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被誉为全国首例。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公众纷纷质疑:这些年和杭州差不离的公车改革,找出几十例来不是难事,杭州的此次改革能有什么新意吗?  相似文献   

18.
“私了”案件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或其家属,以给予被害人一定的经济补偿为条件,而要求被害人不报案或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情况。目前,案件“私了”在农村比较突出。案件“私了”,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事人的私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减少了司法机关的工作,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案件“私了”也产生一些弊端,如对依法应当公诉的案件,当事人双方通过“私了”解决,势必丧失了国家公权力的保护,缺乏法律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可见,案件“私了”和公诉权的行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1,(33):4-7
近来,发生在贵州毕节的一起“强奸案”引发了广泛关注。案件用一句话概括起来为:女教师被校领导安排陪酒,醉酒后被乡土管所所长强奸。警方办案人员一句“戴避孕套不算强奸”惹来诸多非议。  相似文献   

20.
在法医鉴定实践中,涉及“烟雾病”方面的鉴定案件较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在国内期刊及学术会议上仅见毕洁、吕红等报道的5例与“烟雾病”有关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现将本所受理的烟雾病患者猝死后的死亡原因鉴定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