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佟一 《前进论坛》2008,(5):12-14
这是1998年9月,秋雨红叶,丹桂飘香。 巍巍太行山下,岗南水库碧波荡漾。水库西边,有一个叫西柏坡的小山村。和北方其他乡村一样.秋日下的西柏坡平静而安宁。  相似文献   

2.
刘林平 《乡音》2012,(7):15-15
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是省会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首都北京的备用水源。其水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省会和首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西柏坡建设的推进,目前水库水源地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大西柏坡"建设决策实施后,一大批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工程项目上马。这些建设项目大部...  相似文献   

3.
情系西柏坡     
每一次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我都被一种崇敬、感动的情愫包围着、激励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令我感到那么神圣和亲切,每一寸土地都展示着它生命的光辉。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北90公里处,这里山明水秀,风光绮丽。它前临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背靠青松茂密的柏坡岭。村里村外,绿树成荫,坡上岭下,山花烂漫。当我一踏上西柏坡的这片热土,感情的潮水就  相似文献   

4.
感受西柏坡     
张一鸣 《浙江人事》2008,(11):45-46
坐车进入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我第一次看到诺大的岗南水库水面上封冻着一层白白的冰。天气是冷的,但我的心是热的。我终于来到这被周恩来称为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西柏坡。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     
在七月的早晨在西柏坡,八九点钟白胡子老人随手一指──孩子们当年的那个西柏坡与眼前的景色不同它是在岗南水库中……一个始建于唐朝的小山庄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夜卧虎藏龙老爷爷,老爷爷我们来到西柏坡凭了内心的吸引是来朝圣我们知道,真的知道──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好日子在这里生成是的,孩子等你长大了,还会知道:我们在这里成长前可以见古人后可以见来者使命比什么都神圣老爷爷,老爷爷你听我说──就在刚才我看见毛主席的小屋还有中央军委的指挥所是那么小,那么暗没有一块玻璃没有火和电灯可是这会儿它们突然就明亮了照亮了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6.
程美东 《传承》2012,(19):32-33
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是这个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期间,学院组织我们到西柏坡参观学习。初春的西柏坡,山村处处鲜花盛开,滤沱河水静静流过,我们走进这方革命圣地,参观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毛泽东等领导人旧居和西柏坡纪念馆,聆听了我们党在西柏坡曾经创造的一个个革命奇迹,深深感到西柏坡作为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已经成为一种革命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1948年4月,周恩来和任弼时等率领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同原来在那里的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不久,毛泽东也来到西柏坡。中央机关到达后,西柏坡便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用周恩来的话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西柏坡近一年时间,有几件事使我至今难忘。“天天都是东方红”这里说的“天天都是东方红”,不是指天天都在唱《东方红》,而是指周副主席在西柏坡期间,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第二天天亮,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才去睡几个钟头…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行     
(一)莽披残雪路铺霜,水库曲弯沟壑长。山势险峻雄关道,柏树丛下小山乡。(二)旧日小村水底藏,①依稀当年老模样。毛刘周朱任弼时,叱咤风云济一堂。(三)三大战役若指掌,狼烟四起动刀枪。蒋家王朝日穷暮,七届二中定茫苍。②(四)百年梦断小山乡,镌刻美名青史上。继承传统新一代,辈辈铭记创辉煌。①西柏坡村旧址已被新建水库淹没。新迁地址仿照原村旧样,门窗依旧。②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京。西柏坡行@孙心一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时期陈永恭1948年4、5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甘宁边区、晋绥解放区辗转抵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共领导机关才离开西柏坡,转到北平办公。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十个月...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感悟     
殷爱成 《今日浙江》2009,(15):45-45
西柏坡很小,挂在办公室墙上的中国地图甚至找不到它的位置和注记,它只是太行山下、滹沱河畔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山村:西柏坡很矮,它的海拔高度也不过五六百米,可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画卷中,却是令国人景仰的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的前进历程上,却像丰碑一样巍峨屹立,人们的心中早就定格: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进京起考”的出发地。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对话:“我们要进京赶考了!”“我们要考个好成绩,不能退回来!”1994年,王韶华来西柏坡工作了,地凝视着青碧的群山,暗想,这也是到西柏坡赶考来了,要考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不能让西柏坡人民将我给退回来1王韶华担任西柏坡乡长后,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而光荣。为了掌握全乡的真实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地走遍了西柏坡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磨烂了三双鞋。在霍家沟村吴二样家,留到吴家仅有的两间土坯房摇摇…  相似文献   

13.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京办党支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重温革命历史、传承西柏坡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的岁月悠悠,湮没了许多往事,而从李家庄到中南海的那段峥嵘岁月,却在我和部内一些老同志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地处晋察冀解放区太行山东麓的李家庄,是河北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与举世闻名的西柏坡相邻。自从1948年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以后,西柏坡...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距西柏坡西北一华里。距西柏坡纪念馆300米,距北京345公里。距天津455公里,距郑州650公里,是集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时伟 《群众》2022,(4):59-60
<正>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立规矩的地方。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并取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忠心的、全心全意的拥护,我们就将不能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而且不能保持已得的胜利。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回顾西柏坡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李家庄村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与革命圣地西柏坡村一衣带水,直线距离仅有25公里,是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期间,中央统战部的所在地。在这里,我们党与各民主党派深入沟通、共商国是,架构起了社会基础深厚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段彦峰 《乡音》2013,(9):19-19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打造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带来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个契机,依托西柏坡独特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弘扬西柏坡精神,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倾力打造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我们应该看到,打造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有其独特优势。一是"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打造廉政文化的独特品牌;二是西柏坡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廉政文  相似文献   

19.
读书时空     
正以新视角和独特站位全面深度解读西柏坡精神本书是作者品读系列丛书继《品读石家庄》之后的又一新作,为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份有益的读本。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指针,着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透过丰富生动的史料,揭示西柏坡里程碑式的地位和贡献,深层次思考西柏坡时期重大转折历程、破旧立新的历史性创举,从中品读出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意义、深刻思想内涵和优秀品质。作者以强烈的观照现实情怀,紧密结合现实深入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史为鉴,弘扬正气,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汲取振聋发聩的历史镜鉴,揭示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淑玲 《中国妇运》2012,(10):22-24
中央妇委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妇女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全面发展和完全成熟的时期,中国妇女运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妇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