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别山是我国贫困面积很大的山区。它包括鄂、豫、皖三省的黄岗、信阳、六安、安庆四个地区,三十八个县,二千五百万人口。为加速大别山资源开发,帮助大别山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近几年,国家每年拨出扶贫专款和贴息贷款近亿元。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知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一部分地区还没有摆脱贫困,人民群众生活仍处在贫困之中.  相似文献   

3.
大巴山区从1984年起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工作,使老区人民开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其比例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差不多的非洲是现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公布的数字,43%的非洲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最低贫困线之下。非洲的贫困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非洲人民就不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跟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的现代化梦想,还可能导致非洲国家、非洲大陆社会政治的不稳定。非洲为什么贫穷?非洲现在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这是事实,为什么贫穷呢?是不是非洲人不努力?这  相似文献   

5.
李锦 《瞭望》1987,(35)
横亘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根据地。解放以来,生产虽有发展,但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加上极左思潮的影响,农民们一直没能摆脱贫穷的困扰,落后愚昧的现象在一些角落里依然存在(图1)。 希望在哪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火种在大别山点燃了,新的观念开始前生。打通商品流通渠道,充分利用本地的人力物力搞多种经营,大别山有了希  相似文献   

6.
近日,记者来到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南麓黄冈市山区采访。我们上高山、穿村寨、访农家、看市场,一路所见大开眼界:大别山变了,大别山的经济发展之路更是变得与众不同,他们靠“开山路,唱山歌”,唱出了一条使90%的山民告别贫困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贫困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意志贫困。摆脱贫困的核心和要旨就是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摆脱贫困的勇于担当意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主持工作时深入调查研究,倡导解放思想,强调观念"先飞"、思想先行的重要性,形成了系统的摆脱贫困的大思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以解放思想指导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成为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是实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一旦落伍,行动必然迟疑;不打破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就无法走出新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摆脱贫困,实现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益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高校辅导员,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和扩大贫困大学生固有的积极精神力量,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前的10月1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子,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从此,中国人民摆脱了黑暗和贫困,开始走向光明和幸福。这一天,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庄严升起,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0,(7)
正2020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陕西考察调研之行,从商洛、安康到西安,就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继承延安精神等方面,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引发了热烈反响。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过程中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者有三点体会:一、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是总书记最牵挂的事。不管是在厦门、宁德、福州、福建工作期间,总书记总是把精力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上,带领百姓先摆脱思想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如果不能彻底摆脱贫困,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不会有吸引力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生产力标准,我们的社会主义,就公变成抽象的、空洞的一些原则. 能不能注重发展生产力,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最终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样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与川、陕、豫交界的鄂西北郧阳地区,群山莽莽,江流湍急。生活在这九分山水一分田上的众多山民,仍然在为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而奔忙。 “民贫我忧,民富我荣”!驻守这里的郧阳军分区指战员和人武干部们,为使这里的人民脱贫致富,爬高  相似文献   

13.
一、保护生态环境,在我国尤其值得关注中国是一个拥有全世界1/4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在交通闭塞、生存条件差的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贫困,他们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萍 《学理论》2010,(22):83-84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强烈的自卑和失落心理、严重的焦虑情绪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找出引起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对策,帮助他们摆脱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6,(22)
我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占了偌大一片国土。相比较来说,近些年沿海、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快一些,山区经济发展就缓慢,还有相当一批山区的人民至今没有摆脱贫困的缠扰。这件事,已经引起从中央到各省区领导的重视。君不见,近两年中央领导同志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山区、贫困地区吗。对山区人民拉一把、扶一把,使一些穷困山区尽快脱贫致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摆脱了无以温饱的贫困,这一伟绩让世人瞩目.但在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如何摆脱精神贫困则成了今天的当务之急.其间,封建迷信的回潮,歪风邪气的蔓延,都成了消蚀改革成果的恶蠹.不信,请看! 山东某县的农民,在丧葬活动中,排场越讲越大,浪费越来越严重.简办丧事的,被称为不孝,而讲排场,摆阔气的,则被誉为孝子贤孙.江浙一带的农民,丧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精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主义又如何去建设社会主义。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摆脱贫困和落后,人民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都是由于我们认真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这条路线确立是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8.
要摆脱经济的贫困,首先必须摆脱知识的贫困;要开发当地各种资源,首先必须开发人力资源。因此,为了促进和实现环首都贫困县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尤其是在农民占当地人力资源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要特别注意在如何“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北挽淮河,南系长江,是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四周为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所环抱,雄踞中原。在这块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养育着英雄的人民。但由于历史遗留下的诸多原因及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到70年代,鄂豫皖三省的黄岗、信阳、六安、安庆四个地区的38个县,2500万人民尚处于温饱线下。8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科学技术和改革政策一起进入了大别山。从此,大别山变了,大别山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正在向前延伸……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21,(5)
正在一个十四亿人口规模的大国,全体人民免于饥寒的恐惧,住有所居、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中华民族千年梦想,这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人间奇迹。自2016年起,按照民进中央对口湖南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统筹安排,笔者参加了民进中央和民进湖南省委会的相关活动。如果说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