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0,(5):78-81
浙江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浙台两地不论在民情风俗上,还是在交通往来上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曾有记载,4000多年前,即有浙江先民渡海到台湾开垦:到近代,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浙江省也是去台人员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年,浙江省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省份之一,累计组织赴台旅游已达10余万人次。如今,  相似文献   

2.
展望     
<正>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浙江已成为大陆与台湾交流最频繁、合作最紧密、成果最丰硕的省份之一,本次合作周期间,浙江省共签约36个项目,总金额40.8亿美元,约合270亿元人民币,与2016年合作周相比,增长38%。2017浙江·台湾合作周的成功举办,为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厚礼!正如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所强调,未来浙江省将以高水平营商环境吸引台资、服务台商,秉持"服务在浙台商就是服务浙商"理念,找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黄金结合点,促进浙台合作健康有序发展,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3.
正9月21日至26日,浙江·台湾合作周在杭州举行。本次合作周由浙江省台办、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科技厅和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市政府共同主办,重点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特色小镇、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涉台经贸平台和浙江省培育的七大万亿产业,加强浙江与台湾经济科技合作,吸引台湾青年来浙创新创业,提升浙江对台经贸合作水平。本次合作周高朋满座,嘉宾云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浙江省代省长车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詹启贤,台  相似文献   

4.
廖康 《两岸关系》2014,(2):40-41
<正>2013年10月底,推崇"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汇聚天下浙商财富和智慧的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举办。浙商大会两年举办一次,是浙江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浙商盛会也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战略平台。第二届浙商大会期间,以"情系浙江互融发展"为主题的浙台经贸合作平台推介暨台湾浙籍乡贤交流座谈会作为专题活动之一,由浙江省台办、省发改委、省工商联同时主办。  相似文献   

5.
浙江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等诸多美誉。浙江与台湾一水之隔,得益于地域之便,浙台两地同胞历来交往密切。尤其是近几年来,浙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扩大对台招商引资,台商在浙江投资出现了规模投资和大项目投资的趋向。1988年,浙江省只有台资企业24家,到今年上半年已增至2511家,总投资50.38亿美元,协议台资38.69亿美元,在  相似文献   

6.
浙江与台湾一水之隔,浙台两地同胞历来交往密切。近几年来,浙江积极扩大对台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笔者日前专程采访了浙江省分管对台工作的副省长龙安定。  相似文献   

7.
浙江是海洋大省,也是国内遭受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2019年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0年到2019年,以风暴潮、海浪、赤潮为主的各类海洋灾害给浙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90多亿元,死亡(失踪)人数累计近200人。  相似文献   

8.
陆资入台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企业界盼望已久的事情,有利于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年5月17日,商务部、国务院台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办理程序。浙江省是全国境外投资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对台经贸基础良好。台湾地区对大陆资本开放,对浙江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浙江企业赴台投资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以贸易带动投资,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9.
李佳  程斌 《台声》2022,(17):35-37
<正>8月14日至19日,由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浙江省台联、浙江海外联谊会共同举办的2022年在京高校台湾大学生“走进浙江看‘重要窗口’”研习营在浙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的30余名台湾大学生参加活动,其中,60%营员为在读台湾硕博士研究生。全国台联副会长、浙江省台联会长、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张泽熙,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吴炳芳、浙江省台联专职副会长陶骏、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副部长许玉香等领导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前进,台湾当局对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的限制逐渐松绑,两岸教育部门以及两岸青年学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目前,大陆共有八个省市的学生有机会赴台就学,辽宁省在去年成为大陆第二批许可赴台学习的省份。这对于与台湾相距遥远的辽宁学生而言,能够有机会到台湾学习生活,十分难得且宝贵。2013年下半年开始,辽宁省首批130多名学生到台湾攻读学位。转眼  相似文献   

11.
<正>观察记者:冷院长,先清您谈谈您在浙江调研总的体会。冷溶:浙江是我最熟悉的省份之一,我曾经多次到浙江做过调研。我觉得浙江发展太快了。1982年6月我第一次到浙江调研,当时还在大学里,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到浙江金华。我在号称“小上海”的兰溪呆了近一个月,调研的主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的生活变化。在一个月时间里,我天天到老百姓家里了解家庭收入和生活开支情况,比如电风扇等家用电器有几台,一周吃几次肉等。然后再到市场上问商品价格,还帮老百姓算账。我看到老百姓家里吃的穿的有了,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对改革开放政策,老百姓没有说不好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并波及了周边许多地区和若干省份,灾情十分严重。台盟浙江省委会.浙江省台联对此非常关心.在第一时间捐款表达浙江台籍同胞的爱心。台盟浙江省委会和省台联机关领导与同志们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地震灾情以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3,(9):66-66,F0003
在浙江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是浙江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邮储银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在城市,做大做优中间业务,积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农村,拓宽支农惠农贷款新渠道,搭建便农金融服务新平台。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成立5年来,向省  相似文献   

14.
金兴盛 《今日浙江》2005,(10):21-22
浙江作为全国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改革在先、发展在前”的沿海发达省份之一,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文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0年省委颁布实施《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但建设规划一直没有编制实施。为扎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2003年以来省发改委根据省文改领导小组的有关部署,积极推进文化领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目前已组织编制《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3年9月,经中央批准的《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重点推进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四个一批”上…  相似文献   

15.
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广大侨界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积极投入改革开放在浙江的伟大实践,谱写了浙江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30年来,浙江省侨联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翅膀,一步步走向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侨胞在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特殊作用。浙江省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缘相近,侨务对台工作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分析侨务对台工作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在总结近年来浙江侨务对台工作的现状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中央对侨务工作的指示,对浙江侨务工作今后发展提出初步的看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侨务工作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2017浙江·台湾合作周于9月20日至28日在浙江隆重举行。此次浙台合作周聚焦新经济、新产业和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进一步推进台企台商与特色小镇、中国(浙江)自贸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等发展大平台的对接合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浙台青年、基层交流,以新经济优势来引领浙台经贸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当活力浙江遇见宝岛台湾,每一年的浙江·台湾合作周都会激荡出新火花、新亮点、新机遇。自2013年举办以来,浙江·台湾合作周(以下简称"合作周")今年已是第六届。2017年该活动由地方性经贸活动,升格为由国务院台办、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年度重要经贸活动之一。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在浙台两地同胞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23,(1):46-47
<正>“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温州洞头与台湾一水相连、一脉相承,渊源深厚,对台工作基础扎实、优势突出,是浙江省最早设立台湾地区渔轮停泊点和开放对台小额贸易口岸的海岛区(县)之一,也是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重点平台、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近年来,洞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持续发挥对台资源优势,全方位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行稳致远助推两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6月22日至26日,由浙江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浙江台湾研究会、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合办的“浙台两地农业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玉泉饭店隆重举行。这是浙江省首次举行的高层次的两岸农业交流研讨会,浙台两地均排出了较强阵容。浙江代表有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农业机械管理局、水产局、林科院、农科院、农经学会、农大等科研部门的11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和领导,学科齐全,代表性强。台湾方面8位代表,由在台农业界和学术界享有广泛知名度的台大农经研究所陈希煌教授为领队,其中既有运甲大学、师范大学等农研部门的5名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