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正集 《台声》2010,(8):62-65
连日来,被两岸媒体普遍关注的李敖之子李戡(kan),7月19日经北京大学招生办确认,已经被北大经济学院录取。李戡是著名的台湾作家、时事批评家李敖的儿子,在今年的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以下简称“学测”)中成绩优秀被台湾大学录取,但他则放弃了台大,而选择了北大。  相似文献   

2.
肖杨 《两岸关系》2010,(11):60-62
<正>远离台湾求学在台湾,政坛名人之后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媒体的关注力度向来火力集中。父母的特殊身份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难逃"某某人之子"、"某某人之女"的印记,成为媒体和民众热议的话题。虽然李戡选择北大而放弃台大,是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产物。而在两岸关系没有如此热络前,为了躲避岛内新闻炒  相似文献   

3.
徐忠友  李震宇  林云龙 《台声》2010,(10):38-39
<正> 75岁的李敖或许真的就是最后一次回祖国大陆了。在作别上海、浙江之际,他意味深长地留下了一句欧阳修的话—— 8月26日,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携全家从台北搭机飞赴上海、杭州两地观光访问,也成为继2005年9月"李敖神州文化之旅"5年之后再度访问大陆。 "没有蒋介石的浙江真好" 8月27日上午,李敖和夫人王志慧(也称王小屯)、儿子李戡、女儿李谌在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的陪同下,来到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参访,受到了浙江馆工作人员和在场参  相似文献   

4.
李敖其人,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祖国大陆都是鼎鼎大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写得妙,更在于他为人行事的特立独行。最近,李敖因为宣布代表新党参选台湾下届“总统“,使其再次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文坛奇人李敖是台湾文化界最有名的人士之一,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的翘楚,更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最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祖籍山东,1953年  相似文献   

5.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大一学生李戡刚刚考完了本学期的最后一门课程——经济学原理。 这个刚满18岁的少年自跨入北京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公众人物,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儿亍二。  相似文献   

6.
<正>北大现在要做的不应是怨天尤人,而应该是进一步向深层次反思:作为内地最高学府的北大,为何不能再赢得国际化时代的所有中国优秀学子的青睐?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在招生制度上不太合理,现在的招生内地高校与港校其实是不公平竞争。刘明利说,现在内地高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录取进行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有很大风险,而要报考北大这样的学校风险更大。报考北大的考生一旦考不上,就只能上那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学校。但是,现在绝大多数香港高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4)
<正>摘编自2月6日台湾《联合晚报》台湾作家李敖骂人骂了一辈子,如今却觉得"努力都是空的",他称他在台湾住了68年,为台湾花了很多时间,"把自己做小了",现在深感台湾已没有希望,"台湾关着门这么小,以前被蒋介石骗,现在被民进党骗,但以前人们还可浑水摸鱼,现在年轻人连鱼都摸不到",他认为民进党要负最大责任。李敖感叹,台湾的前途只剩向美国高价买武器,马英九时已买武器买到最高点,现在蔡英文还要跟美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2)
正目前正在北大攻读国际关系学院台研院博士的王裕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言论引发了台湾媒体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他招来了台湾"独"派网民的讽刺与攻击。台湾陆委会也对此表示:"若王裕庆加入共产党,可能被处以10万新台币以上、50万新台币以下的罚款。"对此王裕庆说:"我之所以很了解大陆和共产党,是因为我读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加入共产党,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对于我个人的决定,在台湾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我感到很意外。台  相似文献   

9.
许俊章 《台声》2014,(7):78-79
<正>6月14日,第23届时报金犊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本届时报金犊奖由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主办,北京台湾会馆、中国台湾网、中天电视等多家单位和媒体协办,北京市台联副会长郑大出席了颁奖典礼。金犊奖为两岸学生最大的创意竞赛,参  相似文献   

10.
周天柱 《台声》2000,(11):30-31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作品早已在岛内为民众所喜爱,近年来大陆亦兴起一股“李敖热”。新千年伊始,这位台湾“文化顽童”,因成功地“用血与泪”撰写了史诗式小说《北京法源寺》,而被诺贝尔文学奖审核小组正式提名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 1901年至今整整颁布了一个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一直榜上无名。李敖作为我国作家群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不管最后评选结果如何,入围就足可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童年在北京读书,少年时期曾住上海, 1949年迁居台湾,自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母校历…  相似文献   

11.
<正>这个大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淡化高考分数,降低自主招生录取分数线。如其不然,校长推荐制将一无是处。6月19日,北大发布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规定被校长推荐的学生只要通过北大面试,高考时只需通过当地一本线就能被录取。  相似文献   

12.
点评李敖     
唐风 《台声》2006,(7):95-95
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在两岸三地乃至于整个华人世界,掀起了一股意料之中的狂风。李敖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狂傲不羁的独特性格、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长期以来在两岸文化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此次大陆之行备受人们关注,并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点评李敖》一书分为北大演讲、清华演讲、复旦演讲、对话媒体以及文化情景五部分,其中既有官方的权威点评、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现身说法,也有知名专家学者的独到评论、著名传媒人的精彩访谈,以及众多高校师生、民间人士的众说纷纭。同时,本书在附录部分收集了《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3.
文坛“怪杰”李敖在台湾名气很大,他自诩为博学的洪水猛兽。台湾民众都知道李敖很有傲世独立的名士之风。普通人说他时也是肃然起敬,比如台北一个跟文学不沾边的朋友,很羡慕我们去了李敖家,和李敖有一番交往。他说,李敖确实是个人物。李敖狂放。他60年代挑起东西方文化论争,从此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别看他曾两度入狱,后来蒋经国召见他,他不去;民进党拉他,他不理睬。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看不顺眼他都直言不讳。连赴台访问的几位很有名的北京作家,也被他拒之门外。理由是,跟官方不打交道,包括它方的人介绍来的人。怪…  相似文献   

14.
柏连学 《台声》2007,(11):57-58
台湾自由主义的兴衰 谈到台湾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胡佛恐怕是台湾为数不多的权威。胡佛首先梳理了一下台湾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其代表人物当属胡适,雷震,殷海光及李敖。当然.他自己则是继李敖之后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台湾自由主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李敖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李敖与胡适的关系也是颇受关注。李敖作为台湾自由主义“不可多得的一条游魂”,是以反专制、反威权为特色的台湾自由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一员。传统的自由主义争取自由、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寻求民族振兴,体现了对文化文明发展的终极关怀,李敖是这样一个传统中个性鲜明的接棒者。  相似文献   

16.
王前 《台声》2006,(5):76-76
台湾名嘴李敖近日在一档节目中大谈新加坡人的“笨”,这已是他第二次公开发表这种言论了。这让早已积郁于胸的新加坡人忍无可忍。去年9月,结束了“神州文化之旅”的李敖在评论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四地的华人时公开表示“新加坡人笨”。这句话传到新加坡人耳中,舆论哗然,在当地引起了一番激烈讨论,人们惊讶于李敖的口无遮拦,更对这番评论深感气愤。新加坡人表示,这样不负责任的评价让人无法接受,对于李敖的无端指责颇感不满。就在人们逐渐淡忘这件事时,李敖几天前再次就此话题的一番言论彻底激怒了新加坡人。4月5日,李敖在《李敖有话说…  相似文献   

17.
苏惠昭  曹景行 《台声》2004,(4):26-27
复出凤凰卫视台湾分公司的摄影棚内,《李敖有话说》节目制作人王祥基—他同时也是李敖的“小老弟”经纪人,正在忙着录像前的准备工作。他把一盒枇杷炼制的喉糖藏在资料后面,确定保温杯里头有热乎乎的水,调整了椅子坐垫角度,还仔细检查电暖炉的位置,李敖怕冷,去年12 月前列腺癌开刀后尤其怕,脚吹着热气,手仍然冰凉。距6 个月的术后恢复期还有一大半日子,贴身的伴侣换成了成人纸尿片。 再一年,李敖便70 岁了。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身体状态,怎么说都应该休息养生,最好不问世事,人间逍遥去了,云深不知处。李敖却先上了蔡康永、小S 徐熙娣主持…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特殊群体,每位成员的求学经历都构成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个特殊群体就是台湾学子。“到北大读书去!”是许多岛内学子梦寐以求的愿望。林春华,这位来自台湾高雄的姑娘,大大的眼睛透露出特有的灵气。别看她年龄不满三十,来北大读书前,已是岛内一名收入颇丰的律师,并拿到了从业执照。她告诉笔者,在台湾,念法律专业的人要想拿到律师执照,必须经过十分严格的考试,其通过的比率比较低,她为自己能通过考试拿到执照而自豪。不过,在实际的工作中,林春华越来越感到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日趋频繁,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祖国…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6,(7):96-96
大才子李敖笑傲台湾文坛五十余年,学贯中西,桀骜不逊,两度入狱,抗志不屈,一身傲气,极富个性。本书以档案、述评、自述、纪事、语录等素材形式,从政治李敖、文章李敖、情感李敖、争讼李敖、炼狱李敖、生活李敖六个视角解读李敖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书中配有200多幅李敖照片、签名、印章、名片及大量珍贵的背景图片,首次公布了李敖的写真照片,是李敖授权的内容最为权威的个人传记类图书。四色彩印、装帧精美、限量发行、极富收藏价值。《李敖档案》  相似文献   

20.
北大、清华,如同两颗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又如同并蒂莲花,同位于首都风景如画的西郊;它们声名远播,代表着中国大学的形象与荣誉……因而,它们也常常被相提并论,常常会被相较短长。 清华和北大,它们近在咫尺,在国内外几乎一样著名,却又似乎迥然不同。下面这个故事,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