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乡放映员     
夜幕渐渐降临,欢笑声响彻山乡,村民们纷纷来到银幕前,静谧的小村庄一下变得热闹起来了。老爷爷、老奶奶们早已自带凳子坐在7前排,孩子们也三三两两,追着玩着,站着等待电影开始…… 这是前不久电影放映员叶胜春在互助县台子乡楼子滩村放映电影时的情景。27年的漫长岁月中。叶胜春就这样带着放映机奔走于山梁深沟的村庄与农舍之间,不断地将外面精彩的世界呈现给偏僻的土乡村庄。出生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贺尔村的叶胜春,小时候家境贫寒,又是家中的老大。一次偶然的机会,14岁的叶胜春报名参加了互助县电影公司电影放映员的培训,拿到了放映证,开始了长达27年的农村电影放映生涯。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14日傍晚,耿马县贺派乡莫陆村的广场上一片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那是县电影公司放映队到村里放映电影的日子。在莫陆村放的电影一长一短,长的故事片是《铁道游击队》,短的是科教片《农村防火常识》。银幕前的观众约300人.孩子和老人居多。笔者正纳闷:4000多人的莫陆村.怎么才有这些人看电影。放映员李金明笑着说:什么时候农民看电影不积极?再过一会儿,等于活的农民群众收拾妥当了,看电影的何止千人!  相似文献   

3.
电影印记     
徐玉金 《党的建设》2009,(11):53-53
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看电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趣事之一。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童年时,老家还没有电视机,因而最盼望的娱乐活动便是看电影。那时,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先要从县放映队取回影片,然后给公社的各生产队安排轮流放映,一个生产队只能放映一场。当电影放到临近的生产队时,生产队长就派几名身强力壮、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挥电影这现代传媒艺术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现代文明和道德的作用,宁波市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是建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体系、实行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放映机到数码放映机,从录像带到光碟再到数码电影,放映员们用手中的放映设备,坚持为观众放映电影,点亮了城乡夜生活。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主动放映,加班放映,连续放映......他们见证了中国城乡电影放映的变迁,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居民的心间。  相似文献   

6.
马恭志 《学习导报》2011,(19):51-52
我叫马恭志,今年38岁,是永兴县柏林镇一名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  相似文献   

7.
张卉真 《共产党人》2004,(17):43-45
塞上金秋,瓜果飘香,云清风淡。第1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即将在银川隆重开幕。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宁夏的两代电影工作者,了解了宁夏电影风风雨雨50多年的历程。宁夏电影事业主要由电影发行放映和电影制片两部分组成。宁夏电影首先从发行放映业起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举国欢腾的时刻,宁夏的各项事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陕北地区的干部张志德被任命为宁夏省人民电影院院长,开始了宁夏电影院的建院工作。当时他的任务是:迅速整修“三晋会馆”(国民党遗留的破旧电影院),安装调试机器,吸收工作人员,尽快为广大人民群众放映电影。  相似文献   

8.
宋湛 《北京党史》2008,(3):49-50
电影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娱乐功能,又可以使观众受到教育,起到移风易俗、转变观念的潜移默化作用。解放前的北平,广大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极少看到电影。解放后,党和政府的关怀使京郊农村的电影放映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渐普及开来。  相似文献   

9.
谷梁 《北京党史》2012,(3):59-61
电影是在19世纪末传人到中国的,早在1896年。在上海的徐园就有中国人开始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的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党史》2008,(3):48-48
王昆仑副市长批示:同意。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关于我市农村电影普及放映问题,目前除门头沟区由于根据山区生产队户数多少,经济情况,适当减少包场费用后,山区电影放映基本达到普及外,其它山区电影普及问题尚未解决,根据了解主要是因为山区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负担能力低,为了解决广大山区电影普及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电影市场普遍不景气的今天,哲盟奈曼旗农村牧区电影事业稳步发展,工作有声有色,全旗31个苏木乡镇建有30大电影队,连续6年每年放映1.2万场,农牧民每年看电影20场以上;小小的电影开拓出了农村牧区的文化大市场,放映电影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好形式,看电影成为农牧民群众主要的文化活动,科教片还成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旗电影公司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印证了他们的工作成绩:旗政府为电影公司记集体一等功.电影公司被盟委、行署命名为光进单位,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科普之春”电影汇映先进集体.被人事部、文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电影放映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全会指出:“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索质。”这是对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总要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不折不扣的文化服务,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各级政府已把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列入到民生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中,列入到政府工作部门的考核体系之中,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们吕梁是个贫困地区,农业人口占87.6%。我担任吕梁地区电影公司经理时,全区电影业严重滑坡。我在石楼县调查时,一个数字把我惊呆了。该县1995年至1996年农村竟然没有放映过一部电影,原因是1993年在减轻农民负担中,许多地方把看电影收费认为是“乱收费、乱摊派”而被取消,造成多数农村放映活动停止,放映人员大量流失。像这样的情况,全区农村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吕梁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提高,但全区广大农民仍把电影当作是最基本的文化娱乐项目,看作是…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年代,苏联进步电影已开始在中国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成中文,观众只能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的讲解来了解影片中人物的道白内容,远远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译制片的出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何电影’来咯!”随着山村小儿阵阵兴奋地呼喊,一个头戴军绿色帽子、骑着摩托车的身影由远及近。近了,细看,摩托车上载着两个大箱,大箱上写着“电影放映机”。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2,(21):49-49
因患小儿麻痹症,马恭志5岁那年失去了笔直的双腿,掩在裤管里的双腿弯成一个“O”字。15岁起,这个残疾青年挑起重达百斤的电影放映设备,在母亲的陪伴下,开始了翻山越岭的放电影生涯。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的一天晚饭之后,儿子准时地打开了家里的电脑。不一会儿,他便又是喊,又是笑。我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原来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部老片子。看着儿子沉浸在故事里的幸福表情,我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一些情景。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民族语电影译制和发行放映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特殊关爱,继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少数民族同胞迫切的文化需求,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族语电影译制和发行放映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重视、关心和支持,使之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云 《党员文摘》2023,(19):41-43
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至少在100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以胶片为载体进行拍摄、放映和储存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胶片电影约2万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胶片一路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代电影人的艺术梦想与不懈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巩固喜庆场放映成果。首先,取消了原有的放映区域划分和管理模式,允许不同区域的放映队可以根据包场户的要求,在本乡镇内任何区域开展放映活动。其次,取消了原有的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影片发行价格,对喜庆场影片发行片租进行调整,统一定价,鼓励放映员放映新片,确保放映质量。二、落实公民道德教育影片放映任务。在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