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作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其发展过程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借鉴。我们研究香港,目的在于正确认识香港,更好地利用香港,科学借鉴香港,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香港的繁荣发展,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经过转口贸易、工业化和多元化三个发展阶段,香港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香港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
香港经济赢得了世界经济学家的称赞;香港经济动内地经济融为一体;香港经济是比较完整、成熟和有效率如市场经济;“香港是自由市场动不干预政策的现代典范”;港府对游企业既不优惠也不歧视。——访前香港经济导报社社长谢明干教授记者:谢先生,近年来,您在一些场合多次提出经济学家要重视研究香港经济.主张设立一刊“香港经济学”,这和您在香港工作了三年是不是有着密切的关系。谢明干:我之所以提出要重视研究香港经济并不是出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偏好,而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香港经济,包括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发展状况、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1997,(6)
让我们了解香港编者按: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就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随着这一时刻的临近,香港回归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帮助共产党员和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香港、认识香港,我们摘编了这组香港知识,供大家学习。1.香港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答:香港问题...  相似文献   

4.
借鉴香港经验促进反腐倡廉●薛永芹1997年香港的回归,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香港的历史,我们应该承认,香港廉政公署致力于肃贪倡廉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昔日的香港曾经是贪污的温床,官场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历史进入本世纪七十年代末,香港的前途归属问题开始逐渐成为世人注目的焦一点,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开始成熟。1979年3月下旬,英国政府派英国驻香港总督麦里浩访问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香港总督访问中国。3月29日,邓小平接见了麦里浩。邓小平说:我们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特殊问题来处理。到了1997年,无论香港问题上口何解决,它的特殊地位都可以得到保证。说清楚一点,就是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因此,请投资者放心。麦里浩返港后披露他访华的目哟,同时转述了邓…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这个ICAC,就是蜚声中外的香港反贪机构——廉政公署。2014年2月15日,廉政公署成立40周年,这是令香港人颇为自豪的事情。40年的反贪倡廉,廉政公署成功地帮助香港从一个贪腐猖獗的城市转变为全球最清廉的城市之一,并形成了全社会对贪腐零容忍的共识。这是廉政公署的功绩,更使香港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完成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成熟。完成这样的转变,廉政公署居功至伟。当前,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通过制度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已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正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香港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对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迎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会议期间,我直接聆听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面的论述,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就此引起了更多更深的思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条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  相似文献   

8.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强占去了。中国政府历来认为,香港问题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是英国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结果,等到时机成熟时,将通过适当方式加以解决。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将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我们扬眉吐气,一雪百年国耻,欢欣鼓舞迎接香港回归的时候,怎能忘记邓小平同志为收回香港所作的巨大贡献呢?正如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同志所说的:“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香港的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关于收回香港的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回归后,我们倍加怀念早在20年代就提出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并进行了最早斗争的邓中夏同志。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收回香港的党的领导人。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工人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在香港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是英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根据地”,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压迫中国的根据地,中国要得到“独立解放”,就“一定要收回香港”①。他还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和近期目标。这是农国共产党人在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条件下最早提出的“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后的若干政策今年7月1日,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为了确保香港在回归后能够长期繁荣和稳定,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香港问题的特殊政策。对此,我们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  相似文献   

11.
《沧海还珠》──这部气势恢宏、描写香港150多年风云变幻的4幕15场话剧,是由84多高龄的社督执笔编制的。这一感人至深的牵动,不仅是出于他——一位作家对香港即将回归的那份欣喜和激情,更源于他和香港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缘份。社者为这部戏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剧本写成了,他也病倒了。我们的采访便只能在华东医院他的病榻额进行。但从他疲惫的病容里、略有痰塞的话音里,我们仍能体会到地的欣喜和激情。杜老,您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解放前夕一直在香港工作、生活。能否请您谈谈前往香港的经过。O这得从二战时我的工作说起。当时,…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中国政府成功地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通过与英国政府谈判,使香港问题得以最终解决。香港问题最终的圆满解决,无疑凝聚着邓小平同志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娴熟的外交才华,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对香港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的历史结果和逻辑结果。今天,当香港已经胜利回归祖国,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得以洗雪之时,在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探讨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对于深人认识和理解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香港政策的发展及其内在联系,对于纪念周恩来、缅…  相似文献   

13.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日子里,重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别令人鼓舞、欣慰和自信。令人鼓舞的是依法办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获得国际公认和合作,形势大好;令人欣慰的是依法办事,香港回归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获得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好评;令人自信的是依法办事,不仅保证当前香港的平稳过渡、繁荣和稳定,而且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更是充满信心。在这香港即将回归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更加缅怀“一国两制”的发明者邓小平同志。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就不可…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管理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模式,以台湾、香港、澳门为代表的港台管理模式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前形成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凡此种种,虽然对我们建构“中国式管理模式”有一定借鉴作用,但决不能全盘照搬。中国式管理模式,只能由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创造。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5.
香港的回归给我们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所谓机遇,就是我们可以“借助香港发展自己”,并同香港形成合力,参予国际竞争。所谓挑战,就是我们能不能有力地保持和巩固香港的国际经贸中心的地位,促进区域经济高度发展,共创繁荣。 一、祖国内地是香港繁荣的强大后盾 香港是祖国内地通往世界一个重要门户,它和祖国内地休戚相关,兴衰与共。香港被英国割占100多年,政治经济上仍与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这种  相似文献   

16.
港澳之行     
方苏 《四川党史》2002,(4):61-61,63
赴香港、澳门旅游非我所愿,以我的旅游爱好,重在山水之间。港澳也有一些名胜古迹,但缺少自然风光,我就着意于人文景观和社会考察,毕竟是两种政治制度,自有许多不同之处。香港有三大产业,即集装箱、金融股票及旅游业。本地既无农业又无工业,粮食、蔬菜、水果,全是从国内及其他国家进口。原有的工业,厂址均已迁入国内深圳、珠海一带。一入境,香港导游就劝导我们不必在港澳购买电器和服装。澳门的采博业举世闻名,是澳门主要的财政收入,2001年全年财政收入,赌场占64%以上。这是我们从导游介绍所知道的大概情况。先从港澳人…  相似文献   

17.
今年56岁的何爱华,曾在政府的多个部门任职,十年前参与了香港政权交接的有关工作。她说,过去的香港,100多年来,政治上其实是没有民主的,香港人只想经济,不想政治。港英政府的重要岗位,很少任用港人。回归以后,我们才真正体会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感觉!“香港的回归,还给了本港企业以公正竞争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8.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是地方党要驾驭经济工作的“启动钥匙”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市场经济意识。作为地方党委,更应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现代意识。一是要增强竞争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我们要强化竞争意识,为竞争创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二是要强化法制意识。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利益导向的经济,我们要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经济行为。三是要增强效益意识,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快节奏、高效益。四是增强广告意识。市场经济就是要敢于和…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路线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群众路线还有没有必要坚持 ?它还是不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党在新形势下为人民谋利益的方式有了变化,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立场和宗旨没有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一切为了群众的提法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其一,我们党选择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是使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国家电力公司第十三期纪检监察培训班部分学员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纪检监察及廉政建设体制的演变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香港特区廉政建设体制及其运作情况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惩腐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值得借鉴的。   香港廉政公署实施打击贪污运动到 2000年已迈进第 27个年头。香港的反贪污工作可追溯到 100多年前,而廉政公署的设立实为肃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廉政公署成立之前香港的肃贪工作   早在 1898年,荼毒社会的贪污问题,已备受关注。当年香港当局制定轻罪惩诫条例,将贿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