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寿平 《法学杂志》2007,28(6):114-117
随着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制度的确立,过失责任原则作为国际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过失作为国际责任的构成要件开始受到理论界的质疑.本文全面阐述了国际法上的过失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过失与国际责任的构成、责任性质与责任程度的关系,认为过失是国际责任的构成要件,直接影响国际责任的形式、性质和程度,只是由于现代国际法上的过失与行为违背国际义务在概念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没有必要将过失单列出来作为国际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试论空间环境损害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寿平 《现代法学》2007,29(1):102-106
空间环境损害是一种特殊的损害行为,其产生的国际责任属于国际赔偿责任,不以过失作为其责任构成要件。只要空间活动产生了空间碎片或放射性、化学性污染,就产生空间活动主体的国际责任。由于空间活动中空间环境损害行为主体、求偿主体、责任方式及责任的实现途径的特殊性,因此,空间环境损害的国际责任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曹丽 《中国律师》2012,(6):76-77
一、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介绍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语简称,ISO9000是阐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由于该标准  相似文献   

4.
黄瑶 《法学评论》2007,25(2):58-64
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国际违法责任规则,在责任的构成要素、行为的归责问题、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发生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国际组织与国家的责任范围并不相同,国际组织责任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有关国际组织责任某些问题上的法律空白,一般可以类比适用国家责任法中与国际组织职能有关的规则来处理。  相似文献   

5.
国际责任是现代国际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有关国际责任的实践,在近代国际法形成之前就已出现了。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国家空间活动的不断增多、国际环境问题和国际恐怖袭击活动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日益严峻,国际责任也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本文指出探讨国家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新发展,对于强化国际法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促使国际社会成员更加积极地履行国际义务,从而更好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各国对油污损害责任和赔偿责任的研究,促进各国法律和作法的统一,制订统一的国际规范,国际海事委员会92年9月20日至25日在意大利举办了“国际污染损害责任研讨会”和“海洋环境损害法律评定标准讨论会”。23个国家的海商法协会派代表参加了这两个会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法律对外关系部部长,以及国际油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会干事长、国际油轮所有  相似文献   

7.
邵莉莉 《当代法学》2023,(6):146-157
对跨越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生物安全损害的救济,现行国际法采取经营者损害赔偿责任为主、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损害补偿基金为补充的模式。在经营者损害赔偿责任模式中,存在因果关系难以认定、赔偿范围有限、责任承担方式不适应实际需求等困境。生物安全损害责任保险以经营者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为前提,同样面临经营者损害赔偿责任模式的困境。国际生物安全损害补偿基金可以弥补经营者赔偿不足的部分,也可以救济原因不明的生物安全损害,但其功能和作用也存在客观局限性。国际法上不法行为国家责任和不加禁止行为国家责任无法适用于国际生物安全事件损害。这些困境在客观上无法通过相关制度的自我完善予以克服,需要在国际法上构建具体的国际生物安全损害救济国家合作义务,明确相应的国家预防责任和补偿责任,与经营者损害赔偿责任、不法行为国家责任、不加禁止行为国家责任、生物安全损害责任保险、生物安全损害基金共同构成国际生物安全损害救济机制,各有侧重救济国际生物安全损害。我国要积极倡议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规则的不断完善,推动国际生物安全损害救济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重要主体,应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承担国际责任。这也是维护稳定和平的国际秩序的内在要求。继二读通过《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草案)》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已经开始研究起草了《国际组织的责任(草案)》。鉴于国家和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应地,两套草案有相似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为了处理将来可能发生的涉及中国的国际组织责任纠纷,我们应当重视对国际组织的责任规则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损害性后果责任,即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是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其产生发展贯穿了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的理念。本文通过法理学、国际法的相关原理和有关的案例,探讨了损害性后果责任制度所蕴含的公平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国际产品责任及其法律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产品责任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调整这种关系的产品责任法,在国际间也逐步发展起来。这种具有涉外因素的产品责任,被称为“国际产品责任”;调整国际产品责任的法律,被称为“国际产品责任法”。本文试就国际产品责任的概念、产品责任法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国际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原则等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保护责任机制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法规范。现行国际保护责任机制的建构与实施明显存在很多争议和不明确性。国际社会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实践表明西方国家主导着现行国际保护责任机制的创制和发展。然而,以西方人权价值观为主导的国际保护责任机制难以切实保护人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国际保护责任机制应能从根本上防范人道主义灾难的产生、解决现实的人道主义灾难,这就需要建构一种可以有效应对复杂情势的回应型保护责任机制。根据目前国际社会的结构与现状,回应型保护责任机制应以资助发展为主导,以合作、协商等政治方法为主要手段,从而帮助主权国家培养、提升保护其国内人民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家保护责任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河北法学》2007,25(4):79-82
国家保护责任理论认为国家与国际社会有向处在危险中的人民提供生命支持保护及援助的预防责任、做出反应责任以及重建责任.国家保护责任理论是对传统的主权、安全观的重新阐释.国家保护责任理论通过对安理会作用的扩张解释,赋予了国际社会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责任.国家保护责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应付日益复杂的国际危机,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损害责任的性质和法理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损害责任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国际法委员会编纂的重点,同时也是国际法学界讨论的热点,尤其在其性质和法理依据方面争议较大。在性质方面,作者强调损害责任是国际法律责任的一部分,其与传统的国家责任的规则和内容相辅相成,不应视其为“合法行为的责任”;在法理依据方面,认为现今流行的以“危险责任”或“无过错责任”或“结果责任”或“严格责任”作为国际损害责任的法理依据的观点,只是表现了损害责任某方面的特点,并未阐明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仍然是行为国违反国际义务,具体来讲是违背了权利不得滥用和预防原则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SA8000与ISO26000。尽管二者在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界定的核心主题、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间共同的价值理念的形成和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SA8000与ISO26000.尽管二者在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界定的核心主题、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间共同的价值理念的形成和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法活动造成域外损害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增大,开辟了人类活动的广阔领域。这些活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其潜在的危害性也日益摆在国际社会面前。对于有些合法活动所产生的域外损害性后果,需要有一种国际制度来调整和平衡行为国和受害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使之能够按照国际社会接受的方式进行。这种合法活动造成域外损害的国际责任(简称损害责任)制度,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损害责任与传统国家责任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两者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损害责任概念的形成,受到一般法律原则,特别是广泛存在各国国内法中的严格赔偿责任原则的深刻影响。严格赔偿责任原则,为损害责任提供了有力和方便的思想和法理基础。随着国家活动造成域外损害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类活动的关切日趋增长,对损害责任的研究和编纂努力正方兴未艾,另一方面,损害责任概念国际上历来存在着意见分歧和抵制情绪。制定一项关于损害责任的完整的国际制度,仍然面临众多的困难和障碍。损害责任能否最终确立其在一般国际法上的地位,还取决于国际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际编纂努力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承担监督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形成强大合力。"两个责任"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纪检组在公司党组的领导下,根据集团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体系的特点,积极构建覆盖全集团的"三横N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三横"即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法上的法律人格者(legal person),国际组织的国际责任源于其所为的国际法上的不法行为(delictum jure gentium)和损害,这些行为违反了它们承担的各种条约和国际法义务。由于国际组织的历史相对较短,建立国际组织责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尚在发展之中。然而作为国际层面的法律主体,国际组织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那力 《法商研究》2006,23(6):105-111
在国际环境损害问题上追究国家责任的不实际与不可行,使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私法化趋势。这一趋势在法律上(主要体现在国际条约中)已经存在多年,但是由于国际法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囿于传统的法律模式和思维方法,对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法律阐释和编纂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法委员会2003年的报告系统而明确地阐释了这一趋势。国际环境法起初主要处理跨界损害责任问题,现在已经在全球层面上采取了损害预防和风险预防的方法,更强调预防性环境规制,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损害责任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国际投资法上国家责任构成与判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东道国行使规制权的障碍和风险。国家责任不同于合同责任,国家责任除导致经济上的负担之外,还影响着东道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明确东道国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助于东道国正确行使投资规制权。东道国国家责任需要以《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为基本参照,同时结合国际投资法上国家责任的特殊性,从“可归因于国家”和“国际不法行为”两个构成要件入手进行分析。国家主体身份具有二重性,区分东道国的主权行为和合同行为是“可归因于国家”要件的关键问题。东道国是否存在“国际不法行为”则需结合公共利益的“价值位阶”和国际最低待遇标准进行讨论。区分东道国主权行为与合同行为,应逐步成为国际投资仲裁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当前,国际社会呈现国家“回归”的趋势,东道国国内法在判断国际最低待遇标准问题上应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