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运都 《人民调解》2011,(11):23-24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走访"社区服刑人员,真实把握他们的现实表现是一项重要且基本的工作。由于社区服刑人员是特殊群体,他们虽是罪犯却又在家中生产、生活,管理者不可能也难以时时刻刻把握其动向,只能通过"走访"尽可能"接近真相"。因此,"走访"在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君 《法律与生活》2016,(23):40-41
在监狱民警对服刑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个别服刑人员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狱内生活舒服些、特殊些.他们自认为改造经验丰富,软磨硬泡,对抗民警管理.与他们的“较量”,为民警日常工作增加了不少挑战. 画像 王杰,27岁,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曾有三次服刑经历.  相似文献   

3.
由于他们的犯罪,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骤然面临变故,部分服刑人员的家属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渝州监狱在监区内发起了“少抽一包烟,献上一份爱心”的捐助活动,并设立了渝州监狱服刑人员爱心基金,切实解决服刑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家庭遇到的特殊困难。这一举措在服刑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好评。2006年3月,重庆渝州监狱民警驱车前往距监狱几十公里外的服刑人员雷世勇的家中,走访看望了雷世勇身患宫颈癌的妻子,将民警及监区服刑人员的10120元爱心捐款送到陷于困境的雷世勇家人手中,并及时安排雷妻住院手…  相似文献   

4.
封立正 《法制与社会》2012,(34):201-202
在我国当前的监狱和看守所的管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牢头狱霸"恃强凌弱、横行霸道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监狱的正常管理秩序,对服刑改造人员的改造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造成他们的二次犯罪。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服刑人员得到改造,应该不断地加强监管秩序的法律法规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占云 《法律与生活》2014,(15):41-41
正《光明行》系列丛书中的《健康与养成》是服刑人员了解健康观念到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很适合实际改造的科普读物。阅读后,使我对什么是健康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解。人的躯体、心理、社会人际关系和精神上的良好状态是评判人是否健康的综合标准。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疗效是坚持。健康养成的关键在于养心。特别是我们服刑人员,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我  相似文献   

6.
武海波 《中国司法》2009,(4):107-107
一、民族地区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造手段不能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监狱押犯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以前很少注意到的宗教信徒身份的服刑人员数量也在上升。信教服刑人员在我国监狱押犯中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监狱押犯中占有很大数量,如目前甘肃省临夏监狱穆斯林押犯的比例占到全监押犯的61%,西藏拉萨监狱的藏传佛教押犯占全监押犯的65%。既然在监狱中存在信教服刑人员,在改造服刑人员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宗教。另外民族地区有自己特殊的民族风俗习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很难改变。而相当一部分干警很少注意民族、宗教因素,改造方法“一刀切”,民族、宗教知识知之甚少,无意中违背了民族习惯或宗教戒律,  相似文献   

7.
对服刑人员的情感注入和我们如何面对批判性自我反省时凸显出的自身阴暗面这两个问题是监狱改造所面临的无法逾越的鸿沟。对服刑人员的情感注入有利于感化服刑人员,批判性自我反省并接纳我们内心的阴暗面能激起积极向上的动力,产生宽容、理解和温暖。改造服刑人员,不是要去除和压抑他们身上的阴暗面,而是要接纳,并注入情感、理解和宽恕,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美好,并用这些情感和温暖去控制他们的行为,与内心的阴影抗争,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生活在与社会、亲人相对隔离环境中的服刑人员来说,每逢佳节,他们的思乡、思亲之情更加强烈,更加为自己的罪行感到悔恨,也更加希望通过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与亲人团聚。中秋前夕,山东省兖州市司法局采取提前介入、向前延伸、社会教育与狱内教育相结合,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过的原则,于8月31日会同市妇联组织了一辆特殊的亲情快车──50多位兖州籍服刑人员亲属乘坐这辆车前去济宁监狱进行“帮教送温暖”规劝活动。在活动中.司法局和市妇联领导介绍了本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安置帮教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服刑人员改造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会增加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和刑释后心理压力,影响其改造和再就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既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释放服刑人员心理压力,使其积极改造;又要认真分析服刑人员的犯罪动因和反社会行为,培养其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使其释放后能身心健康地融入社会,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工作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监禁场所分类、改造力量分类上进行创新,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这一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处于被监禁状态,使其未成年子女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酷的现实,表现出自卑,消极,敏感等心理特点。为了让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也能生活在爱和阳光下,需要对他们提供教育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少年群体,对他们的抚养、教育和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实地走访了浙江省常山县、开化县和平湖市。期间调查了500名服刑人员子女。分析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生存现状以及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完善立法保护制度、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社会关爱体系、调适监狱行刑政策和健全社会救助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服刑人员在大墙内不长的时间里连续获得两个名牌大学本科文凭,这在目前犯人改造生活中十分罕见。他自己也不曾想到人生会如此阴错阳差,会在监狱内寻找到这么一个契机,找到宽慰父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净非 《中国司法》2012,(12):76-79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显,刑事犯罪高发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各地监狱、看守所人满为患,超负荷羁押现象十分严重。随着非监禁刑的适用和假释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未来5年内社区服刑人员的数量将增长10倍,大量原本在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将在社会上以开放型的方式接受改造,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虽然与监狱中的犯人相比处于完全不同服刑模式,但又有别于社会普通人群,他们罪犯的身份不会因在社会上服刑而有所改变。因此,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成为了社会管理中一个数量庞大、身份特殊的人群,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也给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6月,我因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入狱后,面对高墙、电网、铁门、持枪的武警,我知道了监狱的威严,也明白了它会囚禁自己不再回头的年华和人生最宝贵的自由。服刑人员的不良情绪、恐惧、失落、焦虑、烦恼、忧郁、愤怒等在我身上时有发生。想着自己漫长的刑期,感觉度日如年。改造过程中,我每天低头劳动,不和其他服刑人员聊天、沟通、交流,见到警官就远远地躲开,在孤独中过着改造生活的每一天。2012年6月,《光明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系列丛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十分重视对犯人的思想教育。新中国监狱成功地改造了第一代服刑人员。我国《监狱法》不仅在服刑人员能否改造这一命题上反映了服刑人员能够改造的观点,而且明确改造服刑人员是监默的基本职能,监狱工作应以改造服刑人员为宗旨。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既是法制社会的常态性执法。也是秩序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在改造服刑人员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服刑人员李长存入监两个月,因生活琐事辱骂其他服刑人员受到相应惩处.事后,他情绪低落,不服管教.民警多次与他谈话,效果都不明显. 在对李长存的改造工作中,我想,他情绪如此低落,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冲突背后必定还有其他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巨大变化,作为社会负面的犯罪问题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其中青少年犯罪尤为值得关注!纵观当代青少年罪犯,他们在年龄上有个共同点——"90后"。由于"90后"罪犯年龄上的特点,其家庭因素在其误入犯罪歧途及改造中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组分析"90后"服刑人员家庭特点,希望利用家庭资源对"90后"服刑人员的改造发挥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高墙里的服刑人员形形色色,有人痛改前非、洗心革面,也有少数服刑人员顽固到底,混刑度日,不思悔改。王鹏,33岁,辽宁省营口监狱第十监区管教科科长。结合工作实际,钻研罪犯心理学,他积累了丰富的个别教育经验,成功帮教转化多名顽危罪犯和装病逃避改造的服刑人员,使他们走上了积极改造的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走访服刑人员的家庭,调查其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发现多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承受的社会压力大。这样的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入际交流范围以及应对环境的方式,独立意识强、希望自己尽快成长、渴望亲情是他们应对压力的共同点,但也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女性趋向压抑内化,而近半数男性趋向于采用诸如打架、说谎等具有攻击性的应对方式。同时对他们的教育、干预措施堪忧。这样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