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形成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这一思潮在战后50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曾一度被边缘化.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里根相继上台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兴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经济危机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开启的农业新自由主义强调商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通过双边与多边机制诱使发展中国家开展市场化、私有化改革,取消政府干预和价格管制,为美国跨国粮商的发展壮大提供机会。在美国政府和跨国粮商的作用下,世界上逐步形成粮食市场垄断,并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食物帝国体系。受农业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停滞不前,愈益依赖进口,饥饿人口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为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美国主导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全球粮食治理体系不可能解决饥荒和粮食危机,相反,美国垄断资本对粮食的控制加剧了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3.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新自由主义”思潮风行于世界已经20多年,成为世界主流意识形态,也是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国内政策和国际战略的指导思想。“美国因素”则在世界上无所不在。从苏东剧变到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霸权一改此前的颓势,经济军事力量大增,政治上也日趋保守,并开始在全球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本期下面两篇文章分析了美国政治的日益保守倾向和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刻危机倾向,这对于我们认识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的真实面貌将有所帮助,并使我们看清危机和战争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本性。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以私有化、自由化、商品化为旗帜的"新自由主义",加上金融化,形成新的金融资本主义,并造成了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但经济全球化毕竟符合时代潮流,经过曲折之后会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首先把国内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战后时期,瑞典的经济政治模式一直被人们称赞:这一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优越的社会福利以及性别平等,瑞典成为世界上最平等和最富裕的社会之一。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一模式崩溃了。和其他国家一样,瑞典引入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以保持价格稳定和低通货膨胀率为首要政策目标,放弃了充分就业政策。自那以后,瑞典总的来说是在进行市场导向的重组。  相似文献   

7.
委内瑞拉正转向社会主义--查韦斯在世界社会论坛的演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2005年4月2日发表了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在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上的演讲。作为拉美地区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代表性人物,查韦斯在演说中严厉抨击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拉美各国的奴役和剥削,阐明了委内瑞拉在新自由主义、美帝国主义方面所施行的各种改革举措及其取得的成就,并首次指出:委内瑞拉将转向社会主义,并努力推进拉美反新自由主义国家的联合。该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来自巴西、拉美、加勒比国家的人们,来自北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人们,你们都怀着“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发展型政策的长期推行,韩国积累了大量需要应对的老问题,新自由主义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选择,但以此为指导的改革显然超出了应对问题的范畴,最终导致韩国发展型国家趋向解体。韩国经验表明,发展型国家的转型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发展型国家本身的政治经济议题,对这类体制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及其后果取决于发展的"外部性"、政治体制转型、国家能力的变化、危机事件的诊断及其应对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阴谋世界银行从一开始就存在结构性问题。最初它只能贷出美元和其他外汇,而不是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国内货币。当时在世界许多前殖民地地区首先需要的是土地改革,但世界银行声称它无权要求那些国家政府这样做,它认为这是侵犯国家内政。到了世界银行终于开始坚持贷款国政府须改变国内政策以达到贷款要求时,它的经济哲学又要求贷款接受国执行依赖美国的经济政策,而不是要求债务国改进政策以更为自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者明显没有从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紧缩政策的失败中吸取任何教训。由此可以得出另一个结…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53卷发表了阿什利·拉韦勒题为《社会民主党与新自由主义:澳大利亚工党的个案研究》的文章,认为澳大利亚工党从提倡社会改良和政府干预转向新自由主义,主要不是受意识形态、全球化和选举因素的影响,而是因为工党的再分配政策所需资金有赖于快速的经济增长,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不景气动摇了工党实施其纲领的经济基础。作者同时认为对澳大利亚工党的个案研究的结论也能解释其他社会民主党转向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根本原因。这表明改良主义的社民党已经在当前世界经济大形势下处于深层危机之中。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29日,法国公投否决了欧盟宪法,法国人这样做是对新自由主义和美国霸权说“不”。欧盟宪法是新自由主义性质的,它推动劳工从东欧穷国向西欧自由流动,这有利于大资本降低劳动成本。而法国传统上是具有鲜明的政府保护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如公民福利较多)色彩的国家,欧盟宪法被大多数法国人看出是在走向无任何束缚的新自由主义放任市场政策,因此大多数法国人对它投了否决票。这是新自由主义在欧美迄今受到的最大最公开的打击。欧盟宪法被法国否决也是因为法国要对美国霸权说“不”。法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欧洲追求独立和自主运动的中…  相似文献   

13.
新自由主义市场规制理论是新自由主义在市场领域的具体化。它以秩序多元、国家失败理论为基础,主张市场规制扁平化、政府在规制中边缘化、强社会弱国家,把社会等非国家因素当作市场规制的核心要素。我们认为,新自由主义市场规制理论并不科学,比如其对国家权威的漠视就缺乏理性。市场规制的去国家化立场和社会化追求有可能导致规制的失败,而社会化规制只是一种新的国家工具而已。我们应该"回归国家",主张重新"发现国家",重视国家在市场规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同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30年世界政治的变迁,从新自由主义及其政策取向在主要发达国家独领风骚、社会主义国家反思自身发展模式开始,经过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震荡,到各国重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重新审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告一个段落,世界政治走完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冷战结构的彻底破除、新自由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结束,全球性联系在向各国社会纵深发展,在促进世界政治向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政治同一性的增强。民主化潮流仍在前进,同一性与多样化并存,是当今世界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秋季号发表了詹姆斯·克罗蒂(JamesCrotty)题为《新自由主义时代破坏性的市场竞争和急功近利的融资环境对非金融企业的影响》的文章,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造成的破坏性市场竞争和追求短期利益的金融部门力量的扩张,使非金融部门如制造业的创新活动由于缺乏稳定的金融保障和预期而受到破坏,因此新自由主义对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很大的破坏性作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我赞同熊彼特和钱德勒的观点,即在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型非金融企业是资本投资、技术更新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者。然而…  相似文献   

16.
洛仁 《工会博览》2004,(21):38-40
前不久,欧洲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欧工联)举行第十次代表大会,突出强调欧洲社会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欧洲社会模式提出的背景、实质和主要内容以及工会在其中的作用,作一些简要介绍。 欧洲社会模式的实质和主要内容 随着新自由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广泛推行,社会领域产生了许多突出问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制度体系的弊端,倒逼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其施政理念和方针,以注重发挥政府的市场调控功能、社会福利功能和秩序保障功能的"莱茵资本主义"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在金融政策、劳动和社会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地区一体化政策上出现了新的变化。此种改革虽未摆脱新自由主义的运行逻辑,但不失为观察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发展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美国普卢托出版社再版了迈克尔·赫德森的著作《全球分裂》,赫德森为新版著作写了新的长篇序言。在序言中,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前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努力的大逆转,它的实质是:美国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权在全球以金融手段摧毁第三世界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并以金融手段接管这些国家,从而在全球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食利者经济。作者指出,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盛行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政治经济生活中已取得前所未有的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固有的特征是食利性、投机性和腐朽性,因此它大力推动的金融自由化不是为了促进真正的创新或发展,它的兴趣不在于创造新财富,而是以金融自由化的名义接收第三世界己有的人民的财富如资源、不动产或者夺取水、电、交通等公共服务业的垄断权,以牟取暴利。作者还指出,苏联主要是被西方的金融手段瓦解的,而普京政府在俄罗斯反新自由主义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国家重新控制资源和垄断租金,就是看清了新自由主义金融投机的本质,这打中了新自由主义的要害。作者还提出了九条切实可行的超越新自由主义的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世界左转?     
出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已不再轻易预言资本主义的终结。当前的经济危机,加大了资本主义变革的迫切性。而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两种理论和政策博弈的阶段性结果,新自由主义模式对世界的吸引力无疑将大大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与长期资本积累的社会积累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主导全球经济已有1/4个多世纪了,它也给美国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繁荣。那么,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将给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吗?下面两篇文章结合社会积累结构理论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认为:新自由主义放弃“二战”后的调节措施,向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回归所带来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将造成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卫·M.科茨指出,资本主义远没有转变成一个所谓的可以自我调节的理性文明的实体。只有在新自由主义再持续相当长时间,在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进一步加重,从而引起新的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世界战争爆发以后,资本主义才会进入调节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