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雪峰 《世纪桥》2009,(18):11-11,16
以荆江分洪为基础建造成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是一项牵系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系统工程。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胸怀征服自然,战胜洪水,造福人民的雄心壮志,认真仔细地规划治理三峡工程的蓝图,为三峡工程大规模兴建作了充分准备。如今。“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张雪峰 《世纪桥》2009,(17):11-11,16
以荆江分洪为基础建造成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是一项牵系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系统工程。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胸怀征服自然,战胜洪水,造福人民的雄心壮志,认真仔细地规划治理三峡工程的蓝图。为三峡工程大规模兴建作了充分准备。如今,“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田姝 《红岩春秋》2022,(6):14-19
<正>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即发展的首要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辩证统一,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于使人民总体受益等。以三峡工程为视角,阐述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实践与运用,能够充分展示邓小平发展思想在新世纪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指南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钟情长江,尤其喜欢到长江中搏击风浪,体验征服自然的豪情壮志。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惨景更激发了他改造长江的决心。  1953年2月,毛泽东建国后第一次视察湖北时,就特地安排相当长的时间,在“长江舰”上,同水利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就长江防洪问题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首次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治理长江水患的初步设想:“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建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处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  在毛泽东视察长江的次年,即1954年夏天,长江发生了全流域特大…  相似文献   

5.
最近,三峡工程成功蓄水发电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对周恩来说:三峡的问题你来管,一年抓四次。  相似文献   

6.
秦九凤 《湘潮》2006,(4):4-5
2003年6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大坝蓄水达到了海拔135米,并随之通航、发电。这一惊世壮举不仅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也必将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在这一宏图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三峡工程科学选址的往事。那是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工作会议期间,亲自委托周恩来抓三峡工程。当时,毛泽东伸出4根手指笑着对周恩来说:“恩来,你来抓三峡工程,一年抓4次。”受命抓三峡工程的周恩来很谨慎,因为他知道,三峡工程关系着国计民生,如果考虑不周或一着不慎,都会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严重的国际影响。他…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施工准备工区壮观激烈的场面,不能不令人想起中国共产党三代领袖决策大三峡的一幕幕情景.  相似文献   

8.
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中,国家高度重视库区移民问题,将移民的安稳致富作为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三峡库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支持工程建设的同时,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广大移民的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三峡工程及其库区移民迁建的实  相似文献   

9.
梅雪 《党史纵览》2002,(4):7-11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她甘甜的乳汁,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同时,也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根治长江水患,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1918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以敏锐的目光首次提出开发长江三峡水利资源的创见,他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在宜昌以上“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  相似文献   

10.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绝对优势的票数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决议。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三峡工程作出庄重讨论,充分体现了亿万人民要求尽快建设三峡工程的强烈意愿,它充分体现了三峡工程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完满统一。但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其中论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我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我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这个规模浩大的工程,列我国四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之首,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10,(6)
<正>季昌化: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曾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参与主持了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60年来治理长江的最大成就是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1,(1):27-30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最早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L、._i%:j。。r、。。、~。___三峡工程建设掠影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中,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政治领导才能。 一、参与谈判,组织领导战动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敦促下,国民党开始认真对待国共合作这一重大问题。 邓小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1937年8月,邓小平随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所率的中共代表团应国民政府之邀赴南京参加军政部谈话会,并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与烟     
吸烟是邓小平的一大嗜好。邓小平的吸烟历史,由来已久,但到底是从何时开始抽烟的,迄今尚不可考。他的烟龄之长、烟瘾之大,可谓举世闻名。在很多关于邓小平的录像、照片或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手中夹着一根烟的镜头。有关他嗜烟、找烟、抽烟、禁烟、谈烟、点烟、戒烟的轶事,颇多传闻。但是,在他长达几十年的抽烟历史中,确实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本文就采撷其中的一些花絮,从中我们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4,(6)
<正>1977年冬,关闭了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面向莘莘学子敞开。恢复高考,成了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是1977年7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他于千头万绪中抓住恢复高考这一关键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恢复高考的决策,是1977年8月6日邓小平在主持科学和教育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与聂荣臻这两个伟大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近80年的光辉历程紧紧相连。两人同为四川老乡,都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后来同成为毛泽东麾下得力的左右臂膀,巧合的是两人都活到93高龄。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忘我奋斗的70余年中,他们患难与共,互相支持,相互崇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聂荣臻直到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9.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与大陆分离是国家的不幸、民族的耻辱,香港回归祖国,是海内外炎黄子孙150多年的强烈愿望.邓小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出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香港回归,并精心指导,使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的成功.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将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的领导人中,象周恩来与邓小平之间那种既引人注目、又耐人寻味的亲密友谊,是不多见的。本文拟撷取其相互交往中的几个片断作些反映与探讨。勤工俭学获教益“油印博士”深情话“兄长”20世纪20年代初,在一批批留学欧美的进步青年中,有两个人在后来的中国政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同样获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尊敬。他们就是于1920年10月到达法国、时年16岁的邓小平和1921年2月来到法国、时年23岁的周恩来。邓小平在法国除了体力劳动外,参与的社会工作主要是编辑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机关刊物《赤光》杂志。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