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泥凼镇的老寨村石漠化严重,属国家级一类贫困村。盘旋在山间的通村通组公路,是村民"一炮一炮炸出来的"。当地的土壤是"三跑土"——跑水、跑土、跑肥。多年来,村民们在仅有的耕地和山上的石头缝里栽种玉  相似文献   

2.
《党史博采》2008,(2):I0004-I0004
南岗西村共有410户,1600口人,除了220亩耕地外,到处是荒芜的石灰岩丘岗,地不肥,没水浇,为养家糊口,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卖苦力挣钱。贫穷束缚着干部群众的手脚,更让他们期盼一位能人来导航南岗西这个生锈的船舶。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资源不仅包括耕地、气候、水供给等条件,还包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农业资源的多少,是相对于农产品消费而言的,我国虽约有15亿亩耕地,但拥有12亿多人口,至少从耕地资源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到“九五”期末,我们能否生产出5亿吨粮食,满足那时13亿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状况好仁苏木,地处洮儿河畔,白阿铁路东侧。全苏木有十六个嘎查,四十三个自然屯,二千五百二十一户人家,一万七千三百八十八口人,其中蒙古族一万五千七百七十一口,占总人口的90.7%。全苏木土地面积为二千平方公里,有草场一百五十万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场一百万亩,育林面积六十四万亩。好仁苏木,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北纬47°,无霜期90——100天左右,是个多山的地区。四十三个自然屯都分布在纵横交错的山沟里面。这里有山,有树,有草,有水,每个嘎查都是两山夹一沟,沟沟有地,有草,有水,是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全苏木有耕地五万七千亩,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我国农业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水、肥、种子以及土地、劳动力的利用都存在这个问题。我国是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而目前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不到10%.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一些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达到70%至80%。有些发达国...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怎么办?要紧的有两条:一是保护耕地,二是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效率。在保护耕地和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效率方面,我们已做了一些工作。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在土地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严  相似文献   

7.
方进东  郝金生  肖秀峰 《实践》2013,(11):33-33
卓资县有耕地63万亩。从2003年起,县委县政府逐步实行了以现代农业为基本框架的综合配套改革。经过10年不懈努力,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增加到105个,从业人员2.6万人;各现代农业区滴灌、渗灌、智能温室、塑料大棚、“空中气肥”、无土栽培、水培等技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5,(12)
<正>保护黑土耕地资源是我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试验的基础,涉及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我省黑土耕地资源使用中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级多层面完善的综合治理,加强黑土耕地资源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保护黑土耕地资源的重要性黑土耕地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一种肥力高、性状好的土壤。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省黑土耕地面积在全国占比最高,自古就有"谷物仓库"之称。然而随着多年大规模的开垦与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08,(11):35-35
新城镇中沟村有6个村民小组、292户、1044人、耕地3797亩。现有党员51名、入党积极分子16名。近年来,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基础设施完善,道路通畅,水、电入户率100%,有线电视、电话线贯通全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农村土地整理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一项措施.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可以对农村的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土地的有效利用面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今年以来全球性粮价上涨,为我国耕地保护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我们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手中有粮,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中央财经委员会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第一,深刻认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这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7,(10):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土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仅耕地就有近1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18,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而我区土地资源的基础条件却不够理想,尤其是耕地,有灌溉水源保证的仅占20%。因此急需通过土地整理来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耕地保护制度是耕地保护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耕地概念和耕地保护内涵的科学界定则是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的基础。梳理建国以来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不难发现现行制度存在耕地概念不完整、主体利益不协调、法律和经济实施手段不完善以及质量和生产自然条件保护不足等问题,而尊重市场经济原则,运用经济手段、走法制化道路将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中学习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我们学农的,都知道水、肥对庄稼生长的重要性。但什么时候应当浇水,什么时候应当上肥,实际上升不太清楚,这次在东南沟搞实习,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对水与肥的辩证关系,才一步一步认识清楚了。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4)
<正>在乌拉特中旗前山灌区,放眼农业综合开发改造后的项目区,耕地平整一望无垠,田间道路纵横交错,灌排渠系笔直畅通,农田林网郁郁葱葱,曾经的盐碱地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从2008年起,乌拉特中旗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生金地和藏粮地,中低产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园林式农田,展示了农业开发建设的丰硕成果,真正做到了开发一片惠及一方。乌拉特中旗前山灌区是粮食主产区,由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土地抛荒撂荒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碎化、陡坡化、老龄化、空心化。解决土地抛荒撂荒问题亟需从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展土地整治建设、引进农业生产主体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来破解。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严守耕地红线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贵州作为典型的无平原支撑、土地细碎化严重、耕地总量少、耕地质量低的省份,耕地保护更是面临着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不过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狭小的农产品销售空间是农民耕地抛荒的根本原因。而“减少农民,增加市民”则是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整治:助推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海洋 《求是》2012,(7):51-53
农村土地整治是根据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修复受损生态的土地利用活动,是提高农村土地产出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有一幅关于地球未来的漫画:在人类无节制的损耗、肆意的破坏下,昔日美丽的星球绿色尽失,偌大的地球黄沙漫漫,生命之水仅剩下一滴——那便是人类的眼泪。其实,这绝非危言耸听。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环境和资源形势便令人堪忧。耕地、水、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不足世界总量的15%、12%、17%和5%,比美国、印度、日本、印尼和俄罗斯等世界人口大国占有量低1—20个百分点。由于受技术、资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