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初选中,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Baraek Obama)以2128张党代表票击败了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虽然正式宣布提名的民主党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但是奥巴马实际上已经获得了民主党初选的胜利,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主要党派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成为了一匹真正的政治“黑”马。奥巴马的获胜,出乎之前很多专家学者的预料。本文将从奥巴马的经历人手,考察他赢得初选的原因、总结其主要竞选纲领。  相似文献   

2.
李辉 《国际资料信息》2006,(4):22-23,26
今年2月4日,泰国爆发14年来规模最大的反政府集会,约6万民众在曼谷示威,抗议总理他信以权谋私并要求其辞职.随后反对派又多次举行大规模集会.为缓解危机,他信2月24日解散国会,宣布于4月2日重新大选.但由于民主党等三大反对党抵制,4月2日的选举并未解决问题.迫于压力,他信4月4日宣布将不再担任新一届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3日,泰国举行近四年来的首次大选。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为泰党赢得议会下议院500个议席中的265席和一党组阁权,而反他信的第二大党民主党仅获得159席,沦为在野党。7月19日,泰国选举委员会正式确认为泰党总理候选人英拉·西那瓦(YingluckShinawatra)的议员资格。8月5日,议会下议院选举英拉为总理。经过议会批准和泰王御准,英拉领导的六党联合政府8月10日正式宣誓就职,英拉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相似文献   

4.
孔建勋 《东南亚》2010,(2):8-14
本文从阶层分析的角度,利用泰国公众价值观调查(WVS)数据,通过统计建模来分析当前泰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产阶层)的政治表达和政党倾向,并与劳工(农民)阶层进行比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政治表达方面的社会分层状况,即中产阶层比其他阶层更热衷于参与政治;在党派倾向方面,自我认同的社会中上层明显偏向于民主党,但客观的中产阶层在民主党和他信派政党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别;研究还发现选民的党派倾向尤其强烈,缺乏妥协和包容的民主素养,泰国的政党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14日开始,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在曼谷掀起十多万人的大规模示威,用“洒血总理府、民主党总部和总理官邸”、车队游街等方式逼迫政府下台。泰国政府全力应对,双方均不愿做实质性让步,政局再度陷入难解危机。  相似文献   

6.
1905年,俄国历史上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成立,其政党领袖米留可夫试图引导俄国走上他所倾心的君主立宪制道路。在与沙皇政府和列宁等人的论战中,米留可夫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代表,即将经典的传统自由主义应用到俄国的理想实践中,结合俄国文化土壤中所特有的东西,通过不流血的和非暴力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刘江永 《亚非纵横》2009,(5):1-4,46
2009年8月31日,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揭晓,民主党以绝对优势获得大胜。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顺利当选日本首相。这次选举实现了以日本两大政党为主体的政权轮替,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大背景看,这次日本民主党上台与美国民主党上台有相似之处。这次大选不仅对日本国内政治和外交,而且对日美、中日关系等,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理查德·约瑟夫·德宾(Richard Joseph Durbin),从2004年以来一直担任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党鞭.党鞭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其所在政党的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并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让党内成员按照该党的官方政策进行投票,同时确保在有重要投票活动时党内代表皆能参加.党鞭位列该党党首后的第二把交椅.目前美国参议院一共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54席;民主党占据44席;独立派议员占2席,且与民主党组成党团统一行动.由此,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势力对比是54:46.2011年以来的6年中,共和党一直控制着众院;2015年又控制了参院,成功缚住民主党议员的手脚,导致总统奥巴马的立法抱负多难实现.目前,美国国会换届选举正与总统大选同时进行,民主党将有机会扳回一城.选举中党鞭的作用极其重要,德宾与党首一起率领民主党迎战共和党.  相似文献   

9.
●4日,印度尼西亚全国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9月20日举行的印尼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的结果,民主党候选人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以较大优势领先现任总统、民主斗争党候选人梅加瓦蒂,当选印尼自1945年独立以来的第六任总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日就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当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致电祝贺。●6日,泰国总理他信在首都曼谷宣布改组内阁,包括国防部长、农业部长等在内的15个内阁职位人选被调整,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当天下午批准了内阁改组名单,新一届内阁成员即日宣誓就职。这是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自2001年上台执政以来第十次…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韩国总统金大中突然宣布辞去民主党总裁一职,此举既有他自己所宣称的“为了专心致力于国家大事”的原因,更是他在执政党、在野党内外夹击而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所做的无可奈何的选择。金大中的被迫辞职,不仅加速了民主党的分裂,导致了韩国政局的进一步混乱和前景不透明,而且给在野党造成了压力,进一步激化了韩国国会内部的朝野斗争,使“看守政府”提前到来,同时使金大中本人所倡导的对北包容政策也受到沉重打击,进而对南北关系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泰国政治格局转型中的利益冲突与城乡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年初以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在泰国政治格局转型过程中,“反他信”派与“挺他信”派之争的实质在于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前者是以军人、官僚、地方政客、城市中产阶级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求重建“多党并立”格局;而后者则是以新兴产业集团与农村贫困民众为核心的政治联合,要求固守“一党优势”格局。长期以来泰国的发展失衡是引起城乡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构建各派政治力量都能接受的平衡利益格局,已成为化解此次政治危机,进一步完善泰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泰国前总理他信治国政策解读泰国政治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泰国政局风波不断,3年内已先后更换了5位总理:从他信到素拉育,从沙玛到颂猜,直到现任总理阿披实.从2006年"9·19"政变到2008年民盟黄衫军集会围攻机场,再到2009年4月反独联红衫军冲进东亚领导人会议会场,泰国频频成为热点和焦点.泰国的街头政治,红衫军与黄衫军的争斗实质是"挺他信"派与"倒他信"派之争."倒他信"派的黄衫军主要由城市中产阶级、官僚集团、地方政客为核心组成,"挺他信"派的红衫军则以新兴产业集团与农村基层民众为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11日,日本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突然宣布辞去民主党代表职务。小泽辞职除受首席秘书卷入政治献金案外,避免党内混乱、增强党内凝聚力、争取大选获胜、实现政权更迭是其辞职的根本原因。无论小泽如何沉浮,总是日本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其进退不仅是个人的政治得失,也是决定日本未来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小泽的辞职使风雨飘摇的日本政坛风浪再起,从民众对小泽的辞职评价并不积极这一点来看,小泽的辞职能否改善选民对民主党的印象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第22届参议院选举中,执政不足一年的民主党惨败,日本政坛再度形成执政党与在野党分别在众参两院占据多数的"拧劲国会";在此背景下即将举行的民主党代表选举被视为危机选举。以上因素使日本政局及中日关系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也给两大政党化中的日本政党政治带来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日本民主党执政与美日同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权更迭是亚洲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最新迹象。民主党在竞选中获胜表明了寻求"更加平等"的日美关系获得了国内民众的认可,这是民主党制定对美政策的国内背景。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实力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日美关系上必然要有所反映,民主党执政则在客观上为日美同盟变化提供了可能。民主党追求自主性的基本方式是构建东亚共同体和更多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这预示着:与自民党相比,民主党将更多地以亚洲身份和在多边框架下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而非对美国的一味盲从。民主党对"自主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同盟弱化,相反,在解决朝鲜核问题、防核扩散、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日美有可能继续加强协调以维持对两国都必不可少的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16.
鸠山由纪夫作为首届民主党政权的首相闪亮登场,然而由于执政经验不足、"超速"调整对美政策、无法兑现政治承诺及深陷"政治献金"丑闻等原因,其政权中途夭折,但鸠山"开路先锋"的作用不可低估,可称为民主党政权的奠基人。菅直人临危受命,一举扭转民主党的不利局面,内阁支持率和政党支持率均迅速回升。菅直人将以建立强有力的经济、财政、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三大内政课题,以日美、日中、日韩关系作为三大外交主线。但由于民主党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菅直人政权的执政前景不容乐观,但尚不能威胁到民主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甘峰 《东北亚论坛》2004,13(5):28-33
"政党不信"与民主党突起,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形成了民主党与自民党对峙的两大政党格局。然而,从众议院选举以及政党的分化过程来看,民主党实现政权交替的条件尚未成熟。其一,民主党的选举纲领,与英国政党比较,基本沿用了传统的"选举后模式",还未能向"政策选择可能性"的政权纲领转换;其二,由于在野党分崩离析与整合困境,民主党尚未形成强大的政权交替的推动力量;其三,在以小选举区制为中心的选举制度下,自民党"一党超强"地位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民主党 8月 1 4— 1 7日在洛杉矶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推选现任副总统阿尔·戈尔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在会上提名现任参议员、美籍犹太人约瑟夫·利伯曼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 ,并发表了民主党的竞选纲领。戈尔将于 1 1月 7日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一决高低。出生名门戈尔 1 94 8年 3月 31日生于首都华盛顿特区一官宦世家 ,比姐姐南希整整小 1 0岁。他的父母对他的到来意外惊喜 ,并在《田纳西报》上登了一则“告知天下”的启事。在多数人的眼中 ,这个 4口之家有着完美的角色分工 :南希爱开玩笑 ,有着迷人的魅力和叛逆的性格。小戈尔…  相似文献   

19.
"去小泽化"是菅直人借助鸠山内阁时期的"非主流派"前原集团、野田集团,以鸠山的引咎辞职为契机,利用小泽一郎政治献金丑闻,在民主党党内掀起对小泽"金钱政治"的强力批判,通过消除小泽一郎的政治影响力、将党内最大的派阀小泽集团边缘化,实现民主党"权力结构的一元化".这不仅仅是民主党党内长期存在的"小泽过敏症"的综合反应,也是民主党党内"非主流派"要求权力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是"去小泽化"造成的党内裂变,不仅加大了民主党政权运营的难度,也加速民主党党内的政治势力重组.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17日,希腊议会选举重新举行,新民主党再次荣登榜首,且得票率较前一次选举有所增加,得以与另外两个政党组成联合政府。新民主党领袖安东尼斯·萨马拉斯(Antonis Samaras)出任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