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章波 《西亚非洲》2000,(6):31-35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威胁、美国的拉拢和对援助的需求使土耳其向美国接近。在对抗苏联这一共同目标下,土耳其和美国最终在1952年结成战略同盟关系。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土美关系中的矛盾日益显现,1975~1978年美国对土耳其实行武器禁运是两国关系的最低点。解除武器禁运后,土美关系趋于缓和,但土耳其更加注意维护本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决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土耳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但近年来伴随着以叙利亚问题为焦点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度调整,土耳其和美国的关系也阶段性地发生了剧烈震荡与调整。美土关系的恶化是叙北库尔德问题凸显、土耳其"7·15"未遂政变冲击、美土间价值观裂痕加剧、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型与美国中东政策对冲以及周边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的多重结果。但由于北约、投资需求等因素的存在,美土关系并未走向破裂,并在2018年10月后逐步进入了稳健调整的"新常态"。其具体表现为美国对土耳其的矛盾性认知、土耳其对美国日益强烈的离心倾向以及美土间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爆发与两国关系的周期性震荡。  相似文献   

3.
章波 《西亚非洲》2003,(4):12-16
土耳其长期被美国视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盟国之一。美国要求土耳其允许美军通过其领土开辟伊拉克战争北方战线 ,但由于民众反战、对战争后果的担心等因素 ,土耳其没有答应美国的要求。美国还强烈反对土耳其向伊拉克北部派军队 ,担心土军与伊拉克库尔德人发生冲突。土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而出现一些裂痕。随着战争后期萨达姆政权的溃败成为大势所趋 ,为了从美国取得援助和能够参加伊拉克战后重建 ,土耳其同意为美军开放领空 ,提供“空中走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土耳其 ,提出新的援助承诺并答应土耳其参加伊拉克战后重建 ,土耳其遂同意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持 ,土美关系的裂痕得到修补。土美互有所求 ,有 5 0多年历史的土美战略同盟关系不会因一些裂痕和分歧而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前后土耳其与美国、欧盟关系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波 《西亚非洲》2006,7(1):53-58
土美关系与土欧关系是土耳其对外关系中两根最重要的支柱。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建立在双方互利基础上的土美关系发展相对稳定,且是推动以加入欧盟为土耳其现阶段首要目标的土欧关系的重要促进因素。伊拉克战争中土美关系出现隔阂,导致土美关系和土欧关系内在的相互促进关系被打破。战后,土耳其努力修补与美国关系的裂痕,力图在美欧关系调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土美关系与土欧关系的相互促进来加快其加入欧盟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略论布什政府对土耳其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11事件后,布仲政府对土耳其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对盟国土耳其倍加重视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大力支持土耳其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大力帮助土耳其渡过金融风波;支持土耳其争夺里海油气输送管道;帮助土耳其扩大在中东、中亚的影响;通过反恐怖活动巩固美土同盟关系。布什政府对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多种因素所使然,其中包括历史原因、土耳其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以及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布什政府对土耳其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密切了美土关系,对美国称霸全球战略提供了支持,同时亦有利于土耳其进一步适应全球化,对中东、中亚的局势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双方外交冲突接连不断,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安全关系严重恶化。从短期来看,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中东战略,用现实主义处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重视以色列和海湾国家的作用,使土耳其在美国的中东联盟体系中被边缘化,是美土关系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就长期而言,在埃尔多安总统和正发党领导下,土耳其国家身份的"去西方化"、外交独立性凸显及加速向俄罗斯靠拢,是美土关系疏远的深层因素。美国和土耳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使双方在库尔德人问题、巴以冲突、伊核问题等中东地缘政治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加速了双方关系的恶化进程。受制于双方国内政治,美土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但双方仍有广泛的合作基础,美土彻底决裂的可能性不大,土耳其将继续在美、俄之间寻求外交平衡。  相似文献   

7.
联盟是美国二战后维持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外交工具。在其诸多盟友中,土耳其极为特殊,在两国正式的盟友关系背后是脆弱多变、充满矛盾冲突、似乎随时崩裂而又难以割舍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在美国的传统盟友当中罕见,与美国中东战略伙伴相比也显得与众不同,因此研究美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模糊盟友”概念构建的综合分析框架既突出地缘战略、全球化、地区力量分化重组等结构性因素对美土关系的制约,也强调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战略和政策选择在美土盟友关系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在结构性因素与过程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土关系从传统盟友向“模糊盟友”转变,产生的后果广泛而深远,不仅重塑美国和土耳其的地区战略,影响到地区安全秩序,也为美国的联盟体系带来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汪波 《国际观察》2005,9(3):60-65
美伊战争后,土耳其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有了显著发展,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也确定了明确的谈判日程。土欧关系明显改善和美伊战争后的国际局势变化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密切联系。美伊战争后国际环境的改变,使土耳其进一步丧失了原有的地缘战略优势。土美关系的疏离,也迫使土耳其不得不加快融入欧洲的进程。而欧盟则不满于美国在全球反恐战略中一国独大的领导地位和过分采用暴力手段的做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元文化相互协调的安全观念设想。为此,欧盟也急于通过成功接纳和重新塑造土耳其,来证明它提出的建立自由主义多元文化安全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从伊拉克北部频繁越过土伊边境,在土耳其发动恐怖袭击.10月17日,土耳其议会授权政府派军队越境打击库工党.美国一直阻止土耳其采取大规模越境军事行动.11月初,美国开始给土耳其提供关于库工党的情报.布什认为,库工党是美、土、伊三国共同的敌人.2007年12月~2008年2月,土耳其战机多次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工党目标.美国要求土耳其考虑以非军事方式解决库工党问题.美国试图在维持伊拉克稳定、保护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和帮助土耳其解决库工党问题等方面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出于防止出现地区主导性大国挑战美在中东的核心利益,主张以遏制、制裁甚至军事打击、政权更迭的方式迫使伊朗弃核;土耳其则出于伊朗问题是否会在土及周边引发战争以及土伊经济关系的考量,与美在解决伊核问题的目标、方式上存在分歧。然而,美土不会因伊核问题上的分歧而从根本上动摇它们之间的盟友关系,况且土也绝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而打破中东地区大国平衡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对非洲战略与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以为是向非洲开放政策推动了土耳其与非洲关系的发展;但该政策直到2005年才得到落实的事实,证明了隶属于土耳其总体对外战略的对非洲战略的形成才是真正的动力。土耳其对非洲战略是其总体对外战略三大支柱之大周边外交的一部分;因此,其优先次序相对较低,尽管其目标是以恢复和提升土耳其在非洲的软实力为核心推动土非关系全面发展,但也有间接服务于提升自身面对美欧时的话语权的功能。通过官民结合、全面动员,软实力先行带动土非关系全面发展,土耳其与非洲的政治关系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社会联系和相互了解日益深入,同时也得到了美欧的更大重视,为土非关系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在美国欧亚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耳其地处欧亚要冲,是对中亚和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同时也是美国欧亚战略中的重要棋子."9.11"事件后,土在外交、军事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积极配合美国,在美反恐行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土美双方在安全、政治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分歧.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与伊朗有发展友好关系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现实条件,但两国关系长期冷淡.本世纪出现的伊拉克问题、能源因素和伊朗核问题对土伊两国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库尔德问题上存在的共同利益,拉近了两国关系的距离;对能源的需求使土耳其不顾美国的反对;对于伊朗核问题,土耳其反对美国运用武力,赢得伊朗赞赏.土伊的接近整体上符合国际社会的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形势的稳定,但美国的干扰一直是土伊关系发展中难以排除的阴影.土伊两国在建立新的经济联系机制与合作原则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的结局,正在对中东和欧亚大陆战略接合部地带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伊邻国和地区强国的土耳其,无法置身其外。由于土在伊战中未能完全配合美,对土美关系带来一定影响,土外交上面临一些难题。但土仍拥有独特的地缘战略优势,加之政府及时采取应变对策,调整政策与策略,因而在外交上较为妥善地应对了地区变局,取得一定绩效。  相似文献   

15.
土耳其外交新政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东超 《亚非纵横》2011,(6):33-38,45
以埃尔多安为总理的土耳其政府,在外交上以凯末尔主义和战略深度主义为指导思想,利用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积极扩展在中东、中亚、高加索、巴尔干等地区的影响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土耳其政府的外交政策体现出独立性、平衡性、多样性的特点,外交策略显现出“由西转东”的倾向。尤其是在中东剧变之后,土耳其在中东地区极为活跃,积极与变革后的国家开展外交活动。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土渴望与以往所忽视的东方国家改善并发展关系。但是,作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土耳其以西方国家为基轴的外交战略不会在短时期内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6.
土耳其-非洲峰会是继2008年日本、印度、韩国与非洲举行峰会之后,叉一个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与非洲举行的峰会,是土非有效合作的新起点。土耳其希望通过加强土非关系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谋求非洲在其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和在库尔德问题上的支持立场,并为自己加入欧盟创造条件。土非峰会发表了主张建立双方长期持久伙伴关系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成功构筑了合作平台,土非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正义发展党政府以包容的、超越对抗的新思维指导外交政策,并调整自身战略定位,推行东西并重的强国战略,积极开展睦邻外交并积极介入地区事务,在既有的土美战略关系的基础上,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土耳其外交政策新思维顺应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土耳其实现经济利益多元化,体现了正义发展党维持执政地位的考虑,同时也是土耳其领导人对自身多元文化认识和思考的结果。土耳其外交的新思维,对地区国家的发展方向、地区局势的稳定及地区力量平衡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囿于土耳其自身实力,其影响和政策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加快发展与土库曼斯坦的关系。土因地处中亚且富含油气而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9·11”后,美出于保证全球能源安全和反恐需要将土列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际问题的重要国家。美通过外交和“经援”活动对土进行拉拢、渗透和推进“民主”工作。目的是减少自身对全球能源的依赖并抗衡伊朗和俄罗斯的势力扩充,强化对中亚和里海地区的介入。土与我友好并拟长期向我供气,故我需对土美关系及其对我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19.
试析以土军事联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析以土军事联盟朱广祥今年1月7日,以色列、土耳其、美国三国在地中海东部举行代号为“自力更生美人鱼”的联合海空军事演习,标志着以土军事联盟发展到了一个新了阶段。自1996年2月以土结成军事联盟以来,中东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十分强烈。本文试图就联盟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土耳其一直积极介入,成为叙利亚博弈的重要一方.几年来,土耳其的叙利亚策略可划分为初期冒进、中期疲于应付与后期务实三个阶段.就结果来看,土耳其可谓身陷叙利亚困境:库尔德问题再起波澜;难民与反恐问题日益严峻;与美国、俄罗斯关系不甚明朗.如果土未来的叙利亚策略拿捏不当,那么在它崛起之路上将不得不背上叙利亚这个沉重的包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