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子 《湘潮》2007,(9S):1-1
从1949年进京到1975年病重住院,整整26年,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一直是中南海的三间旧式平房。  相似文献   

2.
商纣王得到妲己后,两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一天,宫里病死了一头大象。纣王便命令能工巧匠将象牙做成一副象牙筷子,供妲己使用。匠人把象牙筷子做完献给纣王时,恰值诸大臣退朝。一时间大家争相观看,纷纷赞扬。唯有大臣箕子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摇头叹息。众人不解其意,箕子捋须道: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奋斗》2006,(5):60-60
前不久,《西安晚报》登载一条消息: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小学里,出了一个有名的“耐克班”,班里的小学生几乎人人穿的是耐克鞋。其中有的家庭还很困难,但为了让孩子跟上“形势”.也要紧咬牙关,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一双价值千元左右的“耐克运动鞋”。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误荣辱观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5.
《前线》2007,(10)
1936年春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访问了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窑洞,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小米饭南瓜汤;看到周恩来睡着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儿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期来 ,在少数领导干部头脑中没有了艰苦奋斗、勤俭办事这根弦 ,他们讲排场、比阔气 ,追求舒适享受 ,不仅在浑浑噩噩中麻痹了自己的意志 ,而且对所在单位、系统或地方的风气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中的享乐风 ,是与党的宗旨根本对立的 ,也是与党和人民对干部的要求与期望背道而驰的 ,须下决心予以纠正。反对享乐主义 ,领导干部是关键。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 ,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时刻牢记勤俭二字 ,以俭养德 ,以俭戒奢 ,以俭戒贪 ,以俭戒怠。领导干部的威信从何来?靠上级封不出来 ,靠权力压不出来 ,靠别人吹不出来 ,而…  相似文献   

7.
从1949年进京到1975年病重住院,整整26年,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一直是中南海的三间旧式平房。1958年,北京市给周恩来送了一个远景规划模型,一直放在西花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大凡事业有成者,都少不了勤劳俭朴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国民精神,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已成为亘古不变的警世名言。  相似文献   

9.
在春节来临之际,按照传统,本该说点拜年的话,可是我却想起小时候曾读过一本叫《传家宝》的书。几十年过去了,书中的一些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勤俭立身之本”。作者把勤俭作为立身的头一件大事,我看是相当有道理的,这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长期生活经验的升华,是人们看到勤俭对社会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的概括。有识之士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倡导这种好风尚,是因为从实际生活看到了奢靡之风所带来的恶果。古人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凡于国于家有所成就者,都是与勤俭、艰苦奋斗分不开的。而追求奢靡之风者,玩物丧志,势必堕落下去,于国于家无望,甚至成为祸国殃民之徒。  相似文献   

10.
成由勤俭败由奢──新绎纺织厂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调查樊克来新绛纺织厂是一个具有103年历史的老棉纺织企业。近年来,在原料价格上洗30%以上、成品价格下浮8%在右的艰难环境中,连续七年经济效益居全省同行业之首。其原因是厂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真正做到了廉洁...  相似文献   

11.
背景: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习近平在文章中指出,古人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条共有的警世箴言,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引为鉴戒。  相似文献   

12.
再说勤俭     
再说勤俭冯光宏中华民族崇尚勤俭,勤俭是普及最广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成为千古佳话。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指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并积极劳动,勤奋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干部生活作风,同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一样,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把解决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作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加以强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高度重视生活作风问题,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生活作风上作出表率,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应有的贡献。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一种外在体现,人们可从生活作风上具体真切地感受到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生活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领导干…  相似文献   

14.
人民呼唤勤俭□张卓桥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在民族文明史上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将人们从贫困的井底推出,去触摸富裕的光芒。在新中国诞生之初,勤俭二字扶助共和国的领袖和人民渡过了一道道难关。那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但作为生活箴言指导群众生活,也是...  相似文献   

15.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各级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就能够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北禾 《党课》2010,(22):77-79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史学家、大政治家。他一生有三件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少年时期击瓮救友,中年以后主编了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晚年以残病之身上朝执政,不消半年时光便把王安石苦心经营近20年的“熙宁新法”全部废除。中国古代历史上获得司马光这样知名度的人物是不多见的。但是,他勤俭一生的品格却不被后人广泛了解。  相似文献   

17.
节约在本质上属于道德范畴,节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企业职工的自觉性。当前企业内的不少年轻职工并没有真正经历过资源短缺的历史阶段,体会不到资源短缺的痛苦,所以节约意识较为淡薄。还有部分职工并不是没有节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北禾 《正气》1996,(11)
司马光的勤俭作风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史学泰斗。司马光的父亲叫司马池,是个勤政爱民的县官,生活十分朴素,其饮食常常是粗茶淡饭。父亲的俭朴,影响司马光的一生。在封建社会里,“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恨”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司马光做了几任地方官后升...  相似文献   

19.
说古论今话勤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古论今话勤俭蔡德贵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尚书》中,就明确提出了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思想。《大禹谟》篇指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君陈》篇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周官》篇又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儒家经...  相似文献   

20.
干部生活作风,同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一样,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把解决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作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加以强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高度重视生活作风问题,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生活作风上作出表率,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