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的梯度推进理论引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反差。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已不适宜当前我国区域外贸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转向以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战略上来。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对于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镇乐  冯燕 《新东方》2009,(7):17-22
海南作为一个省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重头戏。不仅要实现协调的内部性,还要追求协调的外部性。即在海南市县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海南区域经济和经济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中。也就是说,海南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克服“自己导、自己演、自己看”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两个转变。相应地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经过了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几个阶段。本文将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要和急迫。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制订的“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择优建设小城镇,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发展思路,通过城市化协调发展来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中充满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转变增长方式、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深刻的。在这个空间演化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趋势。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地区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7.
特色经济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致力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合作”、“南南合作”等多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应运而生。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经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  相似文献   

8.
《人大论坛》2009,(12):F0002-F0002,I0001,I0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镇是区域经济增长极。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定义出发,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有五个层面,是可持续的、融洽的目标状态与实现这种目标状态的过程的统一,也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时空上的一种联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协调好区域间基于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使其不断优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依赖投资在产业、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0.
郭丽 《青年论坛》2008,(1):120-123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选择。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集俸的努力与探索,我国区域经济先后经历了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与战略转变。本文通过解读国民经济的十一个五年计划,全面总结了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新时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梁杰 《岭南学刊》2007,(4):87-89
区域差距与外经贸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实现广东外经贸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首先正视外经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外经贸发展的策略选择,应该是寻求科学解决外经贸总体发展问题、外经贸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最优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2.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区域发展经历了苏南率先突破、区域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融入了中国经济的大变革,开启了江苏发展的大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探索空间发展规律的重要实践。在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3.
《重庆行政》2007,(5):13-15
面对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新形势、新机遇,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子,有效对接成都经济区,重庆迫切需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形成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战略节点,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表明,以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地区发展,通过非均衡发展的路径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内容非常广泛,它是指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平衡充分发展,其他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就有了物质财富的保障。劳动力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区域劳动力和资本能够实现平衡充分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有了基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改革,在要素自由流动、价格灵活反应、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实现区域劳动力和资本的平衡充分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通过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区域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5.
熊桉 《政策》2004,(5):12-13
统筹区域发展,是党中央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间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立足湖北省情,打破地域界限,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各类资源、各类要素优化配置,是提升湖北省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决策,通过区域板块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经济互补共同繁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仍存在地区差别、区域发展分化等问题。因此,要结合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原则高国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指导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八条方针。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区域非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的系统分析庞元正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国内外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是平衡发展战略,一是非平衡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追求不同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并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视为一种消极的并应加以消除的因素。非平衡发展战...  相似文献   

19.
程必定 《学习与实践》2005,(1):46-49,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城市主导型的新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推进城市主导型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  相似文献   

20.
张桓 《桂海论丛》2000,(1):11-14
在世纪之交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为缩小差距,必须调整和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主要有: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梯度推进与跳跃发展同步进行战略、综合开发协调发展与优势互补同时并举战略。正确地进行战略选择,必将加快推动广西区域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