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这一重要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原则的坚持,也是对教条式的社会主义观的拨乱反正,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笔者认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需要搞清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纵横说鲁子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吗?他的概括坚持了公有制、按劳分...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中国经历20多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面对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将从生产力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四个方面结合实际重新解读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占阳大量论著及其"新社会主义论",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关于普遍幸福主义、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从中多次沿用邓小平的论述予以论证,这显然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曲解。王占阳认为,邓小平主张市场社会主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公平分配而不是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强调社会主义再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市场社会主义,它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王占阳主张的市场社会主义观也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大相径庭。废除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对公有制的信心是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要深刻认识到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研究需要重视两个问题: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社会主义;理论界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与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目前,共同富裕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与共同富裕相联系的个人收入悬殊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一、社会主义制度使共同富裕具备了从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可能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总设计师的设计主题○李抒望共同富裕=目的+原则+优越性+本质邓小平同志曾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鸿沟日渐拉大,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石。本质论的核心思想是共同富裕,其内容都是围绕共同富裕这一核心思想而展开,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体现着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确立下来。那么是否共同富裕只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运作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政治范畴的特殊规律呢?其实不然。共同富裕这一基本原则里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它是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共同富裕的意义所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施平 《瞭望》2002,(12)
邓小平曾多次讲过这样一个思想:社会主义最大 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 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他设想,在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邓小平当时说的,还主要是指沿海与内地的地区差别。时至今日,贫穷与富裕的差别,不仅表现于地区之  相似文献   

11.
杨兴林 《理论探索》2007,46(1):33-3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的终极意义是指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马克思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有四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基于马克思的理论前提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共同富裕面对的历史矛盾,现阶段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在战略抉择上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抒望 《民主》2004,(8):6-8
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我们首先应该缅怀的是,这位杰出的总设计师究竟为我们设计了什么?答案无疑是结论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一设计的主题何在?答案当然也是结论性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的+原则+优越性+本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以后,一直到1992年春天南方谈话,邓小平曾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  相似文献   

13.
近期要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重要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主要体现在这里.如果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的矛盾甚至阶级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都会出现.那就会出乱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大部分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是一开始就讲,最终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总有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这种深化和发展是从以下三个视角展开的:一是社会主义的目的。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坚持把增进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一 )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视察南方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这两个重要讲话,都是对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概括、发展和创新。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 1992年春天在视察南方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其后,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科学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引该书不再注明书名,只注明页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言简意赅,只有36个字,可谓字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更高更深的程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秦利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含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他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  相似文献   

19.
1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社会主义本质论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富民的纲领,他指出了富民的根本途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规定了富民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川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摆脱贫困、促进共同富裕。1978~1992年,四川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解决温饱问题;1992~2002年,四川不断优化发展战略,推动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2~2012年,四川大力推动“三个转变”“四个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循序渐进梯次推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硬核支撑;坚持一盘棋思想,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