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百年行进炼就大党,百年大党面临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论述彰显了党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理性认识与行动自觉,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引和依循。  相似文献   

2.
钟宪章  刘凤霞 《理论导刊》2023,(5):37-42+6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概括表述,以及时刻保持解决这一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实践要求。这一概括和要求,旨在警示全党站在矛盾特殊性视角,分析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揭示长期执政大党的特有属性和独有矛盾,前瞻预判各种潜在风险挑战,把大党治理难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肩负历史重任、永葆青春活力、长期执政、打破历史周期率、防止权力腐化变质等维度分析我们党的大党定位,揭示并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缜密思考、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化解内在矛盾,以自我净化克除顽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3.
赵绪生  陈新磊 《求知》2024,(2):23-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要论断,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从把握世界百年大党建设经验教训的战略高度,思考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战略问题时作出的重要判断。作为拥有百年党龄、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世界百年大党发展中的独有难题,  相似文献   

4.
柳宝军 《理论导刊》2023,(11):19-27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管党治党、长期执政的忧患意识和战略清醒。“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形态和现实表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保持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难题,思想上实现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难题,作风上始终坚守本色、自我监督的难题,组织上确保体系健全、功能强大的难题,纪律上坚持法纪严明、政令畅通的难题。大党独有难题的生成机理主要在于使命性指导思想的消退、时代性调适变革的弱化、革命性自我锻造的缺失、常态化制度规范的缺位等。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协同推进,即提升体系化党内教育的显著效能、维护长期性团结统一的政治领导、运用科学化管党治党的方式方略、完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杨俊 《理论探讨》2023,(1):29-35
从根本上说,“大党独有难题”是党在“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的条件下,在面临极为复杂的环境下,如何依靠党自身的力量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创新及其理论概括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基本答案。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在政治清醒和理论自觉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扬弃、自我变革,实现党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政治要求及其实践活动的总和。在新征程上,必须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解决长期存在的“大党独有难题”。  相似文献   

6.
段妍 《理论视野》2023,(11):32-3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它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时代创新;在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从严管党治党实践的基础上,指导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体现了对从严管党治党优良传统的历史赓续;以跳出历史周期率、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现实指向,科学回答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六个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着力解决的大党独有难题作出了重要论述,强调解决这些大党独有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重大命题基础上,这次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深刻认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战略意义,坚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8.
颜晓峰 《理论视野》2023,(10):68-75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之义,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新作为新进展,是准确认识新的历史方位、使命任务、复杂环境的政治自觉,是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的历史主动。“六个如何始终”从党的理想信念、组织力量、领导能力、精神状态、自纠机制、政治生态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目标化、实践化,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前进方向。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在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在永不停步的自我革命进程中逐步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直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历史性课题,尽管时代背景在变化,历史任务在调整,但是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问题、抓党的建设始终是一以贯之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0.
秦龙  陈云 《求知》2023,(11):22-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建设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将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自我革命的首要任务,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1.
牛先锋 《求知》2023,(9):1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2023年1月9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大党独有难题概括为六个方面:“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谢梦玲  徐俊 《学理论》2023,(5):80-83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撑中国共产党接续创造诸多辉煌成就的精神密钥。尽管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肩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奋斗的崇高使命,但长期执政大党的特有属性和独有矛盾也决定其在政治活动中必然面临着多方面的独有难题。这些独有难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精神方面的因素尤其值得重视。只有从精神维度深挖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从党的奋斗史中探寻其破解的关键路径,才能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以及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更加深刻地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本期专栏发表五位教授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秦宣的文章对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作出深入阐述,对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具有学理性的见解。陈金龙的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三件大事”,从新时代标注的角度深入论述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加深认识党团结带领人民塑造里程碑的历史性胜利颇有启发。杨凤城的文章采取历史叙事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置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加以审视,对深刻认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提供了启发。张士海的文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内涵解读,从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主要目标和战略规划、全球视野和世界贡献等方面,阐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王炳林的文章聚焦“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重大论断,从中外政党发展和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经验、以勇于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  相似文献   

14.
侯月英 《理论导刊》2023,(12):44-51
大党不等于强党,强党未必恒强。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结构性、系统性难题,现代治理理论蕴含的价值要素和规则体系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进路。破解政党治理视角下的大党独有难题,关键在于回答好“治理何以可能”和“治理以何可能”两个重要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政治权威性、理论先进性、组织适应性、自我革命性等大党优势为应对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在于以党内民主团结治理主体、以制度治党规范治理行为、以政治参与激活治理动能、以信息技术赋能治理方式,建构民主化治理、法治化治理、协同化治理、智能化治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直接针对长期执政和大党治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新的历史背景下管党治党理论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以时代化的创新理论科学揭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原则、内在动力、总体布局、实践路径和目标取向,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升到新境界。以系统论的视角,从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把握“十三个坚持”的功能定位、内在联系、逻辑关系,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研究,整体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文佳 《求知》2023,(4):36-38
<正>在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六个如何始终”深入地阐释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段妍  刘俊霞 《理论探讨》2020,(2):144-149
政治纪律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力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历程表明,加强政治纪律建设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坚持严格执纪。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两个维护"、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治理主要是针对党的建设中出现的带有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提供良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管控风险和推进"四大工程",具有遵从党的历史经验、聚焦当代问题和追求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特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逻辑,以系统性思维为方法论逻辑,以问题导向为出场逻辑,提出了坚守党内政治传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党内政治威信、强化党内政治作风和激发党内政治活力的现实路径,开创了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汤希 《理论视野》2023,(7):84-90
党的廉政观的核心是廉洁用权,为民执政。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是廉政建设的政治前提;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是廉政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廉政建设的价值追求;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廉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在新时代廉政实践中,党中央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涵养廉洁政治生态,构建集中统一领导的中国特色廉政体系,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政治意蕴和文化意蕴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集成表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优势。党内政治文化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而形成,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文化。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是新时代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支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伦理遵循。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营养,不断赓续革命精神谱系,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永葆党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朝气,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