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行政执法中的执法不作为与乱作为与执法"有法不遵守、程序不规范、裁量不公正、行为不文明"等密切相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是行政执法改革的方向。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必须通过法治化的路径,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推进:严格执法以法制完备为前提、规范执法以公开透明为保障、公正执法以裁量正当为重心、文明执法以人性关怀为内核。  相似文献   

2.
近期物价持续走高使一些居民对物价走势看涨,产生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在北京、安徽、陕西等地,一些居民为避免手中的余钱在通胀中贬值,出现"突击性"投资行为,除热衷购买房产、黄金和艺术品等保值资产外,还纷纷投资股票、基金、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8,(3):68-75
将县级领导干部绩效定义为"行为与结果"后,县级领导干部行为绩效评估就成为重要理论问题。根据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关键事件承载和体现人的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评估县级领导干部行为绩效的关键是理解其蕴含的价值观并与县区政府共同价值观进行比较,但又必须符合绩效评估的量化要求和趋势。通过借鉴以建构共同价值为核心的第四代评估、能够处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项目等级评估工具(PART),设计了由"做群众工作"等8个行为类属构成的县级领导干部行为绩效评估表,以及由"目的与价值""规模与层次""运作与管理""产出"等四个维度构成的行为等级评估工具(BART)。然后利用深度访谈获得的关键事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行为绩效分值与共同价值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法行医罪的司法解释有"两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非法行医的,以犯罪论处"的规定,此规定显然是对两次行政处罚行为的重复评价。由于行政法与刑法对行政处罚评价的同质性,该规定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两次行政处罚事实说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大,需要对再次实施该行为的行为人给予刑罚处罚,但是在我国刑法规范中人身危险性不能作为定罪依据,并且以行政处罚事实为基础,把原本应该予以行政处罚的行为,科处刑罚,属于法律拟制,应该遵守立法拟制原则,不能由司法解释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5.
侯雪梅 《理论探索》2005,(5):154-156
在谋利性的驱动下,在华跨国公司实施了大量的限制竞争行为,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内企业的利益。而我国现行竞争立法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有效地应对跨国公司的限制竞争行为。权益之策是充分利用现有立法资源,将亟需规范的部分经济垄断行为补充进《反不正当竞争法》或者以行政规章的形式予以颁布实施。长远之策则是抓紧制定出台《反垄断法》,对各种垄断行为予以统一约束。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党内法规包括"党章—条例—准则—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四个层次,各个层次规范的效力等级、调整内容有所不同,共同构成了党内法规的制度体系。然而,这一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要在两个面向予以完善:其一为加强党员权利保护、追究违规行为、规范党内组织等实体内容;其二为党内法规的制定程序民主化、评估和清理制度化、加快转变"试行"常态化等程序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也在不断滋生和蔓延。中国对洗钱犯罪的规定自1979年刑法典以来,经历1997年全面修订和《刑法修正案(三)》、《刑法修正案(六)》的有关补充,在立法上日趋完善。但其在司法实务界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在于司法实践对洗钱犯罪各构成要件的理解仍有待商榷。有鉴于此,应着力对"上游犯罪"的范围、"明知"的理解予以规范,对上游犯罪分子参与洗钱的行为应区别情况,具体判断是否具有可罚性,不能一概以事后行为不可罚一言概之。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2,(1)
传统上对中介合同中"跳单"行为的规制大多集中于对实施"跳单"行为的获益者进行惩处以缓和失衡的权利义务状态。这些规制路径大多出于对公平正义价值的考量,而忽视了法的效率价值,在法律经济学的视角下呈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性。通过对照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要点,将"跳单"行为放在社会成本、效率价值、均衡原则三个尺度下进行衡量,为阐明"跳单"行为的性质、规范公民行为、提出对应的法律建议提供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箭容 《学理论》2010,(24):15-17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行政事实行为的效力研究为逻辑起点,从主体、程序、诉讼、赔偿等发面展开讨论,从法律角度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规范,将有助于中国行政法制度体系的完善,推动依法行政的进程,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不公指的是由于制度、权力等外在因素,人为地造成经济行为歪曲,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细分析,目前中国有四大不公: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央把"控物价"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随着一系列以抑制过剩的货币流动性为重点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以控制农副产品价格和房价上涨为重点的物价政策的逐步起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都已在8月份出现拐点,分别  相似文献   

12.
占善刚 《理论探索》2012,(4):125-129
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尤以"不变期间"、"在途期间"和"申请执行期间"为著,为此,需要进行法律规制。作为法定期间之一种,不变期间具有区分其他期间的诸多特质,并有其特定适用畛域。在途期间从性质上讲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期间",在途期间之剔除应及于当事人所有之诉讼行为。申请执行乃当事人之公法上的请求权,不应有期间之限制,而应由诉讼时效制度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3.
代娟 《行政论坛》2007,(4):58-61
行政行为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即对任何人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法律效力。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论基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自我确信说"、"法安说"、"既得权说"、"社会信任说"以及"适法推定说"等。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存在具有正当性,但其界限是有限的,即"有限公定力说",行政行为界限就在于无效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4.
规范法学向来重视对法律语词的意义分析,这其中又以对法律规范词的分析尤显重要,因为规范词往往通过对行为模态的设定而决定着法律规范的意义。通过界定"不得"的主要禁止性规范词的地位、辨析其音义以及将规范词"不得"与作为体标记的"不得"的严格区分,规范词"不得"的准确意义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规范性指向并将法治建设推向深化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5.
"党规严于国法"是党规的内在品质,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实践中,这一原则表现在党规党纪以义务为本位、先于法律对某些行为进行规范,规范范围广、约束程度重、对某些基本权利的适当限制等方面。在确定"党规严于国法"的界域时,应遵循"以体现党的性质、展示党的形象、服务党的使命、防止权力滥用为限"以及"不抵触宪法和法律"两条标准,并据此确定"严"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法人滥权问题的制度回应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校自律与他律失衡现象的背后是高校法人滥权问题.高校法人滥权的突出表现,是高校以法人身份发生的经济性行为失控失范.产生高校法人滥权的原因,既与高校自主权的法源复杂有关,也与高校自主权的实际获权过程特别是其行使制度设计缺陷有关.我国高校自主权的行使制度设计以"事业单位法人"为基础,其最大缺陷是未有效界分高校自主权的公、私职能.高校法人滥权对社会和高校自身都具有危害性,约束高校法人"经济人"行为取向的制度改革方向,是适时推进高校法人的"公法化"进程,同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已缺少不了的少量私权职能予以规范,特别是要清晰界分这两种不同职能活动的特征及范围,切断以私权职能冒充公权职能的暗道.  相似文献   

17.
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非政府组织管理工具在理论和实践中已获得普遍认同,将评估运用于境外非政府组织具有多重的治理功能,可以达到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实现境外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根本目标。要构建境外非政府组织评估的"理想类型",应该依据问题导向的思路,对评估主体、评估内容和评估客体这三个要素进行定位,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依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以此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使其行为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萍 《理论视野》2017,(11):55-59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修订,2017年《网络安全法》和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开始施行,及时回应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需求,体现出"又严又厉"的刑事政策。然而,在刑法上将"出售"与"提供"行为并列且同刑同罚的做法值得商榷,将"非法获取"和"出售、提供"行为整合为同一罪名的科学性稍显不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应从法益保护出发,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其他方法"的行为方式、"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等予以确定,针对区分个人信息的不同类型,予以明晰化、定性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9)
对于日趋尖锐的医患关系,是从业的医务工作人员和病患共同关心的问题。患者,他们往往用"道德沦丧""没有职业操守"等词汇来指控医务工作者,甚至采取非法的途径报复医务工作者,来发泄病患或其家属所受到的"不公对待"。在法制社会这种行为与作风应该是不被允许的,然而却在当今的社会上屡禁不止。针对现如今白热化的医患关系,这篇文章从道德层面进行分析医生和患者两种角色的孰是孰非,以功利主义为切入点,浅析医生和患者在各自追求最大利益过程中的伦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6)
以"身份认同"为研究思考的逻辑起点,构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管理模式,以"认识—情感—评价—行为"问题分析框架,分析大学新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表现与成因,针对问题及原因所在,以"身份认知—身份构建—身份内化"干预机制,开展大学新生的养成教育,最后以"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评估体系,评估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成效,最终实现"角色规定"到"身份认同"的转变,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