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小群 《法人》2014,(10):21-22
正央企负责人薪酬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薪酬高低,也不在于薪酬本身,而在于央企的性质和央企负责人的角色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份文件。伴随着两份文件的审议通过,央企薪酬改革迈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高峰 《法人》2014,(10):23-23
正将国企分为竞争性公司和公益性、垄断性公司,将高管分为组织任命和市场竞聘两种,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区别差别对待,既有助于消除央企负责人薪酬领域的乱象,又有利于调动央企高管阶层的积极性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央企负责人薪酬问题,确实非同寻常。中央高层之所以如此重视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恐怕与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关于央企负责人高收入、乱挥霍的传闻  相似文献   

3.
推进改革必须力排利益群体干扰
  《检察风云》: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改革将涉及72家央企负责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53家央企,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19家企业。有分析称,此次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降薪,而是薪酬结构调整和优化,也是撬动国企改革及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支点。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4.
盛林 《法人》2009,(10)
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相似文献   

5.
吕斌 《法人》2014,(10):12-17
正央企降薪动了谁的奶酪?薪酬机制为何成为烫手山芋?自8月底以来,围绕央企负责人降薪的讨论便不绝于耳。央企高管降薪,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央企高管薪酬问题多年来一直饱受诟病,而关于央企薪酬改革的数次措施,也存在很大争议。相当部分央企处于垄断行业,即使盈利颇高的央企,也普遍被认为钱来得"不地道",通过垄断行为获取的高额利润,还自己给自己的高管发巨额薪水,对不住"全民所有制"的身份。此外,一些央企连年巨亏,高管却仍拿百万年薪,这种"旱涝保收"引发社会不满。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日前通过,《意见》的一大亮点,是对过去各种文件、报道中常常使用的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职务待遇、业务消费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改革调整。(9月3日《人民日报》)从概念来说,不管是职务消费、职务待遇、业务消费,都是相对于央企负责人职务本身的消费,花的都是企业的钱。"职务消费"内涵的收缩,对消费类型进行细分,其实是变相的巧立名目,让央企负责人有更多合法自我分肥的"筐儿"。更关键的是,"职务消费"带有福利色彩,尤其是定额化甚至货币化,成了买单私人支出的模糊地带和泛滥区。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资委召开分配管理工作会议,将对央企领导人职务消费进行摸底调查。这让人想起国资委领导同志在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时曾经说:“前门一定要开,后门一定要关,旁门一定要清。”这话很有嚼头,虽然是针对央企负责人所说,但对所有领导干部都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资委召开分配管理工作会议,将对央企领导人职务消费进行摸底调查.这让人想起国资委领导同志在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时曾经说:"前门一定要开,后门一定要关,旁门一定要清."这话很有嚼头,虽然是针对央企负责人所说,但对所有领导干部都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在进行,目前上海、北京、广东等多地已明确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多地在方案中提出,将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企领导薪酬水平。(中国新闻网8月21日)国企高管薪水过高已成民众诟病焦点,且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差距很大,有的相差30多倍,造成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同时,这也造成了国企红利减少和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企高管薪酬过高问题引起了中央最高层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表示要对国企高管薪酬进行改革并降低高管薪酬水平。毫无疑问,这会赢得民众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指导意见》出台背景规范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的逐步增强,社会各界对规范职务消费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积极推进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强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结合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进行了初步规范。国务院国资委在建…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13,(1):60-60
国资委曾有资料显示:在其管辖的央企中,多数企业高管职务消费没有公开透明,存在项目杂乱、支出随意、管理失控等问题。2012年11月21日,财政部、监察部和审计署联合印发了《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颁布12项禁令。从12月1日起,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不得违反规定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得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不得用公款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住宅购置、住宅装修、物业管理费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2,(18):9
8月3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座谈会。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是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重要举措,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取得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要坚持源头控制和综合治理相结合、保证履职和厉行节约相结  相似文献   

13.
闫鹏  张煊 《法制与社会》2013,(22):90-91
国企高管的薪酬水平应当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相适应。2006年,国资委规定中央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控制在不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4倍。一些地区也相应做出了"倍数"规定,北京市国资委规定北京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年薪不应超过本企业平均工资的12倍。而一个突出现状是部分国有企业高管年薪水平过高,与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国企高管薪酬同时是个法律问题,本文主要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探讨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法人》2014,(12)
正公司法务大势央企法律顾问队伍将全面实现专职化11月4日至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会议,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会议明确要求,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努力将中央企业打造成为对外依法经营、对内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模范成员,并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黄淑和表示,力争通过五年努力,进一步深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中央企业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的法律顾问队伍全面实现专职化,法律人员配备比例接近国际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法人》2014,(9)
正公司法务大势央企安全生产考核将与负责人年薪挂钩近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1号)的附件六《中央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降分降级处理细则》进行了修订,名称修改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实施细则》,新修订的《中央企业安  相似文献   

16.
时事评点     
《法人》2008,(10)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颁布《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首次以文件形式对中央企业及其独资或控股子企业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进行规范。从10月1日办法施行起,央企发生特别重大资产损失的,其相关责任人除了处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外,还可能终身不得被企业聘用或担任企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在208家上市央企发布的2012年年报中,披露了192家央企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年薪,其中年薪超过200万元的有十多位。人们羡慕之余,也在质疑:作为国有企业的高管,他们是否应该获取如此高的收入?如何对其薪酬进行管理?高管收入高遭质疑有关统计显示,在目前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去年有41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薪酬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还未进入法制化轨道,薪酬制度尚不健全,由此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公务员法》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本文着重将《公务员法》实施前后公务员薪酬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建湘 《中国法学》2012,(1):117-128
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对象并不是薪酬水平本身,而是不合理的薪酬,其本质上是不能真实反映高管的贡献、与企业绩效脱钩的薪酬。在我国,不合理国企高管薪酬难以通过市场自身的力量恢复其合理性,引入法律规制是必要的,当前国企高管薪酬管理的现状也迫切需要法律规制。为保障国企高管薪酬的设定合理以及已设定薪酬不致失去合理性,应通过立法建立独立的薪酬委员会制度、出资人代表薪酬审查决定制度和薪酬追回制度。当然,公开企业财务信息、设立科学的薪酬设定程序等也是国企高管薪酬立法规制的必要内容。同时,通过出资人代表派生诉讼启动薪酬司法审查是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另一主要方式,我国的薪酬司法审查应以信义义务为标准,并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郑仁杰 《法制与社会》2010,(12):106-107
央企的利润依然抵挡了世界金融风暴强势增长,但这些垄断企业所上缴的利润却仅仅只占十分之一。收入分配问题成为2010年两会期间的热点问题。全民关心,垄断企业利润何去何从?本文将从高管薪酬、职工成本、利润分配和垄断福利四方面对垄断利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引起相关人士对垄断利润分配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