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对夫妻,九年内结婚、离婚,复婚、再离婚,再复婚、再面临离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婚姻的路上走得如此艰辛?一对相恋半年意外怀孕的恋人,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婚姻的殿堂。一年后,他们便协议离婚。两人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两个月后,他们又复婚续写前缘。失而复得的婚姻并未得到两人的珍惜,一个月后他们再次协议离婚。故事仍在继续,六个月后两人竟然再次复婚。这一次,两人坚持了六年。如今,他们又将离婚诉状送至法院。他们的婚姻之路缘何如此坎坷?故事得从9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2.
守望公正     
林里力 《检察风云》2007,(11):64-65
你或许听说过申城首例绕关走私案,了解大学生汪洋被害一案的全过程,可是,你知道这些案件在审查起诉中的幕后故事吗?知道办理这些重大案件的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吗?   他们来自一个共同的集体--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他们在法庭上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公诉人;他们更共同肩负着一份神圣的责任--守望公正.   ……  相似文献   

3.
冒牌博士刘志刚被判刑、“芙蓉姐姐”现象喧嚣一阵,使像他们一样的北京大学“游学生”(或边缘人)群体再度浮出水面。其实,从过去的“旁听生”、“偷听生”到今天的“边缘人”、“游学生”,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北大校园里学习和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情况也在变化之中。他们是谁?为什么游学?为什么选择北大,而不是一墙之隔的清华,或者别的学校?徜徉在北大边缘,他们的成败得失怎样评说?泪水与欢笑如何挥洒?本刊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的群落,听他们讲述了一个个游学故事;也走进北大人中间,听他们评说自己身边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4.
告密者     
举报人盯上了清廉局长,这是什么原因?山妞卖粮买一斤送一两,又是什么道理?两个答案就在两个故事里。  相似文献   

5.
50多名含辛茹苦讨要工钱的民工中有5个艾滋病患者,他们的故事曾见诸报章。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名包工头,而且是一位女性。  相似文献   

6.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走过激荡人心的2021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2年。伴随着新年的脚步,一年一度的省人代会即将召开。江淮儿女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肩负着全省人民重托的700余名省人大代表。过去一年,他们在忙些什么?新的一年,他们又有哪些感想?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之际,本刊推出一组“代表手记”,让我们一起倾听部分省人大代表讲述的履职故事,分享他们的履职心得。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元旦,一对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和女孩来到南宁市公安局西乡塘区公安分局明秀派出所报警称:他们的双胞胎孩子中的一个被别人抱走了,现在他们找不到孩子的下落,心急如焚,请警方帮找回孩子。接警的警察见他们还满脸稚气,不禁非常疑惑,看他们小小年纪怎么会有了孩子,而且还是双胞胎呢?通过仔细询问,他们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武和小珍是我读师专时的同学,读书时他们就已经 在恋爱了。毕业后,他们一起分配到一个偏僻的乡镇中学教 书。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他们将在小镇 幸幸福福地过一辈子,可是,后来事情发生了改变,他们平 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本来两个人的工作干得很出色,突然有 一天,在一次聘用中,他们夫妻竟双双落聘。为什么会这样? 小武去问校长,校长的理由是:"你的妻子在工作中没有与 班主任配合好,所以落聘了。而你们是一家人,她走了你留  相似文献   

9.
陈薇荔 《刑警与科技》2013,(5):158-160,157
<正>一家在深圳安防行业驰骋13年,曾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中远距离红外防水摄像机的企业,一位执著追求科技创新的创业者,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期人物专访带你走近深圳市东日信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任畅。  相似文献   

10.
马军 《政府法制》2011,(20):28-28
吴稚晖是一个十足的怪人,他对金钱的态度和一般人截然不同。 他时常对人说起这样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艘轮船从美国开到上海来,不幸在日本附近沉没,船上的旅客大多被救起,只有11人沉到海底死掉了。这11个人为什么会死掉呢?有人说,他们不会游泳。也有人说,他们运气不好。  相似文献   

1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虽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幼儿园也不例外。但是,本文发现宗教正以另一种潜在的表达方式影响着儿童,即隐含在经常被用作儿童教育资料的民间故事、歌谣中,这些故事源远流长,并广受儿童喜爱。但是,这些宗教思想是为何隐藏在这些故事中?这些思想是否被教师及儿童意识到?他们又对儿童形成了什么影响呢?基于以上思考,本文结合查阅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释,并为民间故事在幼儿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串发生在不久以前的故事。对于检察官们来说,这是一个情节、人物都很新颖的故事,因为它的人物都是金融业的骄子,年纪轻,业务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很多是名牌大学的尖子;而对于“人物”们来说,则更象是一次游园惊梦,他们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是在“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怎么会是犯罪?  相似文献   

13.
一篇报道,就是一个故事,记载着法院人匡扶正义的故事,记载着法官成长的故事。当通讯员对我来说是个偶然。1988年的秋天,刚参加工作不久,那天在院办公室帮主任整理报纸信件,看到马鞍山日报社举办通讯员培训的通知,便觉好奇:报社还给法院名额参加通讯员培训?正琢磨着,主任顺手就把通知给了我:“你感兴趣?那就派你参加吧。”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正《不可告人》作者:老舟定价:29.8元出版:2014年4月本书是作家老舟于《心盲》后的又一力作。故事的主人公孙菲和钱秋雨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令他们纠结的除了秘密,还有生活的困窘与矛盾,因为选择一座城市便是选择一种活法。北京真的是一座想离而离不开的城市吗?家乡真的是一个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吗?  相似文献   

15.
身在法院,一说起和谐,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涉诉信访;一谈到民生,我们一定会更多地关注民商、执行。那么,作为审理刑事案件的法官,在促进和谐司法中就无所作为了吗?我身边的同事们用刑事法官所独有的方式对此作出了圆满的诠释:和谐司法,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下面,我就讲讲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曾经深深地感动过我,相信也必将会感动您。  相似文献   

16.
张书乐 《法人》2016,(4):30-32
随着时代变化,一个人办个报纸、做个视频节目,已然不难,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微视频横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自媒体真的就此成为神话了吗?自媒体,这个名片在当下打出去,总是能够让一众草根有膜拜和羡慕之感。在这个标榜着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真的有自媒体存在吗?作为一个自媒体年龄已经达到12岁的码字工,笔者心中的答案有一点复杂。先从一个自媒体创业故事说起但凡时下说起自媒体创业的励志故事,人们脑袋里总免不了会弹出两个案例,一个是程苓峰,一个是罗振宇。  相似文献   

17.
王倩 《政府法制》2007,(16):4-6
为了浪漫,为了自由,为了安静,当校园广告栏贴满校外租房广告时,当越来越多的小"夫妻"手牵手出现在菜市场时,大学生校外租房,已经不仅仅是个别学生的私事儿,而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笔者发现,在某些学校,租房的学生已经达到了10%。日前,教育部一纸禁令,要求大学生不得在外租房。这一禁令能否实行?大学生们为何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故事解释着他们的选择,在多方采访后笔者发现,禁租令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看电视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收视培养,现代社会的观众早已不满足于仅仅对新闻信息的获知,他们还希望通过报道获知新闻背后的故事。调查性新闻报道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这种需求。那么,为什么调查性节目如此受观众喜欢呢?本文主要是以《新闻调查》为例,看它如何将一个个故事讲述的既条理清晰又扣人心弦,最终抓住观众的眼球以保持高稳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一位年近古稀的沧桑母亲,计划将自己的房屋出租,却遭到了儿子的强烈反对。由于儿子占据此屋,裂痕在母子之间就此产生。最终,母亲将儿子起诉至法院,让儿子腾出住房。为何儿子要"强占"母亲的住房?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情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故事?2008年6月10日和6月16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先后两次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20.
两个多月前,他们第一时间奋战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唱响了一曲曲团结一致、不畏艰险、震天撼地的英雄赞歌;两个多月后,他们走出灾区来到北京,将一个个气壮山河、艰苦卓绝、大爱无私的感人故事向人们诉说。7月29日上午,全国法院系统抗震救灾先进表彰大会暨英模报告会隆重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