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倩 《新湘评论》2002,(5):32-3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就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的世界观,才能真正坚持正确的群众观点,才能有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亲民、爱民、为民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树立以民为根、以民为本、以民为天的思想,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前提。以民为根,一切相信群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其创新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万事民为先     
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亲民、为民、惠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把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一是当好贴心人。与农民交朋友,必须先做他们的贴心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深入民心,广大农民群众从自己的既得利益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欣和鼓舞,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与城镇的差距,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以“实”为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实心爱民。党员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实心,动真情,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造福百姓重于一切,实现人民的愿望先于一切。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关心群众生活,尽力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医等实际困难。近年来,都江堰市在市级领导和乡镇机关干…  相似文献   

5.
《心系人民》一书汇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心系群众的珍贵资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亲民、爱民、为民的高尚情怀。掩卷深思,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执政的根本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这个道理,在中国古代著名“水舟论”中就得到了深刻阐述,民是水,官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说到底,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载舟之水给予高度重视并始终做到亲民、爱民、为民的,只有我们党。中国历史上一代代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帝国的崩溃,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丧失了民心。正所谓亲民爱民者,“其兴也…  相似文献   

6.
商兆鑫 《唯实》2014,(5):76-78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贯彻群众路线,执政为民的群众观是前提,求真务实的作风观是表现,廉洁从政的权力观是核心。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无条件地践行好党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必须增进群众感情、坚持群众路线、把握为民关键。增进群众感情。有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相似文献   

7.
《理论导报》2013,(2):62-62
答题思路: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在保持其他素质稳步提升的基础上,着重提升两种素质:一是政治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做人民公仆是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二是道德素质。诚信是道德范畴,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产生和培育的。一个领导干部,不论出身和成长背景有多么不同,工作性质有多大的差异,只要他在为党为人民的工作中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就一定能够培养起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自觉意识。这方面,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那种视人民为父母的赤子之情,正是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表现。在我省也有很多同志是带着感情做工作的,他们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改造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现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火,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我们的各级干部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也必须依靠群众才能做好。要恭恭敬敬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人民群众的优良品质和优良作风,学习中华民族和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的一大长处和优个,就是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又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领导干部处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只有深入群众,做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赖。   第一,实践“三个代表”,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围绕农民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  相似文献   

11.
孙刚 《求是》2003,(23)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把“为民”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执政过程的始终。这不仅是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问题,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及时地、长久地、更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在执政过程中始终体现“亲民”、“为民”、“利民”,当前要特别注重解决好群众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就业事关老百姓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是广大人…  相似文献   

1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就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的世界观,才能真正坚持正确的群众观点,才能有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行动。当前对广大党员一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真正的英雄,消除历史上的个人崇拜和今天的精英政治思想的消极影响。二是要大力加强党的性质、宗旨的教育,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其唯一宗…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 ,做好工作 ,真正使自己成为“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一领导干部要做爱民的公仆 ,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首先 ,爱民要知晓民情 ,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前 ,领导干部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要掌握民情 ,吃透民意 ,看看决策是否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是否坚持了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和人民群众总体承受力原则 ,看看群众对决策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拥…  相似文献   

14.
陈克福 《四川党史》2002,(3):29-29,28
执政党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党同老百姓的感情问题。感情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都好办。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拥护不拥护,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评判一级党委、一方政府执政和为官综合能力的砝码和尺度。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最基本的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敞开心扉,启动心智,在感情上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心中要时时刻刻明白自己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时时刻刻告诫自…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先进性,笔者认为应从强化“五种意识”入手。一是民主意识。民主意识要求为官者以民为本,要察民情、顺民意,知民、爱民、为民、利民、富民。今天,我们提倡以民为本,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体现,是评价党员领导干部是否保持先进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2,(5):4-4
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当前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在体验和了解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我们党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当前,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因此,领导干部在下基层之前,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免成为一个“不受群众欢迎的人”。需要还是炫耀?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下基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军分区党委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自觉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有效提升了党和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地位。  相似文献   

19.
深怀爱民心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四句话,言简意赅,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处处对照检查。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告诫全党:“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总书记再次深刻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江总书记的四句话,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凝炼和概括,也是对…  相似文献   

20.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护。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生活在群众当中,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服务基层群众的重任,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必须爱民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