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犁 《红岩春秋》2008,(6):93-95
过年本质上是一种感情的抒发,精神的放松。不要看老百姓平日里规行矩步,过年的时候花样就出来了。酒肉要吃,鞭炮要放,锣鼓要闹,秧歌要扭,“车幺妹”要逗,至于玩龙灯,更需要喷焰火,打“铁花”,玩龙的人着“火窑裤”,赤膊其身,一个劲地在火花中跳……据说一年中就得这样忘却一切地狂欢一次,才有利于除病保健,才有利于来年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正"元旦"含义的变迁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年和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年从腊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这一个多月里,青年、老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事要做,每天要干什么,都有一张清单。这才是中国的年,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立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因此,把春节放到过年是不对的。从古到今在中国习俗里,年与节不同,只有过大年才能称为"年",其他时间庆祝都只能称为  相似文献   

3.
过年的母亲     
倏忽之间,兵已做了十四春秋,每遇了过年,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诉母亲说,我要回家过年。母亲这时候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了,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  相似文献   

4.
年关之前,我多次本能地想到要买票,回家陪母亲过年。可又很快从这种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我知道,相依为命50多年的老母亲,在去年12月15日已经逝世了。回家陪母亲过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  相似文献   

5.
左进 《当代党员》2014,(3):42-43
1月10日,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云阳县故陵镇的王明海老人却早早地准备年货了。 “儿子说今年应酬少了,过年要回来陪我一个星期呢,我要早点准备。”王大爷说。  相似文献   

6.
作出取舍     
张建伟 《新湘评论》2010,(18):54-54
前些天,宝根收到爹的来信,说是今年搞特种养殖赚了些钱,叫他带上媳妇回老家过年。宝根媳妇彩英是城里人,嫌宝根老家穷乡僻壤、路远难行,所以总不愿回去过年。今年公公都发话了,才勉为其难地跟着宝根回了山沟沟。儿子儿媳回来过年不容易,宝根爹杀猪宰羊,请了众叔伯兄弟来他家做客。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过年     
土家族过年,有过小年和过大年之分。小年过的是腊月二十三;大年要比汉族提前一天,即腊月二十九(月小是腊月二十八),有的地方叫“过赶年”。提前一天过年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明代嘉靖年间,正值年关,朝廷突下圣旨,调土家族士兵赴苏淞协剿倭寇。按路程计算要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不等过年就得出发。为了便于这些已集中起来马上就要离开家乡走上战场的土家族官兵过了年再走,就决定提前过年。过年后,土家族官兵紧急出征,按时到达,并同其他民族官兵一道后,土家族官兵紧急出征,按时到达,并同其他民族官兵一道将倭寇击败。由于…  相似文献   

8.
正年关之前,我多次本能地想到要买票,回家陪母亲过年。可又很快从这种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我知道,相依为命50多年的老母亲,在去年12月15日已经逝世了。回家陪母亲过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我曾多次说,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没有了母亲的故乡,不是家园;没有母亲的新年,不是佳节。今天,我只能在京城依然寒冷的街头徘徊,遥望南方,想象那已经逐渐蒙胧的山山水水。我知  相似文献   

9.
年味     
正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年"相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满,但过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就是过年感受。工作一年下来,本想趁着春节长假可以和家人团聚,但许多不得不去的应酬,让人整天奔波在吃饭会友的行程当中,几天长假就这样在路途中和饭桌上被消耗了。渐渐地人们对于过年的那份热情和盼望在焦虑中骤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物质  相似文献   

10.
过节随想     
<正>不经意间,又该过年了。夜色如水,柔婉的夜风将花的香味向四面吹送,清甜、怡然。为什么青春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稍纵即逝?我想祈求上苍将那即将逝去的时光留住,可青春依旧随着时光匆匆而逝。岁月就像是一本书,三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翻过。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虽然那时过年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吃好玩的,过年也远没有现在丰富多彩,可是一提到过年啊,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相似文献   

11.
<正>甲: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合)过年好!我在这儿先发出一个邀请,送上一个祝福,兔年您过个吉祥年,请您到我家来过年乙:没错,我的兵团我的家,过年您别上他家,上我家。欢迎,欢迎……甲:哎,哥、哥、哥……乙:你要干嘛啊?甲:您怎么一上台就跟我抢啊?  相似文献   

12.
我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吁请,是缘于今年春节期间,我家在西安的亲戚一行6人到安徽我这儿过年。因为听专家说,今年是暖冬,没想到他们在我这过年却冷得要命。我连忙到街上买回一台大的取暖器,也没法应付今年的“冷冬”,亲戚在我这儿过年真是遭罪。近年来一些专家到处发表“高见”,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前不久,“苏丹红”食品安全事件一曝光,几位食品专家在2005年3月23日的北京《竞报》上就“苏丹红”一事发表一致的专家意见:“传统的烤制食品、腌菜的致癌性往往要大于‘苏丹红一号’,我们不应在‘苏丹红’事件上过分纠缠,对其他食品安全也要予以应有…  相似文献   

13.
打年糕     
小时候,只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才有年糕。农村人比较喜欢用自己家的米到作坊里去打年糕,一打就是百来斤,浸在一个大缸里,足足可以吃上一个春节。老家一带很多村子都有年糕作坊,每年到了农历年底,母亲就会挑上一担粳米和糯米到作坊,而我总会用一张报  相似文献   

14.
正月醪糟香     
醪糟又称米酒,四川人酿米酒是一绝,母亲是四川人,酿制的米酒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小时候盼过年,除了期盼着放鞭炮、穿新衣外,还有那盆甜香浓郁的醪糟。一入腊月,母亲便一盆接一盆地开始做糟醪。先是为慕名而来的四方邻里做,临近正月才张罗着为自家人做。将洗净泡软的糯米蒸到半熟,打散摊凉加入温水拌匀到约  相似文献   

15.
团愿 《党员文摘》2023,(3):50-51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指引着中国人每年春节长途跋涉。1以前每到快过年的时候,经常会被人问:过年去哪儿?可现在很多人问的是,会不会回老家过年?也许有人说不会,因为老家破破烂烂的,还没有网,要怎么活……。  相似文献   

16.
春节将至, 又到民工返乡过年的时候。一年里,离乡背井的民工兄弟艰难地奋斗在城市的边缘,用布满老茧的双手,辛勤地赚着养家糊口的血汗钱。辛苦一年了,他们应该揣着鼓囊囊的钱包欢天喜地回家过个滋润、舒坦的团圆年了。然而,面对多年的欠薪顽疾,有多少民工能如期如数如愿拿到原来就属于他们的工资?过年了,还有多少兄弟、姐妹没有拿到家乡父母、子女望眼欲穿的工钱?  相似文献   

17.
每年过年,有关部门都要强调廉洁过节的问题.因为过年过节是体现人情的重要时候,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环节.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某种目的,利用各种各样的"糖衣炮弹"向有关领导进攻,令人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8.
《广东党史》2009,(2):62-62
1927第一个翻身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年春节,毛泽东宣布放假三天,让红军和群众欢欢喜喜地过年。那时,富人爱过年,穷人怕过年。社会上流行着:“富人家过年,从十月初就打算盘,鸡鸭鹅,鱼肉俱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穷人家过年,年三十打算盘,东家借米,西家借盐,大年初一吃一餐白米饭,初二没米没盐”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资本主义那一套东西,更不是照抄照搬资本主义社会中本身就落后的东西,而是要站在当代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东西,用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经验证明:照抄照搬资本主义那一套  相似文献   

20.
"高薪养廉"不能离开外在条件去讨论可行还是不可行,"高薪养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必须构建有利于"高薪养廉"的环境保障系统,只有组成这个环境保护系统的所有条件,在一个国度、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高薪养廉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