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视点 工谁探讨 、.尹、1、‘I、、.尹、‘了、口尹、1少、.了、,矛、.户 ,..心..皿‘.......色.皿,..J.万皿.........皿 才口、r汀.、J口口、了.、了口‘子‘胜廿产t、声.、了在.甘‘、 -勺‘、J4气︶‘Ut矛n61,‘ 严严严严严严产严严 江江江江江江江江江 感动与懂慷 贵在“以人为本” 稳中求变看修宪 以民为先实干兴邦 引咎辞职:不再雾里看花 土地流失的优思 淮河治污难在何处 网络“扫黄”民心所向 姗炸之后该苦醒 坚持立法为民宗旨防止替察滥用权力 本刊编样部 特别策划 斌愚玮雷 吴若李陈 立法参与梁遭畅源头活水泪旧来 民主立法天…  相似文献   

2.
法律权利观在法制史上并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和中世纪的法律精神,核心是法律义务观.人类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后,法律权利观才最终形成.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传统理论中,长期认为法是统治工具、是秩序之法,因而注重法律义务,权利观念一直十分淡薄.这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确立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的权利观,应该成为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法律权利的涵义,资产阶级学者作过许多解释,诸如自由论、意志论、利益论等.我国学术界曾经长期引用过苏联学者的观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建设,我国学术界对于法律权利的概念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法学研究要解放思想、积极开 拓本刊编粗郁1·1本刊评论员5.1 政治学部分论执政的共产党发生和平演变 的主要特征研究权力制约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实 践意义 法学基础理论简论法是自由与纪律的统一论权利与义务的几种关系我国法实效的对策性研究略论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和精神文明 伟光论权利与秩序论法律制度的三种意义孙国华周敏黄海林1 .52 .32一9,才月‘戈曰匆了,.、4. 6.5.马给1 .2刘作翔1·了鑫应姗.程黄文艺牢牢掌握人权旗帜 国家主权理直气壮维纱_ 岳嗽1 011,‘,.月,艺U工合IU …丹‘2︺,O以史实为根据开拓学科新领域暇J之甘公…  相似文献   

4.
程苗 《行政与法》2009,(5):115-116
法的形式合理性理论是西方法治文明的产物,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韦伯、麦考密克、哈贝马斯等中外学者关于法的形式合理性理论的考察,强调对法的形式合理性的研究不仅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当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大量移植和借鉴西方法律,从而更加凸显了法的形式合理性在法律的发展和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法律解释邵之云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是法律适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强调法制的今天,探讨此项工作颇为重要。一、关于立法解释立法解释是立法者以一定的形式对宪法、法律(包括法条及其用语如概念、连接词等)应有含义所作的阐明,是对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进行了有关政治生活的立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政治立法远不适应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发展的需要,远远落后于刑事立法、民事立法和经济立法。造成这一状况的基本原因之一,是我们这个社会缺乏“政治法”的概念和意识,即使法学界和立法机关,也没有把政治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认真对待。因而,为了建立民主政治法律体系,以有效地保障、引导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政治法是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作出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司法解释论析──关于传统司法解释理论的三点思考尹伊君,陈金钊完善法律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法律的立、改、废形式。法制的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法律的运动也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运动过程。立法只是法律运动的宏观形式,这种形式是在已有法典不能与广泛的社会经济关系相...  相似文献   

8.
行政处罚立法理论问题论纲于安行政处罚是行政法总则的基本制度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在积极起草的《行政处罚法》是关于这一制度的一部通则性法律.为了使立法达到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形成法律内部各规则之间的严格逻辑关系,我们应当重视立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9.
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是我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这一共识据称正受到“现代”挑战.具体举证责任论不仅不是背离,而且是证明责任论在我国语境下的必要补充.只有坚持证明责任对应法律问题和具体举证责任对应事实问题的二元结构才可能实现正确分配诉讼风险前提下对“证明难”和恣意事实认定的克服.罗森贝克及其学说的继承者并未止步于文义解释和句式结构,而是有机融入了其他法律解释方法.德国实质性解释的新进展主要针对权利妨碍规范,且是在立法论而非解释论语境下展开的.罗氏证明责任论在德国的修正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从法不适用到否定性基本规则、权利妨碍规范的实体法视角到诉讼法视角以及立法论层面评价分层体系的建构.在我国现阶段或可部分通过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实现分配漏洞的填补,但应特别强调其前提条件和法律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应肩负起更多的说服责任.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与侵权法的双向扩张使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渐成常态.既有的各种竞合理论不仅未充分满足民法学的体系要求,而且在实践中造成了实体与程序的双重法律适用困境.竞合理论应区分构成论与效果论两个层面.竞合分为违反给付义务与违反保护义务两种基本类型.竞合时的法律适用应采新法条竞合说,即不再依法律规范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依规范目的为标准,决定适用合同法还是侵权法;同时依循《民法通则》中的统一民事责任制度,解决损害赔偿以外的其他责任方式的竞合问题.在立法上,减少竞合是值得追求的,然而只有全面剥夺合同法的保护功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合同法》第122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赋予当事人选择权,不仅不能实现充分保障债权人的立法目的,还会架空法律对某些类型侵权责任的利益配置,因此在解释论上应予限缩,在立法论上应予废除.  相似文献   

11.
论立法中民主原则的落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原则是立法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但如何了解和吸收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如何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用法律的形式具体化和明确化呢?这就需要实实在在地在立法过程中贯彻民主原则。忽视立法中的民主原则,就会影响和损害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失去很重要的内容;就会使国家立法工作失去人民群众的监督,出现利用立法谋私、利用立法侵犯人民利益的恶劣倾向;就会造成法律制定得很多公众却知之甚少、法律得不到公众的尊崇信仰、法律的制定与适用严重脱节等后果。如何在立法中贯彻民主原…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的经济责任论、道德责任论、法律责任论和‘超越’法律责任论、综合责任论等本身都是合乎逻辑的,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或从不同的理论、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的考察,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本身的界定不一致产生的结果。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最初以道德责任的形式出现,但这种道德责任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法律等其他社会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后来逐渐发展为法律责任和软法责任,并同道德责任相并存。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的意义在于其属于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论立法民主下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立法的公众参与方面,我国立法机关重视形式上的民主而忽视了实质上的民主,原因之一就是对法的性质的误解,对法的民主性重视不够。法的性质决定了立法不仅应当重视形式上的民主,更应重视实质上的民主。在代议制下,让公众参与立法是保障立法民主,实现民主立法的最好的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4.
体育法是历来极有争议的法律现象,特别是有关它的地位的争论更是激烈.目前有四种观点:综合体育法论、部门法分支法论、体育行政法论和独立部门法论.由于我国目前体育立法主要是行政性立法、立法层次较低等原因,决定了我国体育法不可能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法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不仅为无产阶级挣脱反动统治阶级的“永恒正义”的束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也为尔后社会主义革命法制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我们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科学原理,建设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法律,历来都是人们注意研究的对象。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就是其中较为显赫的一个流派。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法律原理的探讨占有重要的一席。至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为反对封建法的专横所倡导的“理性论”、“自然法论”、“契约论”等法律起源的学  相似文献   

16.
关于法律本体的三种理论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升 《现代法学》2003,25(4):33-40
法律的本体问题,是法哲学领域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探讨法律的本体,目的在于为法律的存在提供合法性论证。历史地看,关于法律本体的哲学思考主要表现为三种理论形态之间的历时更迭,即神法论、自然法论和实践法论。本文的主旨在于对这三种理论形态进行学术梳理,以揭示其各自在研究视角、思维路径和理论价值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徒法不足以自行.立法法修改固然会对我国立法体制和立法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关键在于实施. 新的法律通过后,如何做好与《立法法》相关的法治宣传工作,如何落实人大主导立法工作,如何认识和处理改革与立法的关系,如何明确和完善授权立法,如何认识和应用“设区的市”的立法权,如何科学划分法律部门、推进国防法律制度和国防法律体系建设等理论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之下,习近平立法思想逐渐形成,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科学民主立法起到了重要指引作用.这个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宪法监督体制机制是基本前提;完善立法体制是基本要求,要求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实现立法和改革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基本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是基本内容,要求推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民生与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等.新常态之下的立法工作,唯有坚持以习近平立法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法律平等理论之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法平等乃法律平等之本体 ,其他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皆因附于其上而具有意义 ,社会主义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其自身必须以内涵完整的法律平等为取向。法学理论应当尊重法律发展的这一现代逻辑 ,克服阶级本质决定论的消极影响 ,摒弃片面、狭隘的实施法律平等论 ,重构以立法平等为核心、以适法平等为保障的立法平等与实施法律平等辩证统一的法律平等理论。  相似文献   

20.
董汉斌 《法制与社会》2012,(18):257-258
本文主要尝试运用了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法解释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中的法律规制问题.首先,运用归纳分析法对独立董事的概念、特征进行界定.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立法现状及法学理论进行比较.最后,运用法解释学对我国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行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缺陷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措施,得出应当采取科学处理与监事会的关系,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举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