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  赵俊燕 《党政论坛》2008,(21):37-39
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十年,美国金融危机又起,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这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场源于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的金融危机,而且,美国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扩大,波及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及更多国家的态势。这不禁再次引发我们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及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十年,美国金融危机又起,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这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场源于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的金融危机,而且,美国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扩大,波及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及更多国家的态势.这不禁再次引发我们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采取积极措施救市。但危机仍在不断升级,东欧新兴经济国家的经济危机很可能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第二波金融危机对欧盟一体化进程、欧元前景及经济全球化都将造成深刻影响;也启示我们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4.
李成勋 《理论视野》2008,(11):39-3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已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在美国一系列重量级投资银行纷纷倒闭之后,从10月5日到11日一周之内股票价格又暴跌了20%以上,这是20多年来最大的跌幅,而且是在美国国会己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以后出现的股市惨象。值得重视的是,发端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现在已冲击到发展中国家,并且已由金融危机延伸到实体经济增长的下滑。目前,金融危机已成全球关注的焦点,防范金融风暴引起世界经济衰退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来由美国次债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恐慌。从世界金融危机看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应该从中得到的启发和经验教训主要有:既要勇于创新,又不可盲目创新;增强风险意识,不要盲目乐观;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准确定位企业文化的品位和个性品质;企业管理应以民主文化取代官场文化;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和谐发展;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中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及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积极应对,克服困难,将不利因素转化为促进我国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创新结出的恶果,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向全球转嫁自身危机;这次危机告诉诫世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应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快国内经济的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刘波  吴静潮 《求知》2008,(5):42-44
发生在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美金融界,唱“衰”了美围经济,也使原本增长强劲的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著名的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对这次危机深表忧虑.称这是美国信贷史上的“最大泡沫”。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场“巨震”,它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都将其列为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之一,称其为2007年特别引入注目的世界经济大事。2008年1月存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美国次贷危机被列为“第一”焦点。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金融危机时我国商品出口、利用外资、国际融资和外汇储备保值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一些正面响,包括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和全球布局提供了良好机遇,促使我国政府、银行和企业更加注意风险管理,以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等.对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化解,包括加强金融危机预警、扩大内需、加强监管和转变发展策略等.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领域传导至我国,对我国出口、投资、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抑制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增长除受到外因作用而放缓之外,还受到我国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的制约。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应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以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宋国友 《党政论坛》2008,(22):25-25
美国的金融危机,正朝恶化中演化。作为一个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全力应对的历史性事件,它将对美国本身至整个世界产生诸多重大后果。 大致来说,危机的政治后果可以从非常传统但同时又有效的三个层次加以分析。第一个层次是美国国内政治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最重要的政治后果有两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扶下.获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民营企业新增2.11万户.同比增长21.95%:新增注册资本金1170.93亿元,同比增长47.3%;新增从业人员22万人。同比增长22.3%。民营企业全年纳税339.18亿元,同比增长两倍以上。然而,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开始放缓.一些企业不仅出现了订单减少、销售下滑、资金严重不足和现金流缩水等困难,更有逐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郑若麟 《党政论坛》2010,(14):37-37
希腊债务拖累欧盟陷入欧元发行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自美国引发这场全球性的经济与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公众一直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似乎危机是政府间的事,与个人无关。然而当欧洲人看到希腊公众面临的“惩罚”时,个个都倒抽一口冷气:银行借贷没了、刷卡消费时代结束了(希腊人均手上拥有5张信用卡,几乎人人都在借债消费)、第13、14个月的工资没有了、失业率大幅提高……危机不再是“虚拟”的。  相似文献   

14.
梅花 《学理论》2010,(13):46-4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美国经济,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及时调整其外交政策,形成"重返"东南亚的态势。从金融危机出发,立足于美国对东盟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在此背景下美国转变对东盟外交政策的原因,以期更客观地看待美国东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冬梅 《学理论》2009,(26):56-57
会展业是第三产业发展成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能够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绿色行业。我国会展业的起步晚、起点低,但是发展很快。会展行业具有引导资源配置、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会展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正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与挑战。本文旨在客观地分析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会展业产生的利弊影响,目的是使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产业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反面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反面启示是:对两极分化的危险要有充分认识,防止两极分化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不可盲目崇拜市场,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加强金融监管,避免金融创新过度化.  相似文献   

17.
国内的朋友问我:听说美国经济危机了,美国国内一直使用“金融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来描述当前的状况。在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和“主街”(指代百姓日常生活)的经济危机有本质的区别。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深刻影响其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的缺失可谓其爆发根源之一。欧美各国以及欧盟组织等纷纷针对金融危机暴露的金融监管的漏洞和弊端采取变革措施,国际金融组织也纷纷提高了对国际金融监管的标准。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借鉴国际金融监管变革的经验教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把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两面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长茂 《理论视野》2008,(12):30-3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冲击是确定无疑的,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见仁见智。我认为,分析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还要看到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只有科学分析和把握这两个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0.
理念是根植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思想共识,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任何科学的理念都是一定时代精神的凝结和提炼,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不同的领域,理念的取向呈现出不同的旨趣:科学的理念在于求真,伦理的理念在于向善,审美的理念在于崇美。理念具有支配性、先导性和前瞻性。当今社会,腐败特别是公职人员的职务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反腐倡廉,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还是在经济乃至社会生活领域,都需要一套全新的理念来维系和支撑。理念是人类社会制度的灵魂,是制度背后的深层观念结构。对于任何制度而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种制度的现实取向和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