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的糊涂皇帝很多,晋惠帝司马衷便是著名的一个.据<晋书·惠帝纪>载:司马衷在位时,天下荒乱,草根树皮被吃光,百姓多有饿死,大臣们请他下令赈灾,他竟说:"百姓没饭吃,为何不吃肉粥呢?"他的愚蠢还不止于此.一次,他到华林园游玩,适逢雨后,青蛙乱叫,就问随从这蛙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随从知他是白痴,没法说清楚,就胡乱答道官地里叫的是官蛙,私地里叫的是私蛙.他竟然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2.
列宁十分重视调查研究.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后,当布尔什维克党面对百废待兴、问题层出不穷、矛盾纷繁复杂、思想异常活跃的新形势时,列宁向全党发出号召,提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组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349页)1922年4月12日,党的负责人奥新斯基通过调查研究,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地方经验的新材料>一文.列宁当天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给他写信,表示"非常欢迎",认为这是一个"创举",并衷心地希望他"朝着这个方向更长远、更广泛、更深入地继续做下去".  相似文献   

3.
口号易于夺国,难于治国。 以口号夺国的事例很多。“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均贫富”、“劫富济贫”、“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反清灭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造反有理”,无穷无尽,都是夺国的口号。口号只要合时代之需求,舒百姓之愤懑,就可以一呼百应,或啸聚山林,或揭竿而起,因缘凑泊,说不定就来个改朝换代。  相似文献   

4.
史实表明,年轻的亚当·斯密就完成了他的伦理学巨作<道德情操论>,成为悲天悯人的道德哲学家.17年后,他又因为建立起富国裕民的古典经济学体系,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鸿篇巨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从而获得经济学之父的称誉.在伦理学中立论人的利他性,同时在经济学中立论人的利己性.对人性理解的这种双重与"矛盾"曾经被认为是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5.
<毛诗正义>的卷数,"四十卷"实有两说,文澜阁之四十卷虽然与单疏本同,但分卷之起止并不完全一致."七十卷"为"二十卷"之子卷."三十三卷"为四十之残卷."二十四卷"只是缪载.注疏的分合与版本的不同只是卷变的表象,根本原因则是分卷依据的不同.<正义>的卷变,为我们考察<诗>学取向与兴衰的规律、纠正称卷的谬误、恢复<毛诗正义>卷例的旧貌,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13世纪伟大的神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早期的著作<存在者与本质>一书中就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思想.对"本质"等形而上学概念的分析构成了他神哲学思想的基础.本文正是通过对<存在者与本质>一书中"本质"概念的分析和梳理,让大家明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早期对南方环境疾病的认识与表述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大规模流行病现象,六朝以后的历史记录渐渐形成了对这种环境疾病的一种固定表述,这就是"瘴".但是,在<史记>、 <汉书>、 <尔雅>、<说文>等早期文献中,并没有"瘴"这个字.不过,这并不表示"瘴"的缺席,仅仅是"瘴"的表述缺乏而已.  相似文献   

8.
<孝经>中有大量的引<诗>,其引<诗>并非是<诗>本义的使用,而是经过自身的择选与阐释,在"孝"论的思想体系下,形成自己的<诗>学思想.其思想包括"孝'即是德"的<诗>学主题的提出,包括对社会各阶层"孝"德的<诗>学规范,包括对"孝教"这一治国途径的<诗>义理解,包括对"忠谏"的"事君"思想的<诗>学阐释.<孝经>已经形成了"孝"论体系下的独特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恨恨"考     
一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名<孔雀东南飞>,下省称<古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①按:"恨恨那可论"之"恨恨"当作"恨恨".今以三点证之.  相似文献   

10.
对共产党人来说,执政为民,既是一种执政理念,又是一种执政实践.理念的东西和实践的东西都必须通过"落实"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这就告诫我们:执政为民,贵在落实.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到2003年1月,不管你是否愿意,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有关<英雄>的话题已经充爆了你的眼球.话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影片本身,二是商业运作.关于前者,著名的"网络棍子手"王小山最有代表性,他话语中的<英雄>是"一个糅合古龙、李安、王家卫、黑泽明、司马迁、莎士比亚、古希腊戏剧(合唱队)以及封建意识、招安情绪、奴才心理等等的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大杂烩".但是在经济效益上,<英雄>无疑已成为真正的英雄.从先进的融资手段,艺术与商业间准确的平衡定位,到严整细密的防盗版手段,全方位的立体宣传策略等等,<英雄>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在短短20天内,就从消费者的口袋中掏出了2亿元的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12.
阿勒得尔图 《前沿》2007,(4):226-227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发表词作<沁园春·雪>.在这首词中他评点历史人物时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在承认成吉思汗是"天之骄子"的同时,又认为成吉思汗目不识丁,没有文化.1964年,他在听取湖南省领导汇报时又在肯定大老粗能办大事的前提下说"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  相似文献   

13.
"江南书画第一擘",这是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对谭建丞的赞语.<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关于谭建丞的条目记载:"善山水、人物,尤工佛像.书法苍古奇劲".  相似文献   

14.
白茫茫 《创造》2004,(5):39-39
中国历史上的糊涂皇帝很多,晋惠帝司马衷便是著名的一个.据<晋书·惠帝纪>载:司马衷在位时,天下荒乱,草根树皮被吃光,百姓多有饿死,大臣们请他下令赈灾,他竟说:"百姓没饭吃,为何不吃肉粥呢?"他的愚蠢还不止于此.一次,他到华林园游玩,适逢雨后,青蛙乱叫,就问随从这蛙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随从知他是白痴,没法说清楚,就胡乱答道官地里叫的是官蛙,私地里叫的是私蛙.他竟然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标题系古人原话,出自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宁陵人吕坤所著<呻吟语·治道>:"'公正'二字是撑持世界底.没了这二字,便塌了天."[1]1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说了几乎同样的话:"正义犹如支撑大厦的重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6.
<国语·鲁语>中有个故事,说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道:"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相似文献   

17.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想起在共和国成立之初,一条十分流行的口号,叫做"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口号不仅刷在大墙上,而且还印在各类笔记簿的扉页上.这一口号源于1949年中共发布的<五一口号>.<五一口号>的第八条写道:"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这一命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对医治战争创伤,稳定市场,恢复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确定了我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把中央要求、时代特征和浙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深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的国内外形势,明确了推进浙江发展必须坚持的主题、主线、根本目的和总体目标,提出了推进浙江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这必将对浙江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1年5月,笔者在<理论前沿>发表了<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制的"集中"问题>一文,现就此问题再做一些探析. 领导制度中的"集中"在许多时候即等同于决策.当"集中"作为决策时便成为领导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其本身涉及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谁来"集中"?如何"集中"?"集中"什么?从思想认识和法制规则上明确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不同领导制度在不同领域内得以有效贯彻实行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继<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之后,陈瑜教授又一部力作<消费资本论>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为中国十三亿消费者和全世界数十亿消费者权益立言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