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海威 《学习导报》2012,(14):30-30
“公关”和“攻关”都是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二者取得的成效、产生的影响、蕴含的精神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关”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等方面不可或缺,但绝不能也不应一遇到困难和问题,首先想到“公关”而不是“攻关”,甚至拿“公关”当“攻关”,以“公关”代替“攻关”。  相似文献   

2.
从词义上看,“与时俱进”一词大约源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宇宙的运动变化而得出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像日月的运行盈亏,四时的消长变化那样,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变化着的宇宙和变化着的社会当中的人,也应顺应这一规律,以变应变,这样才合乎“天道”,从而使人的行动能趋利避害,获得最佳的效益。这也是古代《易经》作者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词义,后也作“与世推移”、“与时推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使用的“与时俱进”一词,与“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推移”、“与世推移”词义相近,但明显扬弃了这些词义中的消极意味,体现了一种进取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这一指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关键在“思”。“思”在这里有思索、思考的意义,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是桥梁,“思”是中介,“思”是催化剂。通过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哟教育活动,有效地将“思源”和“思进”联系贯通起来,继而融为一体,组成一曲不忘国家、奋力进取的交响乐。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根本在“源”。“源”就是…  相似文献   

4.
产值2070.4亿元.增加值占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74%,实现利税290.1亿元……这一组数字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傲人成果。在“拼”技术、“拼”人才的无声“战场”上,成都何以取得了一轮又一轮“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实与虚在现代汉语中是一对反义词。打开字典,“实”有“充满”、“真”的注释;“虚”有“空”、“不真实”的注释。在实际工作中,务实与务虚所产生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务“实”者,立足本职岗位,作风扎实,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敬业精神。象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徐虎、李素丽、济南交警、张家港人等先进典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下了不平凡的业绩。堪称是务实的楷模与典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务“实”,是一种境界:一种不屑凡世浮华而从容地砥砺出建功立业丰碑的境界,一种涵养或哺育人类文明的境界。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时代的强音或主…  相似文献   

6.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7.
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合江县密溪乡对乡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为干部建立“病历本”,开出“处方单”,为拿到“健康证”打下坚实基础。问诊把脉,找准病因。乡党委班子轮流在逢场天开门“接诊”,接受群众现场举报。乡干部按驻村分组,建立群众工作日制度,到群众家中登门“问诊”。乡人大、乡纪委实时“出诊”,聘请基层特邀监督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乡党委、乡纪委、乡信访办等联合“会诊”,每季度召开干部作风监督联席会,研究落实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劳骥 《前线》2013,(8):86-86
有位老同志说:“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树牢‘天线’。”这话在理。 “底线”乃做人的“脊梁骨”,良心的“定盘星”,于事的“基准点”。缤纷世界中,做人都有“底线”。为官的“底线”则是“清廉”。  相似文献   

9.
“有关”与“无关”史可时下“有关”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诸如“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有关政策”、“有关规定”、“有关精神”、“有关条款”、“有关情况”等等,频繁“亮相”,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近日,笔者从报上获悉:北方有一个村子,村民...  相似文献   

10.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11.
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深刻领会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注重其“三性”。一、紧紧围绕“三个代表”的“始终性”要求,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下功夫。江总书记在论述“三个代表”时,在每个代表前都强调“要始终”,即做到“三个代表”必须坚持“始终”。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而且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一直是我们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再一次把这一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挑…  相似文献   

12.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里辑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一天,他出门遇见一个朋友请他吃饭,但他充阔气地说:“我刚吃完狗肉,饭是吃不下了,喝杯酒还可以。”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不一会儿,他就喝醉了,把刚才在家里吃的糠吐了一地。事后,朋友问他“你吃的是狗肉,怎么吐出来的会是糠呢?”那人沉思了一会道:“估计这狗是吃糠的。”俗话说:“顾了面皮,饿了肚皮”、“死要面子活受罪”。在“面子”与“肚子”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死要面子的人,免不了要“饿肚皮”、“活受罪”,这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今天,我们不少地方的官…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01,(8)
沁水县中村镇党委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把“强班长”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念“四字经”,造就了一支强有力的农村“领头雁”队伍,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血”字经用人   “造血”。就是坚持“政治素质高,生活作风廉,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经济头脑灵”五条用人标准和一职一备的原则,重选拔,强培养,严管理,建立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通过强身子、换脑子、压担子、登台子等多方培养,赋予重任。近年来,已有 11名后备人才经全方位培养成熟后担任了支部书记。   “换血”。就是坚持“能…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清官大戏一出接一出地火爆银屏,“戏说”、“私访”刚刚落幕,正史再现又方兴未艾,“戏说”“私访”得是否周全,正史再现得是否成功且不去管它,引起我兴趣和深思的是,每部戏中奴才在主子面前的那番表现。  相似文献   

15.
罗东 《前线》2014,(7):103-105
村级组织是党执政的“末梢神经”,又是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把村级组织建设好,对于巩固党的威望,密切干群关系,聚合群众智慧,形成互信共识、激发动力、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至关重要。在人人都是“自媒体”和“发言人”的今天,广大群众过去的“一说就听”“一招呼就跟走”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相反,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信息化平台,获取消息更加快捷,对政策的了解更加清楚,追求公平正义的呼声、追求精神享受上的满足日益攀升。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但是,一些单位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却走了样。针对一些错误倾向,笔者认为,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要“三忌”。一忌形式主义。一些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他们大会讲,小会念,发文件,做指示,确实有那么一种大抓特抓的架势,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对具体的落实工作问得少、抓得更少。结果,各项工作照常,单位问题照样,群众困难照旧。实践“三个代表”,最根本的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利益。因此,必须在“真抓”上下功夫,在“实…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翁杰明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走访当地养殖户时,把南方集团“公司+农户”的做法称为“南方模式”。并要求在“两翼”地区推广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是个啥模样,它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佳 《党建文汇》2007,(8):31-31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腐败分子的克星”等称号,曾环绕着上饶市纪委监察一室原主任黄东巨。如今,荣誉不再。近日,黄东巨涉嫌受贿、容留他人吸毒案在江西省武宁县开庭。  相似文献   

19.
“务实”与“落实”,在领导工作中,既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又是一对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它们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就工作而言,“务实”是指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落实”就是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务实”,体现的是工作态度和作风;“落实”,彰显的是工作水平和能力。用哲学的观点来审视,“务实”是前提、是基础、是过程,“落实”是关键、是目的、是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地气”一词,《辞海》中有解曰“地中之气”,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升腾”。世上万事万物皆离不开“地气”。如今“接地气”也成为领导干部“知基层、解兵味”的形象比喻。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这个“地气”,部队战斗力生成和全面建设发展也离不开基层和广大官兵这个“地气”。在新形势下,习主席着眼实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